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44308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610011859.8
申请日:2006-05-0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K19/12
Abstract: 一种液晶显示用手性化合物,属于有机合成液晶化合物技术领域。以(S)-1,2丙二醇为不对称中心,两端与正烷基苯基、正烷基环己基苯基、正烷基联苯、正烷氧基、正烷氧基苯基的4位以酯键相连,化合物结构通式为:见上图。本发明的的优点在于:手性化合物螺旋扭曲力随温度变化比较大,可满足显示用液晶材料多方面的显示要求;优良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在长时间紫外照射或化学物质的作用下,能保持液晶显示基本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776514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086997.8
申请日:2005-11-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光屏蔽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液晶应用领域。使用具有近晶相到手征向列相相转变的液晶,将近晶相液晶分子垂直于基体的排列方式固定下来,使其在近晶相时呈现光透明态,在温度高于近晶相到手征向列相相转变温度后,在手征向列相时,分子排列呈焦锥织构,呈现非透明态;两种状态随温度的变化可以自动转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光的自动通过与隔断。低温下保持透明态,可以使光通过,提高室内温度;温度高时,自动隔断太阳光,保持室内温度,从而有利于能源的节省;与传统的PDCL薄膜相比,无须人为控制,也没有额外的驱动,更加智能化和节约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529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45464.0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8F222/20 , C09K19/56 , C09K19/54 , C08F220/30 , C08F220/36 , C08G12/26 , C08J5/18 , C08L35/02 , C08L6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价有机骨架光热剂液晶聚合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方法包括:以四(4‑氨基苯基)卟啉和醛基单体为原料,制备得到COF粉末;将COF粉末和苯胺加到四氢呋喃中超声破碎,得到COF纳米颗粒;将COF纳米颗粒与液晶混合物混匀后加热,得到混合均匀的前驱液,液晶混合物由液晶单体HCM 021、HCM 020、C6M以及引发剂Irgacure 651组成;将前驱液灌入杂化取向的液晶盒内,紫外光下聚合,得到杂化取向的COF‑液晶聚合物膜。本发明通过在液晶基体中加入COF纳米颗粒作为光热剂,COF‑液晶聚合物薄膜能够在易挥发溶剂蒸汽或近红外光照条件下致动液晶聚合物基体发生可逆卷曲、弯曲运动,在机械执行机器人、近红外光传感器、溶剂蒸汽传感器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43475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11435631.1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2F1/13 , G02F1/1334 , G02F1/139 , G02F1/13363 , G02F1/133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功能性液晶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离轴雾度的宽温域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低离轴雾度的宽温域调光膜包括沿厚度方向呈层状叠加设置的上、中、下三层,其上、下两层为导电玻璃或导电塑料薄膜,中间层为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所述液晶/聚合物复合材料包括混合液晶、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光引发剂和间隙粒子;所述混合液晶的双折射率大于0.1且小于0.15,结晶点小于‑40℃,清亮点大于120℃,粘度小于80mPas,介电各向异性大于3。本申请的低离轴雾度的宽温域调光膜,具有低双折射率、低旋转粘度、低结晶点和高清亮点,在正负60度观察角度下具有高的开态光透过率和低雾度,在0度观察角度下,雾度仅为2.4%,在正负60度观察角度下,雾度为11.9%。
-
公开(公告)号:CN1189789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36235.6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K19/56 , G02F1/1337 , G02F1/1334 , C09K19/5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晶取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聚合的自组装垂直取向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自组装垂直取向层由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通过在无机物表面自组装而成;第一化合物为具有醛基或羰基官能团,以及双键或环氧官能团的双环有机物;第二化合物为胺基硅烷偶联剂类化合物。本申请的可聚合的自组装垂直取向层,在低温下通过氢键自组装形成,而在高温下通过形成“C=N”席夫碱结构自组装形成,无需对无机物基底进行特殊处理,制备工艺简单,且具有优秀的热稳定性。本申请的可聚合的自组装垂直取向层,通过共价键链接上的可聚合官能团,能确保自组装垂直取向层有效的引入各种交联体系中,从而赋予垂直取向层与聚合物基体材料之间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05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6307.6
