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吸空气发泡的掘进机泡沫降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89263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054529.7

    申请日:2013-02-21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吸空气发泡的掘进机泡沫降尘系统,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防治。它主要由压水管路、流量调节阀、机械式流量计、耐震压力表、气驱液体增压泵、发泡剂容器、自吸空气旋流发泡装置、吸液管、泡沫输送干管、泡沫输送支管、泡沫喷射头构成。高压水流通过自吸空气旋流发泡装置入口形成高速射流,自动将环境中空气和发泡剂吸入,实现发泡剂、水、空气的充分混合,进而生成降尘泡沫,泡沫喷射头将泡沫喷射于掘进机截割产尘处。该系统不含电气元件,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单,耗水量少,并可提高综掘面粉尘治理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发泡剂自动添加装置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28813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10130367.1

    申请日:2011-05-19

    Abstract: 一种发泡剂自动添加装置,主要由过滤器、主管、射流器、旁侧支管、截止阀、止回阀、针型阀、软管接头以及吸液软管组成。主管进口接头一端与井下水管相连,主管出口接头一端与发泡器相连,当管路中的水流经添加装置时,利用射流器形成的负压将发泡剂自动吸入,发泡剂与水混合形成均匀的发泡液流出。通过旁侧支路的截止阀调节,能同时调节射流器腔体真空度以及出口端的背压,实现发泡剂连续稳定的吸入,最后通过针型阀对发泡剂的添加量进行微调,实现发泡剂自动添加的高精度调节。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调节精度高、操作方便、本质安全,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狭小空间地点发泡剂与水的小比例混合。

    基于自吸空气发泡的掘进机泡沫降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8926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54529.7

    申请日:2013-02-21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吸空气发泡的掘进机泡沫降尘系统,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防治。它主要由压水管路、流量调节阀、机械式流量计、耐震压力表、气驱液体增压泵、发泡剂容器、自吸空气旋流发泡装置、吸液管、泡沫输送干管、泡沫输送支管、泡沫喷射头构成。高压水流通过自吸空气旋流发泡装置入口形成高速射流,自动将环境中空气和发泡剂吸入,实现发泡剂、水、空气的充分混合,进而生成降尘泡沫,泡沫喷射头将泡沫喷射于掘进机截割产尘处。该系统不含电气元件,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单,耗水量少,并可提高综掘面粉尘治理效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用于矿井综掘面粉尘防治的可调式喷射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2619510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105170.7

    申请日:2012-04-12

    Abstract: 一种用于矿井综掘面粉尘防治的可调式喷射支架,包括支撑板、多个连接耳,支撑板的中部间隔设有多个通过输入管的输入口通孔,每个输入口通孔的两侧均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设有加长螺栓,支撑板的每个输入口通孔的前部均设有一个与输入管相连的喷头安装支管,每个喷头安装支管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套装在加长螺栓上的支管固定耳,每个加长螺栓上分别设有固定和调节喷头安装支管与支撑板之间距离的调节螺母,喷头安装支管上设有多个喷头。适用于煤矿井下综掘机切割破碎煤岩体时利用水雾、泡沫等降尘介质对高浓度粉尘进行治理,以优化降尘介质对粉尘的封堵、捕捉和沉降效果,提高降尘效率和降尘介质的利用率。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易于维修更换。

    一种综掘工作面降、隔、除一体化防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362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52280.6

    申请日:2011-12-30

    Abstract: 一种综掘工作面降、隔、除一体化防尘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的粉尘防治。通过在综掘机上安装泡沫发生器,在巷道一侧布设气动除尘风机,在压入式风筒前端安设附壁风筒,当综掘机作业时,运行泡沫发生器制备泡沫,泡沫经喷头喷射至综掘机截割部尘源,快速沉降粉尘,利用附壁风筒将压入式风筒中的轴向风流改为螺旋式风流喷出,防止风流直接吹向泡沫喷射区域影响泡沫轨迹,并在综掘机司机前方形成风幕隔尘区,有效防止粉尘向外扩散,开启气动除尘风机对隔尘区内的残余粉尘进行去除。本发明将泡沫降尘、风幕隔尘与气动风机除尘有机地集于一体,可显著提高综掘工作面防尘效果,并可避免使用电动除尘风机带来的安全隐患,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综掘工作面空气幕与细水雾联动降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9376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82780.X

