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柱状隔热材料热物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240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09304.2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柱状隔热材料热物性的方法,用于通过测量被测样品中一个点的温度变化,确定柱状正交各向异性隔热材料径向热导率、轴向热导率和体积热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了柱坐标中特定形式热干扰作用下的二维柱坐标传热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Hankel变换和Laplace反变换方法,获得了正交各向异性隔热材料内的温度变化在时域中的解析解;通过灵敏度计算,分析径向热导率、轴向热导率和体积热容的灵敏度系数的相关性以及参数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测量系统,实时采集温度的瞬态响应数据;采用L-M参数估计方法,同时确定被测正交各向异性隔热材料的径向热导率、轴向热导率和体积热容。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实施方便、步骤简单的测量方法,能够同时测量柱状隔热材料的径向热导率、轴向热导率和体积热容。

    一种回转窑还原磁化处理赤泥制备铁精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6670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135181.X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回转窑还原磁化处理赤泥制备铁精粉的方法。首先将赤泥浆压滤脱水制成压滤饼,压滤饼进入烘干滚筒内烘干,然后将其破碎成≤10mm的小块,再通过加料机将≤10mm的赤泥块加入回转窑,赤泥在回转窑内温度升至700~850℃,回转窑窑头通入煤气将赤泥中95%以上的Fe2O3还原至Fe3O4,还原煤气通过回转窑长度的75%后,在窑尾配入空气在回转窑内燃烧,燃烧热量用来不断加热新加入回转窑的赤泥块。为防止再氧化,离开回转窑后的还原磁化赤泥块直接水淬冷却,冷却后将其进行磁选分离,可获得品位≥63%的铁精粉。本发明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铁精粉的方法中铁元素的回收率大于90%,制得铁精粉Al2O3小于2.5%,该流程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不仅处理赤泥生产铁精粉,还保护环境。

    一种中低温质子传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复合阴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319926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81236.8

    申请日:201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质子传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复合阴极材料,属于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利用A位缺位的氧离子-电子导体相Nd1.95NiO4+δ与质子导体相BaZr0.1Ce0.7Y0.1Yb0.1O3-δ(BZCYYb)相互复合得到新型阴极材料,其化学式为Nd1.95NiO4+δ-BaZr0.1Ce0.7Y0.1Yb0.1O3-δ,两相混合的质量比为3∶7~7∶3。本发明的复合阴极材料可以用于中低温质子传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材料中的两相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Nd1.95NiO4+δ与BaZr0.1Ce0.7Y0.1Yb0.1O3-δ的复合,使得复合阴极材料同时具有氧离子,质子和电子传导特性,三相界面得到扩展,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回转窑还原磁化处理赤泥制备铁精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6670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35181.X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回转窑还原磁化处理赤泥制备铁精粉的方法。首先将赤泥浆压滤脱水制成压滤饼,压滤饼进入烘干滚筒内烘干,然后将其破碎成≤10mm的小块,再通过加料机将≤10mm的赤泥块加入回转窑,赤泥在回转窑内温度升至700~850℃,回转窑窑头通入煤气将赤泥中95%以上的Fe2O3还原至Fe3O4,还原煤气通过回转窑长度的75%后,在窑尾配入空气在回转窑内燃烧,燃烧热量用来不断加热新加入回转窑的赤泥块。为防止再氧化,离开回转窑后的还原磁化赤泥块直接水淬冷却,冷却后将其进行磁选分离,可获得品位≥63%的铁精粉。本发明利用拜耳法赤泥制备铁精粉的方法中铁元素的回收率大于90%,制得铁精粉Al2O3小于2.5%,该流程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不仅处理赤泥生产铁精粉,还保护环境。

    多室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

    公开(公告)号:CN200986198Y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620167491.X