申请日:2024-06-14
IPC: G02F1/137 , G02F1/1337 , G02F1/133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液晶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低驱动电压和高剥离强度的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调光膜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导电层和复合在二者之间的部分聚合的聚合物液晶薄膜;聚合物液晶薄膜的原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紫外光可聚合单体10‑30wt%、硅烷交联剂和硅烷取向剂共0.04‑10wt%、液晶60‑89.96wt%和紫外光引发剂。本申请调光膜兼具低驱动电压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剥离强度,其液晶薄膜中硅烷交联剂和硅烷取向剂可在基板表面构建可交联的垂直取向界面,形成自组装分子层,提高了剥离强度;通过光掩模进行部分固化,紫外光可聚合单体在液晶薄膜中光掩模未覆盖的区域聚集形成聚合物墙网络结构,且聚合物网络随单体含量增加而更加致密。
-
公开(公告)号:CN117417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81476.X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8J5/18 , C09K19/38 , C09K19/44 , C08L33/08 , G02F1/1334
Abstract: 一种电光性能改善的宽温域型电控液晶调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电控液晶调光膜包括沿厚度方向叠合的两层透明导电薄膜,以及夹设于两层透明导电薄膜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复合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复合层包括液晶混合物、紫外光可聚合单体、交联剂和光引发剂;液晶混合物由占比为75~95%wt%的宽温域液晶和占比为5.0~25wt%的液晶单体混合而成。本发明的PDLC膜具有优异的电光性能,能在‑40℃具有小于80V的驱动电压,低于15s的开、关态响应时间,在100℃条件下仍具有20以上的对比度。使得此类PDLC膜同时具有高温较高对比度和低温较快响应速度的特性,进而得以满足较为极端温度条件下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17036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10412642.9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9K19/18 , C07C22/08 , C07C17/266 , C07C255/50 , C07C25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炔苯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液晶化合物技术领域。该化合物结构为:其中n为1-18的整数,该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中间体苯炔的溴代反应,中间体卤苯乙炔化反应,去三甲基硅反应,Sonogashira偶联反应等。本发明制备的一类联炔苯液晶化合物具有较长的π-电子共轭体系,分子端基具有吸电子基团和供电子基团。本发明制备的联炔苯类液晶化合物用于显示会有效地减少显示器的厚度,增加相应速率,提高液晶的光电各项异性。且本发明的化合物亦是性能优良的液晶分子取向材料、空间光调节材料、PDLC薄膜材料及光存贮聚合单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693125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10235547.9
申请日:2009-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相容性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增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本发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辐射交联技术和冷冻解冻法制备定向碳纳米管阵列增强复合水凝胶。在碳纳米管预制体中渗入高分子溶胶,克服了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复合过程出现的团聚缠结问题,提高了增强相与基体相的界面强度,充分发挥碳纳米管在力学、电学方面的优异性能。复合水凝胶采用物理交联法制备,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满足生物相容性的要求。制备出的复合水凝胶,其碳纳米管阵列增强相的长度和方向可控,综合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水凝胶,适合应用于人工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神经细胞载体、仿生植入电极材料等生物医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51184B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10594640.1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盘状液晶分子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芘对称型盘状液晶分子的制备方法。该盘状液晶分子是以芘为刚性中心,通过炔基以及苯环扩大其共轭效应制备的具有自组装以及液晶性能的分子。该盘状液晶分子结构通过外围支链的碳碳三键与苯环扩大π共轭范围,其制备方法包括芘的四溴代后进行Sonogashira偶联反应,所制备的盘状液晶具有可自组装成六方柱状相,其偏光照片如图1所示,其在分子堆垛方向呈现高电导率等优良性能,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