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5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983867.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检测小车的无砟轨道层间伤损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随机动力学模型;将基于检测小车的检测装置、理想轨道结构、理想桥梁结构作为列车条件、轨道条件、桥梁条件输入列车‑轨道‑桥梁系统耦合随机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理想状态下的基于检测小车的检测装置的动力数据作为基准数据;获取基于检测小车的检测装置在轨运行采集的实际动力数据;将实际动力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根据偏离基准数据的大小判断层间损伤的程度。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无砟轨道层间损伤检测精度和效率,也不会对无砟轨道结构造成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7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80775.0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7/83 , G01N21/64 , G01R33/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量子无损传感技术领域,方案为一种量子检测系统、漏磁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包含第一探测区、窄场传感探头、第二探测区、宽场成像探头、激光单元、微波单元、荧光采集单元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设计的窄场传感探头,可以快速发现并定位待测物的表面缺陷,然后通过宽场成像探头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准确成像,该系统极大降低了荧光数据处理难度,使得缺陷测量更高效准确,且能够满足多种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9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4863.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结构动力实时混合试验数值子结构位移响应实时计算方法、预测控制系统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采用深度算子网络对工程结构动力实时混合试验中数值子结构的非线性位移响应时间演化特性进行学习,得到数值子结构替代模型,以实现数值子结构的实时位移响应计算;实时获取数值子结构外部激励时程切片,以及子结构划分界面处的反力时程切片和位移响应时程切片,利用数值子结构替代模型,通过递归运算形式实现数值子结构位移响应的逐步预测。解决了使用传统数值积分方法对大型复杂数值模型求解时耗时过大的问题,大大缩短数值子结构的响应求解时间,满足工程结构动力实时混合试验中的对于数值子结构计算实时性的严格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72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96277.8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量子传感技术领域,方案为一种组合探头及量子检测设备,其中组合探头包含宽场传感单元、宽场荧光相机、拨杆、若干反光镜片、空间光路、窄场传感单元、激光传输光纤、束线器以及窄场荧光相机;本发明通过设计的窄场传感单元,可以快速发现并定位待测物的表面缺陷,然后通过宽场传感单元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准确成像,该系统极大降低了荧光数据处理难度,使得缺陷测量更高效准确,且能够满足多种检测需求;同时阵列式的测量结构能够在纵向延伸测量范围,且反光镜片与档杆组合的结构设计,使得激光能够准确切换入射位置,即可实现通过单一光源实现对多个探测区的分段照射。
-
公开(公告)号:CN1187764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09708.8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变形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轨道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基本轨的第一基准图和尖轨的第二基准图;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获取基本轨的第一状态图和尖轨的第二状态图;在第一状态图中搜索与第一基准图关联度最高的第一匹配子图,在第二状态图中搜索与第二基准图关联度最高的第二匹配子图;根据所述第一匹配子图和第一基准图得到基本轨的偏移程度,根据所述第二匹配子图和第二基准图得到尖轨的偏移程度;由所述基本轨的偏移程度和尖轨的偏移程度确定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变形程度;当变形程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发出预警信号。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时监测钢轨伸缩调节器变形情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7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38626.1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碱激发矿渣改性再生微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改性再生微粉的制备过程为:废弃的碱激发矿渣试块破碎烘干后研磨获得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和表面活性剂分散于水中得悬浮液,再依次经碳化、抽滤和烘干,即得。该改性再生微粉以废弃的碱激发矿渣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与湿法碳化处理工艺的协同作用下,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体系的反应活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再生微粉的碳化效率,实现二氧化碳的利用和封存。利用该改性再生微粉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制备的净浆试块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经测试,当改性再生微粉掺量在30%时,所得净浆试块在28天的抗压强度可达63MPa,远高于纯水泥净浆试块。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77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45690.X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砟轨道接缝性能评价方法,评价方法包括构造接缝结构;确定接缝结构的极限加载位移;根据极限加载位移确定接缝结构的疲劳荷载;根据轨道的服役年限确定接缝结构的计划加载次数;按照接缝结构的疲劳荷载对接缝结构进行加载操作;在加载操作次数达到计划加载次数的情况下,根据接缝结构的变形参数确定接缝结构的接缝性能,从而使得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接缝性能评价方法,并且在此评价方法中采用加载操作后的变形参数作为接缝性能的评价指标,以及在加载操作中综合考虑了疲劳荷载与轨道的服役年限的影响,使得评价方法更为客观与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20765.0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球型钢支座及设计方法,所述新型球型钢支座包括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所述中座板为双曲面结构,所述中座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座板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水平滑动摩擦副,所述中座板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座板的上端面之间形成球面摩擦副,所述水平滑动摩擦副由平面不锈钢滑板和上球面非金属滑板组成,所述中座板的上端面为球面结构,所述上球面非金属滑板部分的嵌入所述球面结构上。本发明所述新型球型钢支座及设计方法通过将上球面非金属滑板在竖向承压范围内提前预设至少部分竖向变形差值,提升竖向承压时非金属滑板的受力和竖向变形均匀性,极大缓解不均匀受力和变形导致的平面滑动磨耗加剧问题,提升球型钢支座在平面滑动下的使用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42864.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竹填充展开支撑管构件,包括中心管以及分布在中心管外圆周的若干小管,所述中心管和小管均具有柔性管壁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管的管腔内壁沿管轴向设有若干横隔,所述中心管和小管内部填充介质至整个支撑管管体展开成具有支撑强度的杆件。本发明公开的仿竹填充展开支撑管构件采用仿竹结构填充介质展开的方式,在满足轻量化的同时,具有竹结构的韧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支撑管构件承受外部载荷的强度,可在临时建筑支撑骨架和太空飞行器支撑臂等场景进行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570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66062.2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基于隧道衬砌展开图裂损空间分布特征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隧道衬砌裂损区段拟分析区域全景展开图,并结合裂损病害深度学习模型与传统图像处理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冗余,高效准确地实现多尺度识别裂缝,深度学习在大尺度上实现裂损病害定位与提取,传统图像处理在小尺度上实现裂损病害参数提取,然后构建千米级隧道裂缝空间分布及参数展示模型。本发明能直观获取在千米级层面上三维空间内隧道衬砌裂损病害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与相关定量参数,如裂缝长度、裂缝宽度、裂缝所处里程位置、裂缝所处横断面位置等,为后续裂损病害具体分析提供了重要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