    申请日:2006-12-14

    Inventor: 萧琦 张欣欣

    Abstract: 一种多室蓄热式有机废气焚烧炉,属于焚烧技术领域。包括:蓄热室、燃烧室、换向阀、进气管路和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将圆柱形的焚烧炉体分隔为4~12个扇形蓄热室,蓄热室环形布置;蓄热室壳体内衬有绝热保温层(5);在蓄热室的上方,设有圆柱形的燃烧室(4);燃烧室壳体内衬有绝热保温层(5),燃烧室上部中间位置安装燃烧器(2),通过与燃烧器(2)连接的助燃空气管路(1)和辅助燃料管路(3)为燃烧器输送空气和燃料;各个蓄热室通过旋转换向阀(8)分别与进气管路(7)、吹扫管路(9)和排气管路(10)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保证热量回收率超过95%,燃烧稳定,提高有机化合物的平均热分解率,增加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种干熄炉上的利于焦炭下降的低风帽

    公开(公告)号:CN2727175Y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420009117.8

    申请日:2004-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熄炉上的利于焦炭下降的低风帽,由双层伞式外形(1、4)、三层锥形出风口(2)及金属圆环形成的进风口(5)扇形板(3)、三层锥形出风口(2)组成;三层锥形出风口(2)之间以扇形板(3)隔开。风帽(7)安装位置低,位于干熄炉底锥斗起始面之上的风帽尖高度只占风帽总高度的1/15。干熄炉运行时,一部分循环风由干熄炉中心供风环道(11)与底锥斗的接口处进入,经过水平气道、垂直气道(12),经风帽下端进风口(5)流入,再从风帽上端的三层锥形出风口(2)流出;另一部分循环风由干熄炉环缝供风环道(10)直接进入底锥斗(8)内。其优点在于:延长了风帽寿命,提高了热回收率,保证了干熄炉的稳定运行,节能降耗。

    一种材料三维各向异性热导率无损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086186U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21692160.7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材料三维各向异性热导率无损测试装置,属于材料热导率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三次谐波法独立型传感器和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其中三次谐波法独立型传感器包括耐磨绝缘保护膜、线型加热探测器模块、电流引线件、探测电压引线件,电流引线件、电压引线件焊接于线型加热探测器末端的四焊盘上,耐磨绝缘保护膜覆着于微型线型加热探测器两侧;电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包括信号发生器、微机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电桥模块电路、锁相放大器、高精度直流电源、电阻、电流引线端、电压引线端,用于对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放大后进行处理。该装置具有能实现三维各向异性材料热导率高精度测量、对材料无损性测试、再利用性高的优点。

    一种基于亲油疏水铁磁颗粒的磁控可循环油水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177027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451946.3

    申请日:2018-04-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亲油疏水铁磁颗粒的磁控可循环油水分离装置,属于油水分离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进水进料系统、吸附分离系统、脱附分离系统、排水排油系统,其中进水进料系统包括入水口、进料口、舵机,吸附分离系统包括磁铁、吸附分离圆盘,脱附分离系统包括脱附分离槽、滤网,排水排油系统包括中槽、出水口、出油口;入水口、舵机、进料口位于该装置一侧并从外至内依次排列,舵机位于进料口底部,吸附分离系统、脱附分离系统、排水排油系统位于装置另一侧并按照从上至下顺序依次排列。该装置能实现油水的快速分离、转移并能连续操作,工作处理量较传统吸油材料明显增加,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纯度高导热碳纳米管阵列热界面材料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278908U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621345714.7

    申请日:2016-12-09

    Abstract: 一种高纯度高导热碳纳米管阵列热界面材料的制备装置,属于碳纳米管材料领域。本实用新型将SiO2片和硅片置于铁质下降楔形台上平放于横贯加热炉的石英管的中心位置,英管中通入氦气形成惰性气氛并加热,氦气同时作为二茂铁颗粒飞行沉降至SiO2基底的载体铁质,再通入氩气/氢气混合气将二茂铁还原成用作碳纳米管垂直生长的催化剂铁粒子,盛有同时作为催化剂和碳源的粉末状二茂铁的铝箔船型容器置于加热炉外的石英管内通过热盘进行加热为二茂铁提供可控的升华温度;二茂铁中的碳原子作为碳源开始生长,最后在氦气保护下对碳纳米管样品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高纯度高导热的碳纳米管阵列热界面材料。本实用新型原料少,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工艺参数稳定,产品纯度高、导热性能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