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卫星设备隔振的变刚度大承载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2046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732695.8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卫星设备隔振的变刚度大承载隔振器。其主要由隔振模块、绳索模块和连接模块组成。所述隔振模块位于隔振器内部,绳索模块通过与连接模块连接形成与隔振模块并联的承载路径。连接模块上下两端分别卫星设备与卫星结构相连。绳索组件具有大变形下大承载、高刚度特点,能够很好的适应发射过程的大载荷环境。隔振模块具有微变形下高阻尼、低刚度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在轨阶段的高效隔振需求。该隔振器结构简单、空间环境适应性好、可靠性高、质量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5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82365.7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采用套索捕获机构完成对目标星的捕获,然后带动被捕获的目标星与靠近任务星,通过缓冲对接锁定机构实现任务星与目标星的对接;另外,本发明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中还增加了控制器,对捕获及对接过程进行智能控制;本发明集捕获、对接、锁紧和释放于一体,具有捕获容差大、捕获成功率高、对接牢靠的优点,且在抓捕后两颗卫星抵近过程中能够削减两颗卫星之间的姿态偏差,提高对接的准确性,可重复实施多次捕获任务,实用性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失效卫星捕获对接装置实现的失效卫星捕获对接方法。

    一种精密仪器隔振平台
    5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130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34219.X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仪器隔振平台。包括载荷平台模块、隔振系统模块以及移动支撑模块。所述隔振装置的三个模块呈自上而下式分布,其中隔振系统模块(由三个隔振器组件组成)位于中部,分别上、下连有载荷平台模块和移动支撑模块。本发明所设计的隔振系统模块为封闭式多组并联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大、稳定性好等特点;同时隔振器组件采用三点六弹簧斜向会聚式支撑设计,实现空间坐标系下三向等刚度、等基频功能,具有较好的减隔振性能;此外,隔振装置均并联设有限位锁定组件,能够对精密测量仪起到限位保护作用,具由较好的安全性。该隔振装置整体采用行车一体化设计,可移动、可锁紧、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航天器液路断接器双组同步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51617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842067.9

    申请日:2016-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液路断接器双组同步分离装置,属于航天器技术领域,包括:两组分离动力组件、固定基座、分离支架、导向外筒、导向内筒、分离螺母及连接螺杆;所述分离动力组件用于提供分离支架与固定基座分离的动力;分离支架的安装板压紧在固定基座上;导向内筒固定在分离支架的矩形架体内,导向外筒套装在导向内筒的外圆周面上;分离螺母安装在导向内筒内,其一端固定在分离支架的矩形架体顶部,另一端与连接螺杆连接;两个分离动力组件对称安装在分离螺母的两侧,每个分离动力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分离支架和固定基座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够在航天器的舱段分离前预先自主实现舱间液路断接器的全程平动拔脱分离。

    一种高阻尼微幅隔振器的性能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7833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610317894.6

    申请日:2016-05-13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阻尼微幅隔振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其利用激振器通过加载杆将激励载荷施加到高阻尼微幅隔振器上;力传感器I将施加到高阻尼微幅隔振器上的激励载荷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加速度传感器I和加速度传感器II实时测量高阻尼微幅隔振器两端的加速度值;力传感器II实时测量高阻尼微幅隔振器输出的力值;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时采集并记录加速度传感器I、加速度传感器II和力传感器II的测量数据;利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获得激励频率下高阻尼微幅隔振器的迟滞环曲线,即恢复力F‑相对位移x曲线;控制系统则根据力传感器I反馈的激励载荷,结合恢复力F‑相对位移x曲线控制控制驱动器对激振器输出载荷进行实时调控,以进行性能测试。

    一种高阻尼微幅隔振器的性能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783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7894.6

    申请日:2016-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高阻尼微幅隔振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其利用激振器通过加载杆将激励载荷施加到高阻尼微幅隔振器上;力传感器I将施加到高阻尼微幅隔振器上的激励载荷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加速度传感器I和加速度传感器II实时测量高阻尼微幅隔振器两端的加速度值;力传感器II实时测量高阻尼微幅隔振器输出的力值;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时采集并记录加速度传感器I、加速度传感器II和力传感器II的测量数据;利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获得激励频率下高阻尼微幅隔振器的迟滞环曲线,即恢复力Fd‑相对位移x曲线;控制系统则根据力传感器I反馈的激励载荷,结合恢复力Fd‑相对位移x曲线控制控制驱动器对激振器输出载荷进行实时调控,以进行性能测试。

    一种适合航天器在轨应用的密封型颗粒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417987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204578.4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航天器在轨应用的密封型颗粒阻尼器,主要由螺纹压紧板、密封板、波纹管、定力弹簧、上连接板、阻尼颗粒、抽气嘴、壳体及壳体底座等组成。通过阻尼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剪切变形及摩擦,耗散壳体的振动能量,使上连接板的振动大大降低,从而达到阻尼减振的目的。密封板、波纹管、壳体将阻尼颗粒密闭在阻尼器的腔体内,通过抽气嘴把腔体抽真空,并通过压扁抽气嘴保证腔体的密封,防止阻尼颗粒材料在真空中质损或放气,避免由此导致阻尼性能的下降及对其他光学设备可能产生的污染。本发明阻尼器通过定力弹簧给阻尼颗粒施加载荷,保证阻尼颗粒之间的压力不变,从而保证阻尼力的稳定性。本发明阻尼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极端环境条件等优点。

    一种可折叠的着陆缓冲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2508286U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20092724.X

    申请日:2012-03-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着陆缓冲机构,所述着陆缓冲机构包括主缓冲器、辅助缓冲器、足垫和铰链,主缓冲器分为上、下主缓冲器;上主缓冲器上端和航天器本体由万向节相连,两个辅助缓冲器相同,上端由万向节与航天器本体相连,下端由球铰和上主缓冲器相连;上、下主缓冲器之间由铰链相连;下主缓冲器下端由球铰与足垫相连。上、下主缓冲器外筒内均设缓冲元件,下主缓冲器上端盖、下主缓冲器外筒之间设有下主缓冲器分离火工锁;上主缓冲器下端盖与上主缓冲器外筒之间设有上主缓冲器分离火工锁;上、下主缓冲器连接处设有可锁紧的锁栓和锁头。所述着陆缓冲机构收拢时所需安装空间小,尤其是高度方向尺寸小、支撑面积大、刚度好且承载能力强。

    一种航天器用万向节
    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338577U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20510601.9

    申请日:2011-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天器用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由叉形接头、中心块和半轴组成;其中,两个叉形接头分别为第一叉形接头和第二叉形接头,叉形接头的耳片上开有同轴的通孔,中心块是一个开有两个正交螺纹通孔的六面体,半轴的形状同六角头光杆螺栓;第一叉形接头和第二叉形接头的通孔正交放置,中心块位于叉形接头的中间,四个半轴通过叉形接头上的通孔与中心块螺接;四个半轴与中心块共同组成十字轴,十字轴两个轴的轴颈分别与第一叉形接头和第二叉形接头耳片上的通孔配合组成两个转动副,形成所述用万向节。所述万向节结构简单、轴向承载能力强且便于拆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