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54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24890.2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阻燃型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阻燃剂、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所述纳米阻燃剂是一种层状聚磷腈‑碳化钛纳米阻燃剂P‑MX@UIO,具有良好的多元阻燃作用,将所述纳米阻燃剂引入聚酯类高分子基体材料中,能够在较低添加量(≤4wt%)的前提下,发挥较佳的阻燃性能且不影响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45918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810235040.2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徐州分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导体多晶硅精馏塔开裂的自动报警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气体监测和声发射技术的半导体多晶硅精馏塔开裂自动报警器,对半导体多晶硅制备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精馏塔开裂的现象进行监测和自动报警。包括监测装置部分、控制部分、报警装置部分和辅助装置部分;监测装置部分采用三氯氢硅探测器和集中式多通道声发射检测仪;控制部分包括报警控制器、计算机和计算机显示器,计算机显示器与计算机相连,在计算机内安装有声发射采集分析模块;报警装置部分由黄色LED指示灯、红色LED报警灯及蜂鸣器组成;辅助装置包括电磁阀、排风扇。监测装置部分、报警装置部分和辅助装置部分分别通过USB接口与控制部分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48640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648270.8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16C20/10 , G16C20/70 , H01M10/0525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126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式扫描量热仪实验的不同荷电状态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三维建模方法,包括S1:获取电池活性材料,进行差式扫描量热仪实验,获取热流曲线;S2:将电池的热流曲线分为多个反应峰,得到电池各个峰的反应焓;S3:利用Kissinger方程对热流曲线进行分析,得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S4:使用遗传算法拟合电池材料的热流曲线,得到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的反应级数;S5:建立电池热失控模型,将该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行性;S6:改变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研究不同荷电状态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影响。本发明所述的基于DSC实验而建立的热失控模型,能够真实还原锂离子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的热失控反应,并且提高模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54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157315.9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储丝的快速响应热电偶,包括上保护管,下保护管和盖头,上保护管内放有两根粗热电偶,并用高温密封胶填充,两根粗热电偶尾部通过螺纹卡扣分别连接两根细热电偶丝尾部,两根细热电偶丝尾部呈弹簧状盘旋存储于下保护管中,下保护管尾部内部设有陶瓷柱,两根细热电偶丝头部分别穿过陶瓷柱上的两个固定孔,细热电偶丝头部焊接在一起,两根细热电偶丝之间设有陶瓷隔片,与陶瓷柱上另两个固定孔对应固定,下保护管尾部内壁通过螺丝连接四个弹簧卡扣,弹簧卡扣可卡住所述陶瓷柱。可储丝,且装置可拆卸,细热电偶丝用完后可更换,连接方便紧密且易拆卸,可循环利用,可满足对空间中不同位置测温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9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33492.X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包括MXene纳米片、负载于所述MXene纳米片表面的的金属硒化物CoxNi1‑xSe2和所述金属硒化物CoxNi1‑xSe2表面包覆的氮掺杂碳层;由本发明提供的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制作的负极相比石墨负极具有更高的比容量、优秀的速率性能、循环稳定性;此外,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发生热失控时的峰值温度低于使用石墨负极的电池,能有效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危害,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749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842988.6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5/54
Abstract: 本发明可视化密闭容器内部气体‑粉尘复合爆炸特性及其防护研究实验装置和方法,属于气体粉尘两相复合爆炸安全技术防护领域,包括:可视化气固复合爆炸系统、点火系统、抑爆系统、阻爆系统、配气系统、喷粉系统(哈特曼喷粉或薄板铺粉)、高频压力采集系统、高频温度采集系统、高速红外热成像系统、高速摄像系统、高速纹影系统、程序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该装置可以进行气体和粉尘两相复合爆炸特性,及其抑爆、阻爆相关理论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83456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103895.1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5/54
Abstract: 一种初始流态预混可燃气体/粉尘爆炸实验装置,包括反应容器、配气系统、高压点火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高速摄像/纹影系统、循环风扇系统和温控系统,反应容器右侧安装循环风扇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电脑、数据采集仪、同步控制器、离子探针以及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高压点火系统包括可变能量点火器和点火电极,高速摄像/纹影系统包括高速相机、纹影仪,架设在两块石英玻璃观察窗口前,温控系统包括温控仪、位于反应容器外壁的加热装置和带加热功能的整流板。进行不同初始流速条件下可燃气体/粉尘爆炸实验,并且可以改变混合物的初始温度和压力,采用密闭的环形管道作为反应容器,能够确保可燃气体/粉尘在反应容器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初始流速和均匀分布,能够与实际情况更接近,能够更真实的揭示实际可燃气体/粉尘爆炸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14742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303062.5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城市地下管廊舱内燃气泄漏形成非均匀梯度浓度气云爆炸模拟实验及其抑制装置,属于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包括燃气供气输送系统、点火系统、燃气泄漏控制系统、压力采集系统、温度采集系统、火焰信号探测与抑爆系统、图像数据采集系统;通过燃气仓内设置燃气管道,其上设置有电磁阀,以及距泄漏源不同距离的多个能量可调高压点火电极组成,实现燃气连续泄漏形成非均匀气云动力学扩散特性、气云燃爆及发生连锁反应实验,并通过抑爆系统对其爆炸火焰进行有效抑制。本发明创造通过研究城市地下管廊舱内燃气泄漏形成非均匀梯度浓度气云爆炸实验以及抑制装置填补了传统实验系统在综合管廊舱内对非均匀梯度浓度气云爆炸以及抑制装置研究上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384569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188005.8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纳米复合阻燃剂、阻燃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三元纳米复合阻燃剂的成分包括MXene纳米片、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和氧化亚铜纳米立方体,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其中,5%MXene纳米片、45%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和50%氧化亚铜纳米立方体根据本发明所述复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阻燃剂,对环氧树脂有非常好的阻燃效果,能够大幅度提高环氧树脂的燃烧残炭率和极限氧指数,降低环氧树脂的分解速率,也能提高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而且还能大幅度抑制环氧树脂燃烧时的热量和有毒烟雾的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184087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0736166.5
申请日:2020-07-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锂离子电池火灾的非导电型超细水雾灭火剂及制备方法,该非导电型超细水雾灭火剂的成分包括非离子型氟素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尿素、甲基膦酸二甲酯和去离子水;按质量百分比计算,非离子型氟素表面活性剂占0.2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占1.5%~2.5%、尿素占0.32%~0.36%、甲基膦酸二甲酯占3.5%~4.5%,其余为去离子水。本发明采用两类添加剂复配,将物理添加剂及化学添加剂性能结合,并引入锂离子电池专用阻燃剂甲基膦酸二甲酯,以达到更好的灭火及阻燃效果,同时本发明选择非离子型添加剂作为溶质,去离子水作为溶剂,在灭火的同时保护未过火电池性能,最大程度减小事故的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