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7077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150819.4

    申请日:2018-02-13

    Inventor: 永冈达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半导体基板的上表面形成肖特基电极;对第二范围进行蚀刻,以使得半导体基板的上表面在第一范围中比在第二范围中高,且在第一范围与第二范围之间形成立起面,且肖特基电极的外周缘位于第一范围上;形成绝缘膜,该绝缘膜在半导体基板的上表面上沿着立起面呈环状延伸,该绝缘膜的内周缘位于肖特基电极上且该绝缘膜的外周缘位于第二范围上;及形成场板电极,该场板电极与肖特基电极电连接,在从肖特基电极的外周缘经由立起面到达第二范围的范围内隔着绝缘膜与半导体基板的上表面对向。

    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6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1880055698.3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具备:第1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1电流分散层(13),形成在n-型层(12)与基体区域(18)之间,与n-型层(12)相比为高杂质浓度;第2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多个第1深层(14),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内,比第1电流分散层(13)浅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设置;第1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2电流分散层(15),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与基体区域(18)之间,沟槽(21)的底部位于该第2电流分散层;以及第2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2深层(17),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与基体区域(18)之间,与基体区域(18)相连并与第1深层(14)相连,并且从沟槽(21)离开而形成。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5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279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010123262.2

    申请日:2020-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具有氧化镓基板的半导体装置中的晶体缺陷难以干涉二极管界面且半导体装置小型化的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其具有氧化镓基板和电极。所述氧化镓基板具有由(100)晶面构成的第一侧面、由(100)晶面之外的面构成的第二侧面、以及上表面。所述电极与所述上表面接触。所述氧化镓基板具有由pn界面或肖特基界面构成的二极管界面、以及经由所述二极管界面与所述电极连接的n型漂移区。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二极管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比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二极管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短。

    碳化硅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615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880055698.3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具备:第1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1电流分散层(13),形成在n-型层(12)与基体区域(18)之间,与n-型层(12)相比为高杂质浓度;第2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多个第1深层(14),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内,比第1电流分散层(13)浅并且在一个方向上延伸设置;第1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2电流分散层(15),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与基体区域(18)之间,沟槽(21)的底部位于该第2电流分散层;以及第2导电型的由碳化硅构成的第2深层(17),形成在第1电流分散层(13)与基体区域(18)之间,与基体区域(18)相连并与第1深层(14)相连,并且从沟槽(21)离开而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