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0830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08601.8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7/224 , B01J37/08 , B01J37/18 , B01J37/34 , C01B3/26 , C07C29/151 , C07C31/04 , C07C29/156 , C10L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沼气全组分转化生物甲醇催化剂LaNiO3/SiC-SiO2-Fiber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LaNiO3/SiC-SiO2-Fiber,LaNiO3负载于载体SiC-SiO2-Fiber上,LaNiO3的负载量为3~7%。本发明的LaNiO3/SiC-SiO2-Fiber具有钙钛矿型晶胞结构,所有的镍镧元素都以一定规则有序的排列,将其进行还原后得到的Ni-La2O3/SiC-SiO2-Fiber中镍元素按对应的排列顺序析出,分散性高,分布均匀,性能稳定,转化率高,可以很好地催化沼气全组分转化合成气用于合成生物甲醇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推广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36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22173.X
申请日:2016-03-0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C59/105 , C07C51/16 , C07C53/02 , C07C5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16 , C07C59/105 , C07C53/02 , C07C5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葡萄糖为原料不同工况条件下制备葡萄糖酸的方法。步骤为:将市售葡萄糖与40%(w/w)氯化铁溶液混合,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来获得不同收率的葡萄糖酸溶液,此溶液经装有硅胶柱的制备色谱进行分离,可分别得到富含葡萄糖酸、甲酸、乙酸以及FeCl3的溶液,实现了在制备高附加值化工品的同时还能对FeCl3溶液进行回用。与传统的生物发酵法制备葡萄糖酸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较短,更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443546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385810.X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漆酶的白腐粗毛革孔菌诱变菌T906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诱变菌T906(CoriolopsisgallicaT90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1317,保藏日期为2011年9月15日,保藏地点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诱变菌株是以购自中国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野生粗毛革孔菌(保藏号:cfcc88387)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联合诱变筛选得到的。在优化条件下该诱变菌的漆酶产量达到213U/mL,菌体形态和培养特征与出发菌有明显区别,且连续传代30次以上不退化,具有遗传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731085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910213799.1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重金属污染区种植的能源作物品种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能源作物种植于重金属污染区;(2)每隔2~3个月测定作物的株高、株径及蔗糖含量;(3)测定所筛选能源作物的产量;(4)测定能源作物中的可发酵糖含量;(5)测定能源作物的重金属含量;(6)将能源作物进行发酵,通过残糖含量和乙醇含量的测定来计算能源作物的糖转化率和发酵率;(7)通过上述步骤测定数据比较分析,筛选出适于重金属污染区种植的能源作物品种。本发明方法兼顾能源作物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本发明方法筛选得到的能源作物品种对重金属有吸收能力,对重金属污染区的环境修复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72440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193692.5
申请日:2009-11-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剂及植物和化学联合修复方法。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剂为赤泥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本发明利用植物和化学联合修复法,通过化学方法对土壤进行pH调节、通过种植能源作物和超积累植物等进行土壤重金属吸附等,从而起到改良土壤特性、逐步减少土壤重金属含量,并最终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提高了植物修复的效率,有利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77753.5
申请日:2025-03-10
IPC: C02F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动态供氧调节双氧层复合载体膜生物膜反应器,尤其适用于高氨调节氮废水的高效处理。该反应器包含AI智能控制系统、动态氧气机制和复合载体膜系统,能够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实时调节供氧量,确保反应器内溶解氧浓度始终处于最佳范围,从而优化微生物的降解效果。反应器采用独特的双氧层结构,其中内外层分别提供好氧和厌氧环境,促进氨氮的高效去除。同时,复合膜材料的使用(改性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涂层的中空纤维膜)显著提高了生物膜的附着力和稳定性,避免了膜的脱落和污染物堆积。反应器通过AI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溶解氧、pH值和温度等参数,确保其在各种水质和负荷条件下都能保持优异的处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46578.9
申请日:2025-01-13
IPC: C01B3/02 , C22B1/00 , C22B7/00 , C22B26/12 , C22B23/00 , C22B47/00 , C01B3/32 , C05G3/80 , H01M10/54 , H01M10/44 , B01J23/889 , C07C1/02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渣化学链重整联产低碳烯烃与富氢气同时回收锂电池高值金属方法。所述镍钴锰酸锂载氧体能够显著地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以及沼渣至低碳烯烃的转化率。所述方法包括废旧锂电池的处理、载氧体的制备、沼渣的预处理、热解气化、化学链重整和磁选等步骤,最终实现低碳烯烃和富氢气体的高效制备,并伴随产生有机肥副产物。以废旧电池正极材料为原料,回收其中有价成分,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实现废弃资源高值化利用。本方法具有燃料转化效率高和H2产率高的优势,燃料转化效率最高可达95.76%,H2产率>0.85L/g,Li2O回收率>67.31%,其他金属(钴、镍、锰)总回收率>89.43%。
-
公开(公告)号:CN1196607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60756.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B32/205 , C12P5/02 , C02F11/04 ,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改性废渣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富含木质素废渣与特定铁盐溶液混合,通过浸渍法获得炭前驱体,经热解煅烧促进生物质热解形成石墨化结构,得到负载Fe的改性废渣生物炭。所得铁改性废渣生物炭添加于以有机废物为底物的厌氧消化体系,不仅可以利用生物炭较强的吸附和缓冲能力,增强厌氧体系稳定性,而且铁改性废渣生物炭表面负载的Fe可作为电子介体,增强厌氧体系内相关酶的活性,同时增强生物炭的电化学性能,还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微元素,提高体系消化效率,从而提升厌氧消化的甲烷总产量,能够实现有机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2445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23181.5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玉米膨胀蛋白及其协同纤维素酶在降解木质纤维素中的应用。本发明先对玉米膨胀素基因ExpA17‑corn进行密码子优化,再合成优化后的玉米膨胀素基因ExpA17‑Yeast,然后将其与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通过化学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化到毕赤酵母中,经检测膨胀素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上,成功获得重组菌株。将获得的重组玉米膨胀蛋白协同纤维素酶用于玉米秸秆酶水解实验,结果表明,所述重组玉米膨胀蛋白的添加不仅可大幅度降低纤维素酶的使用量、提高酶解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