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52772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410806690.X

    申请日:2014-12-22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且高温保存特性优越的电池组。在隔着垫片(31)层叠多个方形二次电池(20)而成的电池组中,方形二次电池(20)具备卷绕电极体(4)以及收纳含有氟磺酸锂的非水电解质的方形外装体(12),方形外装体(12)具有底部(12c)、一对大面积侧壁(12a)、一对小面积侧壁(12b),垫片(31)具有主体部(31a)、被配置成与方形外装体(12)的底部(12c)对置的下侧壁部(31b)、被配置成与方形外装体(12)的小面积侧壁(12b)对置的一对侧壁部(31c)。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5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36499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710148169.1

    申请日:2007-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低的放电深度下IV电阻值的变化得到抑制,输出特性及再生特性优良的,最适合用于电动车(EV)、复合电动车(HEV)等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能够插入和脱吸锂离子的、以Li1+aNixCoyMzO2(选自M=Mn、Al、Ti、Zr、Nb、B、Mg、Mo中的至少一种元素,0≤a≤0.3,0.1≤x≤1,0≤y≤0.5,0≤z≤0.9,a+x+y+z=1)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能够插入和脱吸锂离子的、碳中含有具有酰亚胺键的化合物粉末的物质。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由于通过添加具有酰亚胺键的化合物,使负极的初期效率降低,因此在20%以下的低放电深度下的IV电阻值的增加比例减少。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5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33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510074304.3

    申请日:2005-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H01M4/364 H01M4/5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包括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含有锂、镍和锰且具有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所述负极包括可吸留、释放锂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有周期表的IVB族元素和IIA族元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将具有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用作正极活性物质,可以在不降低电池容量的情况下提高高温耐久性即高温保存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