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84237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80369.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C: H05H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持的环形磁场和蜗旋电流约束激发的等离子光球制造方法,由等离子体、环形磁场、和蜗旋电流构成。形成一个自持的,环形磁场和蜗旋电流相互禁锢的平衡状态,并能持续一段时间。可储存并维持巨大能量,诱发破裂时对人身和装备产生极大破坏力。因此在国防领域可作为新概念武器系统,极大的提高国家防御能力;在核聚变领域,因其磁力线是环形闭合状态,有利于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约束和小型化、工业化转化;还可以在科学研究、工业、电子、娱乐等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3318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840053.4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C: F16K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5/021 , F16K1/38 , F16K25/005 , F16K27/0209 , F16K27/02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单向阀,包括有筒体,筒体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下端盖,上、下端盖上分别设有与筒体内部相连通的通道,筒体的内分别设有限位销和活塞,限位销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筒体的两侧筒壁上,活塞可在筒体的内部滑动。本发明采用一个限位销即可实现对流体的单向流动控制,不需要弹簧等易损件,当液体正向流动时,限位销可以阻挡活塞与上端盖的接触,不阻塞流体正向流动;当液体逆向流动时,活塞与下端盖接触形成密封面,阻止液体逆向流动;本发明的活塞为长方体形状,聚四氟乙烯材质,既可减少液体正向流动的阻力,又可增加对液体逆向流动的密封性;本发明工作原理简单,性能可靠有效,可以方便地加工成各种规格,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460774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36643.6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叠与分流器焊接工装及焊接工艺,焊接工作包括基座、硅橡胶带、不锈钢压板、温度计、紧固箍、预紧螺钉、加热棒、屏蔽罩。分流器超导叠槽底部铺垫一层焊锡带,超导叠通过专用工装固定于分流器槽后施加适当压强,在真空条件下,通过辐射加热至超过钎焊焊带熔点20-25°C,即加热至203~208°C保温15-20分钟,并采用液氮急速冷却整个工件与工装至焊料熔点以下。焊接过程通过温度监控和反馈控制加热保证焊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通过真空计与压力表监控焊接过程中的炉体真空度或者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60068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02975.2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电压短路保护设备,在所述的电极绝缘外罩上从上到下依次开有三个安装槽口,分别将高电势端金属电极、中间金属电极、低电势端金属电极通过三个安装槽口水平的安装到电极绝缘外罩内,将静态均压电阻一和静态均压电阻二串联且并联在高电势端金属电极和低电势端金属电极之间,将静态均压电阻一并联在高电势端金属电极和中间金属电极之间,将无感电阻和高频电容串联构成阻容支路并且并联在高电势端金属电极和中间金属电极之间,高电势端金属电极和低电势端金属电极的端部为两个接线端子,本发明整个设备是无源运行,不需要外界干预和控制,成本低廉,运行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50196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23124.2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C: G01J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变装置中微波外差系统的强度绝对标定方法,采用标准强度源向待标定微波外差系统提供辐射强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强度源和待标定微波外差系统之间还设有还采用斩波器,所述的斩波器调制待标定微波外差系统接收到的信号并提供周期信号和参考信号,还采用锁相放大器以及采集系统,所述参考信号直接输入采集系统,所述周期信号输入锁相放大器,所述待标定微波外差系统接收斩波器调制的信号并分两路输出该信号,一路直接输入采集系统,另一路输入锁相放大器;本发明专利方法简洁有效,易于实施,解决了微波外差系统的强度绝对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674322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124810.9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花等离子体制备微米石墨粉的方法,该反应方法主要是利用天然石墨块之间产生的火花等离子体,在该等离子体微小的气氛中所产生等离子体、高温度、高气压、高压电场能使石墨断裂剥离从而得到微米石墨粉。水中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产生的活性粒子能打断石墨表面的碳碳键,进一步氧化成羟基羧基等功能团;而且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粉富有含氧功能团,容易进一步被氧化剥离制备石墨烯;本方法较常规的机械研磨方法,简单快捷,能耗低,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421630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24491.2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MCU和FPGA的PSM高压电源控制系统,包括MCU逻辑控制器、FPGA脉冲控制器,MCU逻辑控制器和FPGA脉冲控制器与计算机IPC1采用RS232串口通讯,计算机IPC1和IPC2构成上位机系统,上位机系统还匹配有控制软件;MCU逻辑控制器和FPGA脉冲控制器与基于PSM技术的高压电源系统部件之间采用光纤连接,MCU逻辑控制器和FPGA脉冲控制器执行外部信号指令并根据上位机控制系统输入的电源运行模式控制高压电源系统各部件的运行;本发明采用MCU和FPGA相结合来设计控制系统,为EAST核聚变装置上140GHz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421093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43922.X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聚变装置真空室颈管内部件转运的保护机构。它涉及核聚变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为核聚变装置经过颈管的部件和颈管本身进行有效保护的机构。主要包括吊装机构和颈管保护机构,两机构可相互配合完成部件在颈管内部的运输时的结构保护。所述的吊装机构主要由电机、吊绳和吊点构成。所述的颈管保护机构主要由数个子机构组成,每个子机构主要由主体框架、侧向滚动轮、可定制缓冲层、吊绳及间距调节机构组成。每个子机构之间的间距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进行调节。本发明结构简单,不长期占用颈管内部空间,能够对经过颈管的内部部件和颈管本身进行结构保护,避免内部部件与颈管发生碰撞而造成结构损伤,提高了转运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282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335006.5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霍尔零磁通大电流传感器的结构,包括有上半部结构、下半部结构、连接部结构,连接部结构包括有相同的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上半部结构包括有两块叠加的铝板,上部的铝板的两端分别开有圆孔,下部的铝板的四周设有多个与上安装板上的攻丝孔一对应的攻丝孔三,下部的铝板与两个上安装板通过穿过攻丝孔一、攻丝孔三的螺钉固定,下半部结构包括有U形铝板,U形铝板的两个顶端的四周分别设有与下安装板上的攻丝孔二对应的攻丝孔四,U形铝板的两个顶端与两个下安装板通过穿过攻丝孔二、攻丝孔四的螺钉固定,上安装板、下安装板通过穿过挂耳上的孔的螺栓紧固。通过本发明的结构模式,通过调整中间的连接机构,非常容易调整磁芯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085884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31508.X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氢(H2)和氩(Ar)混合等离子体还原氧化石墨烯(GO)提高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将GO旋涂在ITO导电玻璃上,烘干后置于等离子放电室中,放电室内接有石墨电极,电极连接一个射频交流电源,该电源能够产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放电前先通入氩气,赶走空气,然后打开真空泵抽真空至2Pa左右,通入H2和Ar混合气体。H2和Ar总气体流量为3sccm,H2和Ar的流量比为2/1,此时打开交流电源产生氢和氩混合等离子体,交流电功率为70w,将该等离子体流直接作用在GO薄膜上,放电5min后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薄膜。该方法不仅能有效还原GO,而且快速、高效、绿色同时不引入杂质。将制得的rGO薄膜用作电极材料,rGO薄膜的比容量为211.8F/g,高于其他还原方法得到的还原石墨烯的比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