    申请日:2011-09-22

    Abstract: 一种综掘工作面空气幕与细水雾联动降尘方法,适用于煤矿井下综掘工作面粉尘治理。在井下巷道掘进期间,通过启动在工作面迎头和掘进机司机之间的无人区安设的空气幕产生器形成空气幕,在迎头与空气幕之间形成封闭区域,阻止粉尘向外扩散;同时,向形成的封闭区内注入细水雾,通过细水雾在封闭空间内的迅速弥散,捕捉湿润沉降封闭区内的粉尘,实现综掘工作面的空气幕与细水雾联动降尘。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耗水量少,使用成本低,降尘效率高,且注入封闭区的细水雾可以对综掘工作面迎头的煤岩体表面进行润湿,防止切割煤岩时产生火花而诱发瓦斯煤尘爆炸,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基于生物模板的二氧化碳MOFs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8993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79877.2

    申请日:2025-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生物模板的二氧化碳MOFs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工艺,涉及气体吸附分离技术领域。该基于生物模板的MOFs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步骤为:将生物质材料干燥、粉碎并化学预处理,与金属离子溶液反应,再加入有机配体溶液,经两次高压反应釜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和活化处理,最终制得白色MOFs固体材料。本发明中的基于生物模板的MOFs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在煤矿井下中的CO2气体捕集上表现出了较好的吸附/脱附性能与CO2循环性能;且该基于生物模板的MOFs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对设备要求低,合成过程绿色环保,成本低廉。

    煤层注热-注水协同高效减尘促抽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027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94975.4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层注热‑注液协同高效减尘促抽方法与系统,该系统包括水质调节系统、可控压力注水系统、抽瓦注水系统、瓦斯抽采系统、热管传热系统、热管加热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等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在钻孔内提前布置热管传热系统和抽采注水管,实现抽采瓦斯、注热注水的循环作用,并且在注热注液阶段保持恒温10分钟,确保注水过程中水能够润湿媒体,同时热量能够充分且均匀地传递到煤层中,提高煤层的润湿性和促进煤层瓦斯释放,从而实现煤层减尘促抽的最佳作用效果。

    一种消烟泡沫发生与喷射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3813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389078.8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烟泡沫发生与喷射一体化装置,包括消烟剂溶液供给管、切向引入式旋流喷嘴、气液混合管、产泡管和泡沫射流管,其中,气液混合管内依次设有吸气腔、气液混合腔和喉管,产泡管内依次设有增压产泡腔和螺旋产泡腔。该装置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消烟剂溶液,利用切向引入式旋流喷嘴产生旋转射流的强卷吸和强负压作用,通过吸气腔处的空气供给孔自动吸入空气,经过气液混合腔和喉管作用,气液两相充分混合后,通过两级增压产泡腔和螺旋产泡腔实现较高倍数消烟剂泡沫的制备,最终通过泡沫射流管的特殊四平扇形泡沫喷嘴结构射流而出,形成一个较大的方形射流区域,从而以较高的效率阻隔射流范围内烟气,提高消防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

    一种生物抑尘剂的绿色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3117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1910676330.5

    申请日:2019-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抑尘剂的绿色合成方法,包括菌种活化、菌种扩大培养与菌种发酵培养;其原理在于,菌种活化唤醒休眠状态的工作细菌菌株,菌种扩大培养获得数量绝对占优的工作细菌,菌种发酵培养使工作细菌以发酵Landy培养基为介质,通过次级代谢作用合成具有优异表面活性和润湿性能的表面活性素Surfactin。本发明对合成装置无极端条件耐受要求,合成方法简约,且合成的表面活性素在极低浓度下即可显著减小抑尘剂溶液与粉尘的接触角,充分提高润湿粉尘能力,且兼备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的特点,在生产性粉尘防治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