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455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329909.8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18/20 , G06F18/22 , G06N3/042 , G06F18/10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复杂产品解构重组模块化方法,包括:收集原始数据;将原始数据优化为有效数据;从度矩阵d中,按照度由高到低的顺序选取R个度较高的节点定义为重要节点,通过计算各重要节点之间功能特征的余弦相似度,确定产品功能模块数量k;解构重组复杂产品连接关系;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对误划分进其他功能模块进行重新分配,寻找功能模块间变更传播连接零部件。本发明能够从复杂产品零部件自身显性特征与结构信息隐含相邻零部件的隐形特征双重特性考虑复杂产品模块化处理,实现更加高效精确的复杂产品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3898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059370.9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辽宁中科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 沈阳极地冻结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着冻结装置的螺旋出土器,属于螺旋出土器技术领域,一种带着冻结装置的螺旋出土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轴式螺旋段输送开挖的松散土体,打开第一个阀门后通过第一轴式螺旋段将土传到冻结管道中,通过液氮管道对内管体冷却,将冻结管道内部土变成冻土,通过测温计和测温计显示器配合,避免温度过低冻土体积膨胀压力过大而引起管路连接部位损坏;同时极大避免了水土混合物的流出而导致修复不够安全方便,极大减少了修复工期且效率高,同时极大的避免了流体状的土在排出时喷涌,而导致现场混乱;在冻结完毕后,第二轴式螺旋段将冻土排到排土口,再经过热盐水循环箱对冻土进行加热解冻,方便了土的完全排出,以保证设备正常循环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3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91753.8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式三维复杂巷道模拟开挖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地下工程模拟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内填筑相似材料以模拟围岩,所述模型箱内设置待开挖复杂交叉巷道,所述待开挖复杂交叉巷道内填充固体费托蜡,向待开挖复杂交叉巷道内通入蒸汽,通过蒸汽将固体费托蜡熔融成浆液以模拟开挖过程;所述模型箱的四个侧面及顶面设置有加载板,分别给围岩模型施加侧向及竖向载荷;本发明通过采用不同熔点的费托蜡进行内部待开挖模型制作,能够实现模拟复杂巷道且不同开挖顺序,克服了现有的开挖模拟装置只能模拟单一巷道开挖的弊端,更加贴合现场实际工况,弥补现有模拟开挖实验装置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78440.7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围岩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强动压沿空巷道多级卸压恒阻释能耦合支护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巷道掘进,在断面成型后封闭围岩,在沿空巷道顶板钻孔安装锚杆和NPR锚索,锚杆支护和NPR锚索均垂直于巷道掘进方向,支护施工完毕经后处理进行永久支护;通过对顶板岩层切缝,靠近工作面侧的顶板进行预裂切顶卸压,煤柱侧的顶板进行断顶卸压,实现多级卸压;巷道帮部钻孔卸压,根据地应力测试方法探查巷帮应力状态,确定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和与其垂直的钻孔卸压施工方向,确定卸压钻孔施工参数并进行钻孔;对巷道底板切缝,进行底板预裂卸压。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57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380037.0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92 , G06N3/086 , G06Q10/047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融合强化学习和差分进化的产品变更路径多目标优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复杂产品网络模型,表明设计变更在产品网络模型中的传播过程;建立设计变更传播路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双深度Q‑网络(Double Deep Q‑Network,DDQN)帮助种群在不同阶段选择适合的进化策略,建立强化学习引导的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即DDQN‑DE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产品变更路径多目标优选方法,当产品零件发生变更时,可以精准地找到一个变更成本、变更工期、产品综合性能影响较小的变更方案,解决现有方法中收敛速度慢、易于局部收敛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8642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1363784.4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47/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斜孔测斜平台,属于测量领域。该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其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的连接件;支撑装置,其包括铰接在所述第一底板上的支撑架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卡箍;驱动装置,其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底板上;控制装置,其包括双轴水平传感器和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处理器,所述双轴水平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与所述驱动装置信号连接,本发明利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对转动,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可以实现左右方向的水平度的调整,可以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实现前后方向的水平度的调整,控制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417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926700.2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埋软岩巷道高预应力恒阻锚杆和锚索协同控制方法,属于巷道围岩支护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巷道设计形状采用二维光面爆破技术控制断面成型,先将工作面主体岩石进行爆破,留下保护层,再通过轮廓线上炮孔进行爆破;断面成型后先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铺设钢筋网,然后高预应力NPR锚杆进行支护施工;打入高预应力NPR锚杆后使用U型钢棚对整个断面进行支护;而后将高预应力NPR锚索进行支护施工,巷道顶部及巷道帮部的锚索和锚杆使用W型钢带连接;而后铺设底板;其利用其高预应力恒阻特点,形成系统的高预应力锚索和锚杆协同支护控制技术,解决目前深埋软岩巷道支护未能有效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98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191821.4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廊运输皮带散落煤颗粒净化回收装置,包括气力回收煤粉颗粒系统、新风吹吸系统和测试控制系统,所述气力回收煤粉颗粒系统包括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末端设置有防雨排风口,所述排风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高负压风机,所述高负压风机的一侧设置有粉尘过滤回收装置,所述粉尘过滤装置的一端连接有均匀抽排输送风管,所述均匀抽排输送风管每隔固定距离设置有负压抽排支管,所述负压抽排支管上通过三通一端连接有固定侧吸口气动控制阀。本发明用于煤廊运输皮带散落煤颗粒的清除与回收,自动检测运输皮带处煤颗粒浓度,自动更新滤袋,自动清除回收煤颗粒,能够满足煤廊运输皮带下方地面及空间的净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53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13764.0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煤壁片帮的大倾角支撑装置,包括螺杆设置于所述支撑轴的内端,所述套筒的内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的内端与螺杆顶端外表面相连接,并且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套筒的内端开设有内腔,且内腔的内端设置有可转动的摇杆,所述摇杆输出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的外侧与第一锥齿轮相连接,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该防止煤壁片帮的大倾角支撑装置,设置有支撑轴和支撑杆,通过遥杆的转动使得锥齿轮组进行啮合传动,带动螺杆进行转动使得套筒上移,两组支撑杆同步进行转动,使得顶板与支撑杆形成三角形支护结构,同时多组支撑结构增加顶板对矿道内壁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1361319.3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产品变更方案设计方法,针对任意给定的一个待变更的产品,首先建立一种引入服务性能的复杂产品多重网络模型;接着,通过解耦变更效应传播中强关联节点对服务性能的影响,生成一个包含服务性能影响度、变更成本和变更时间3个评价指标的多目标求解模型;然后,使用一种整数型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模型,求得一组最优的变更方案;最后,使用模糊决策方法求得满足用户需求的一个最佳变更方案。本发明所得变更方案的可操作性更强,得到的变更方案可以同时覆盖多条传播路径上的关键节点,更符合实际设计需要。通过设置合适的约束条件,可以最大限度确保变更方案的可行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