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0456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44483.X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 , G01N15/0826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44 , G01N2203/0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测量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率的真/假三轴试验装置,涉及岩土工程技术中的岩土检测领域。它包括σ1方向加载系统、σ2方向加载系统、σ3方向加载系统、渗透系统;在做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系数测量的真三轴试验时,σ2方向加载系统还包括水平压头;所述水平压头为长方体;所述上压头、所述下压头的底面形状为正方形、且与所述试样底面尺寸相同;在做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系数测量的假三轴试验时,所述上压头、所述下压头为圆形底面的圆柱体;且左轴杆右轴杆与围压室密封接合。克服了现有技术须用假三轴试验装置做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率测量的假三轴试验、用真三轴试验装置做致密岩石气体渗透率测量的真三轴试验、成本高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38073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10997959.1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石油和化学工业橡胶及再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四十二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 , F15B1/02 , F15B21/005 , F15B2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橡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橡胶软管检测的压力脉冲试验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液压脉冲发生装置、补油装置,所述油箱的供油口、回油口分别与所述液压脉冲发生装置的供油口、回油口连接,所述补油装置的补油管入口与所述油箱的供油口连接,所述液压脉冲发生装置直接与被测试件连接,所述补油装置的补油管出口与所述被测试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改善了高压脉冲性能及稳定性,测试结果更准确,使得橡胶软管的安全性提高,同时简化了系统结构,对于国内压力脉冲试验台的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701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99134.7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热障涂层热振模拟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燃烧系统中的喷嘴采用了收缩扩张喷管结构,样品采用了大尺寸的板状镍基合金基体与相同尺寸大小的气包连接,形成了类似于燃气轮机叶片中空的冷却结构,喷涂了涂层后,将其与中空送风管进行连接,插入转盘的安装孔中固定,由伺服电机控制单元控制样品的转动角度以及加热保温时间,接通电源以及冷却水后,打开气源,即可点火开始热振,加热与保温时间到后,旋转至冷却位置由涂层样品冷却风口喷出的冷空气进行冷却,样品完成一次热振,并记录于控制与显示器中;采用本发明装置以近似真实工况条件,模拟热障涂层高温、高速焰流环境下的热振与高温焰流冲刷过程,可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730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41562.7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2 , G01N3/36 , G01N2203/0003 , G01N2203/001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48 , G01N2203/0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用以填充隔水岩体试件的无底箱体,所述箱体以可沿水平轴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箱体的顶部密密封,并密闭连接注水管的一端,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与压力泵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用以模拟隔水岩体临空面的环形托盘;所述箱体的下方,设有用以收集突涌水的水量收集装置;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以监测突涌水相关参数的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压力泵和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均和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压力泵向所述箱体内的岩体试件不断施加水压,直至所述岩体试件在所述临空面处发生突水破裂。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22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19025.X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 , G01N3/04 , G01N3/38 , G01N2203/0005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48 , G01N2203/005 , G01N2203/0073 , G01N2203/0252 , G01N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椎疲劳试验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连接有立柱(2),立柱(2)上端部连接有动力机构(3),动力机构(3)外套设有罩壳(4),罩壳(4)表面设有控制显示屏(5),控制显示屏(5)连接有电路控制装置(6),电路控制装置(6)与动力机构(3)相连;所述底座(1)中部设有下调节螺杆(7),下调节螺杆(7)上方连接有下压板(8),下压板(8)上方设有下夹具(9);所述动力机构(3)下方连接有上夹具(10)。