-
公开(公告)号:CN11434705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023653.6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包括可弯曲型躯干、气动弯曲驱动器和气动弹跳驱动器;所述可弯曲型躯干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足,其后端固定连接有后足,所述前足和所述后足的着地点确定一个基准面;所述气动弯曲驱动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弯曲型躯干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弹跳驱动器与所述可弯曲型躯干硬连接,其最低点能够从所述基准面的上方运动到所述基准面的下方。本发明的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同时具有蠕动模式和跳跃模式,蠕动模式便于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在路况良好的环境中移动,跳跃模式便于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在存在障碍的环境中移动,其环境适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8384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95174.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的发电机组及其运行方法,发电机组包括燃煤锅炉、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和汽轮机系统,燃煤锅炉的烟道内设置省煤器、脱硝设备和第三级空气预热器;汽轮机系统包括高压缸,高压缸的蒸汽入口与燃煤锅炉过热器的蒸汽出口连接,高压缸的蒸汽出口依次与燃煤锅炉的再热器、中压缸、低压缸、凝汽器、凝结水泵、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和高压加热器连接,高压加热器出口通过控制阀三分别连接省煤器和换热器;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包括高压储气罐、低压储气罐、压缩机、透平和换热器。本发明使发电机组在低负荷运行的情况下保证脱硝设备的效率和锅炉稳燃特性,同时在高负荷时获得更高的顶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17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71435.5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新型蓄热系统的热电联产系统及其调峰运行方法,所述热电联产系统包括燃煤发电系统、蓄热系统和供热系统;所述调峰运行方法,根据需求的差异,蓄热系统的放热模式采用五种运行模式。本发明通过在热电联产系统中集成新型的蓄热系统,并依据能量匹配的原理对其运行模式进行设计,实现了在高效用能的同时灵活供能,同时也解决了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面临的乏汽温度低,热电耦合性强,低负荷下锅炉烟温过低,供热期发电量高等问题,为吸纳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433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178033.4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板热斑的检测与面积占比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标准化的光伏板热斑热红外图像数据集;(2)搭建基于DeepLabv3+网络架构的光伏板热斑检测网络模型;(3)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计算光伏板热斑面积占比。本发明通过搭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DeepLabv3+语义分割模型,用于光伏板热斑检测并在检测结果中计算热斑面积占比,解决了反光噪声误识别为热斑以及小尺度热斑被漏检的问题,同时通过计算热斑面积占比便于后期研究热斑面积占比,以此判断当前光伏板故障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48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517086.6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52 , G01R31/72 , G06F30/2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调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函数构建的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调相机的励磁电流,记录调相机在各励磁电流下的关键电气状态量,并根据调相机的两种不同工作状态,分段构建出空载电动势关于励磁电流的函数,用于调相机的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37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11464.8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CN)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并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调相机同期并网参数整定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调相机同期并网的滑差率δ以及同期继电器合闸动作延迟时间Tdq;2)获取同期装置所允许的最大频差设定值ΔfmSet;3)构建最短并网时长计算函数和约束条件;4)根据步骤2)所述ΔfmSet,以及步骤3)所确定的最短并网时长计算函数和约束条件,设定同期装置的频差设定值ΔfSet和相角差设定值ΔASet。本发明考虑实际工程中同期继电器的动作延迟时间对调相机同期并网的影响,计算同期并网参数设定值,通过参数整定实现并网时长最优,有效解决大容量调相机同期并网的参数设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30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344810.3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杜君莉 , 王朝华 , 寇晓适 , 张朝峰 , 张卓 , 夏中原 , 丁国君 , 王晓辉 , 胡润阁 , 赵永锋 , 兰光宇 , 夏大伟 , 王伟 , 陈炳华 , 曹桂州 , 李珍平 , 史书怀
IPC: G01N29/024 , G01P5/24 , G01K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绝缘油循环状态的声学测量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阵列式声学传感器探测变压器不同声学路径上的声信号声速偏移参量,结合实际测试所得的绝缘油声速与循环状态的关系曲线,获得变压器测量截面上不同区域的声速变化值,获取对应的绝缘油流速和温度,从而得出绝缘油循环状态的差异,利用多点探测结果扩展绘制出绝缘油循环状态分布图。本发明可以在现场快速实现带电状态下变压器内部绝缘油循环状态检测,同时通过阵列式分布声学传感器和以声速偏移为参量的超声层析技术,实现变压器绝缘油循环状态的测量,可以评估绝缘油的降温能力,提升设备精益化运维检修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47152.2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掺杂的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晶闸管,所述晶闸管包括金属电极层、二维半导体层、结区层、绝缘介质层、SiO2基底层和底电极层;底电极层位于晶闸管的最下层,SiO2基底层完全覆盖在底电极层的上方,SiO2基底层的上方分别被结区层、绝缘介质层和金属电极层覆盖,绝缘介质层上方完全被二维半导体层覆盖,二维半导体层上方完全被金属电极层覆盖,通过向底电极层施加偏置电压来对所述晶闸管进行静电掺杂。本发明采用了通过在晶闸管底电极施加不同类型的偏置电压的静电掺杂机制,有助于二维半导体的晶闸管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扩展了晶闸管在新型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58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58039.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朝华 , 夏大伟 , 库永恒 , 张朝峰 , 杜君莉 , 曹桂州 , 张卓 , 夏中原 , 丁国君 , 王晓辉 , 胡润阁 , 赵永锋 , 兰光宇 , 辛伟峰 , 李珍平 , 史书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内部结构局部成像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射线发射步骤;局部成像步骤;调节射线发射能量,使工件射线图像的边沿区域正常穿透成像,工件射线图像的中心区域不能穿透成像;多角度扫查步骤;图像处理步骤;将图像组中黑度溢出区域图像删除,形成一组环状对称图像;三维重建步骤;采用局部图像顶点投影逆向CT图像重建方法,三维重建处理后的图像,利用微分反投影Hilbert反变换重建方法,形成三维结构。本发明方法利用X射线CT扫描和微分反投影Hilbert反变换实现三维重构原理,可以实现对内部结构尺寸、变形、损伤的有效测量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34705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23653.6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包括可弯曲型躯干、气动弯曲驱动器和气动弹跳驱动器;所述可弯曲型躯干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足,其后端固定连接有后足,所述前足和所述后足的着地点确定一个基准面;所述气动弯曲驱动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弯曲型躯干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弹跳驱动器与所述可弯曲型躯干硬连接,其最低点能够从所述基准面的上方运动到所述基准面的下方。本发明的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同时具有蠕动模式和跳跃模式,蠕动模式便于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在路况良好的环境中移动,跳跃模式便于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在存在障碍的环境中移动,其环境适应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