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42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99174.5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34 , C02F3/10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材料包括固定载体、藻类、复合菌剂和复合酶;所述藻类、复合菌剂和复合酶负载在所述固定载体上,且所述藻类负载在最外层;所述固定载体为复配活性炭、石墨、焦炭、生物炭、改性活性炭、多孔氧化铝、多孔陶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藻类为小球藻、螺旋藻、栅藻、硅藻、纤维藻、月芽藻、席藻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本发明的微生物复合材料能够尾水中的营养物质、一些雌激素、酚类、胺类、醛类、苯类等进行氧化去除,去除尾水中的新兴污染物;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微生物复合材料去除尾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将所述微生物复合材料浸没于需处理尾水中,在光照和曝气条件下进行,并保持气水体积比为(0.5‑1.5):1。
-
公开(公告)号:CN118255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83247.1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基耦合生态填料,包括10~30份复合铁基质、20~40份生物基质、90~215份负载材料、10~20份改性磁性材料、12~25份辅料和固定袋体;所述复合铁基质、生物基质、改性磁性材料、辅料负载在负载材料上,若干所述负载材料由透水固定袋包裹固定;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利用上述铁基耦合生态填料对尾水的净化方法,所述铁基耦合生态填料浸没于需处理尾水中,在曝气条件下进行,并保持气水体积比为(1.5~2.5):1;本发明的生态填料,不仅能够对尾水中的尾水中COD、氨氮、磷、含氟化合物等传统污染物进行去除,还能够新兴污染物,如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进行有效去除,以提高尾水的品质,使尾水能够更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258862.8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9K17/40 , A01N61/00 , A01N59/00 , A01P17/0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盐碱地改良的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改良剂对生物炭进行改性,所述生物炭由竹生物炭和樟木生物炭组成,其中竹生物炭与樟木生物炭的质量比为5‑7:3‑5;所述改良剂由以下原料组成:草酸、抗坏血酸、精制竹醋液、精制樟树木醋液、蒽、微生物菌剂;所述草酸和抗坏血酸的体积比为3‑5:2‑4;每1L草酸和抗坏血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20g生物炭。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生物炭制备过程中的附加产物,同时通过其他的改性工艺,最大程度上发挥了生物炭的改土提质作用,可有效修复盐碱地,提高盐碱土肥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81895.X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1/147 , C02F11/148 , C02F101/30 , C02F101/2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硅酸盐污泥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污泥处理的技术领域。所述调理剂由改性生物炭、改性聚硅酸镁和锆‑铁溶胶组成;改性生物炭和改性聚硅酸镁的质量比为1‑3:3‑10;锆‑铁溶胶的质量与前两者质量之和的比例为1‑2:2‑5。聚硅酸盐污泥调理剂用于强化预处理污泥的方法为:S1、用酸调节污泥pH至3.0‑4.0后加入磷酸二氢钙;S2、先在污泥中添加改性生物炭和改性聚硅酸镁;然后添加锆‑铁溶胶,搅拌反应。本发明的污泥调理剂可有效提升污泥的脱水性能,并且大大减少了氯离子对污泥后续干化的影响;在保证降低污泥有机质和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综合成本,为后续处理提供了最大的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3388.7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合肥市水务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全营养级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湿地基底土壤的修复,首先要将湿地中的水体抽出,将土壤调理剂投入其中,并将土壤调理剂与0‑20cm的土壤混合均匀;b.投加土壤调理剂2‑3天后,注入新鲜水体,并在整个湿地区域种植水生植物;c.种植水生植物1‑2个月后,投加滤食性贝类、螺类、节肢动物和食藻虫,让其生长发育;d.种植水生植物2‑3个月后,投加各种鱼类,完善湿地生态系统。本发明具有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抗干扰能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39028.7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估算城市道路暴雨径流重金属污染负荷的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旱季和雨季选择相应的采样流程;旱季的步骤为:A2、对旱季道路沉积物进行采样;A3、分析采样物的颗径组成特征;A4、旱季沉积物进行浸出试验;A5、获取旱季道路沉积物的表征;A6、对在干旱天气下旱季道路沉积物的重金属负荷进行评估;A7、简化冲刷方程构建;雨季的步骤为:B2、对雨季道路径流进行采样;B3、采用曼宁方程计算瞬时流量;B4、事件平均浓度分析;B5、雨季道路径流溶解相和颗粒相重金属分析;B6、瞬时浓度线性插值计算;最后,构建估算方法。本发明可作为降雨期间实施道路暴雨径流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632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172489.7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构建基于生物强化截留清除面源污染的生态护坡的方法,调查河流水文条件,确定单位长度河岸带面源污染负荷及其水力停留时间,分析沿河面源污染特征,筛选高效去除面源污染的高效菌或构建能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基因工程菌,然后构建成中空六面体的生态护坡构件并在其中种植植物,即构建成生态护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面源污染,特别是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减少入河污染负荷,降低面源污染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利用本地原料提高构件的环境亲和性,为河岸带微生物群落和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生境条件,同时提高河岸带的力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5728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9358.1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重污染河道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调控方法。该方法采用纳米微孔曝气管构成的曝气盘置于沉积物表面,并通过罗茨变频鼓风机进行曝气,使沉积物表面长期处在较高的溶解氧水平下,从而提高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安装氧化还原电位测定仪,自动监测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并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信号传输至罗茨变频鼓风机,实时控制和调节曝气量,实现精准曝气。与传统曝气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气泡停留时间长、充氧效率高、对表层沉积物干扰小和曝气能耗低等优点。本发明可用于城市重污染河道沉积物原位修复工作中,有效抑制沉积物中污染物的释放,减少河道底泥内源污染,同时对改善河道底泥生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20413099U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21468776.7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合肥市水务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32 , C02F3/30 , C02F1/30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恢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塘湿地增氧‑导流‑净化一体化装备,包括浮床框架、生态毯、推流曝气系统,所述生态毯设于所述浮床框架内,所述生态毯的四个角与所述浮床框架连接,所述推流曝气系统固定在多塘湿地中,并通过尼龙绳与浮床框架相连接,解决了现阶段所有的生态浮床应用于污染负荷较低的水域、污染物净化时间长、养护管理的成本较高、以及难以去除部分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新型污染物高效去除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313671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221904.1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合肥九一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废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废液处理用的废液设备,包括废液处理罐、盖板、反应腔、进液管、排液管、药剂加注管、药剂进液管、连通装置,连通装置包括法兰管、滑动塞、连接柱、导磁块、环形电磁铁、弹性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分别将实验室废水中的重金属废液、酸碱废液及其他废液由进液管通入三个反应腔内,再独立接通连通装置,使外部药剂储存罐上的化学药剂能够以不同含量进入三个反应腔内,从而使重金属废液、酸碱废液及其他废液能够进行独立同步的处理,实现处理效率的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