本发明具有能够模拟人体腰椎实际受力工况、研究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研究的结果理想、研究成本低和能够有效控制载荷和精度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466799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22896.2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56 , G01N3/36 , G01N2203/0007 , G01N2203/0048 , G01N2203/0073 , G01N2203/028
Abstract: 针对上述国内外斜拉桥存在的支撑技术发展滞后,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半径大转角摩擦型鞍座锚索系统磨蚀-疲劳通用试验台,包括钢绞线地锚组件、反力梁地锚组件、反力梁、混凝土鞍座台、液压助动器、滚动装置、足尺鞍座、拉索锚座、钢绞线锚板15。使用时,将拉索钢绞线穿过足尺鞍座,将拉索钢绞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钢绞线地锚组件上的钢绞线锚板相连接。令液压助动器带动混凝土鞍座台往复运动,模拟拉索钢绞线在混凝土鞍座台中的受力与磨损情况。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的半径为2.1m、回转角155.1232°的足尺鞍座,拥有拉索钢绞线2m极限半径下的极端工作环境,充分保证了试验的仿真度和说服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87984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702810.6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球磨机冲击检测的钢球连续发射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3)、减压阀(2)、气室(14)、进球管(4)、炮膛(7)和凸轮机构,气室(14)通过软管(1)连接减压阀(2),减压阀(2)接在空气压缩机(3)的出气口处,气室(14)的出气口通过外螺纹管接头(16)接上电磁关断阀(17),电磁关断阀(17)通过外螺纹管接头(16)与进气端盘(5)相连接,电磁关断阀(17)用于控制气室(14)出气口的关闭和打开,凸轮机构用于实现进气端盘(5)周期性的进给和后退;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冲击发射钢球速度的控制、装置体积小型化的目标,且钢球可以连续间隙加载,能够实现连续冲击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01620050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017811.1
申请日:2009-08-10
Applicant: 山东交通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 , G01N2203/00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囊式路面加速加载实验装置,属于试验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机体,机体中设置有碾压轮、气囊、轮辐组件,轮辐组件由轮辐、摆架、连通轴构成。轮辐由电动机通过V型带、减速器驱动,使摆架带动碾压轮绕连通轴旋转。其主要创新点是气囊通过摆架对碾压轮加压,碾压轮在轮辐组件的带动下绕连通轴旋转对路面进行碾压实验,以再现车辆实际运行时车轮对路面的碾压情况,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和试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0485338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510008305.8
申请日:2005-02-21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27/005 , G01N3/12 , G01N3/36 , G01N2203/0005 , G01N2203/0048 , G01N2203/0073 , G01N2203/023 , G01N2203/024
Abstract: 动态压力测试装置包括第一筒(12)和相对于该筒可移动的第一活塞(14)。活塞(14)可以具有施加于其上的一个或多个重块(36)。通过振动器工作台(20)来振动筒,流体内的压力脉冲传递到固定外壳(22)以及外壳内的第二活塞(26)。活塞的相对侧接触腐蚀性或侵蚀性流体(30),该流体也接触进行检测的物体(34)的敏感表面。通过第二活塞(26)和腐蚀性流体(30)将压力脉冲传递到敏感表面,以能够在腐蚀性流体内进行动态压力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126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780003087.6
申请日:2007-01-15
Applicant: 伊普森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托尔斯滕·黑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2 , G01N3/36 , G01N2203/0005 , G01N2203/0016 , G01N2203/0044 , G01N2203/0208
Abstract: 为了建议一种尽可能准确与可靠地可实施的用于计量学地确定为实施对在工作周期(AZ)内承受负载变化的压力容器(1)的定期检验所要遵守的检验时间间隔(PI)的间隔末端的方法,建议一种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利用压力传感器(2)测量在压力容器(1)内部每个工作周期(AZ)实际达到的、最大的工作压力(p),在所述方法中根据每个工作周期(AZ)所测量的工作压力(p)得到每个工作周期(AZ)的负载量(BG),在所述方法中针对多个依次连续的工作周期(AZ)根据每个工作周期(AZ)分别确定的负载量(BG)来确定合成的负载值(BW),在所述方法中将合成的负载值(BW)与可预定的比较值(VG)相比较,其中只要合成的负载值(BW)等于或大于可预定的比较值(VG),就输出指示到达检验时间间隔末端的信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