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30742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90114.9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 G01R2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3/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态信号参数的获取方法,包括:选取电网的动态采样信号序列组成自相关矩阵;确定自相关矩阵的有效秩和动态采样信号序列的频率分量数;建立AR模型,求解所述AR模型的模型参数;利用Prony算法,确定动态采样信号表达式及复序列,动态采样信号序列由所述复序列在满足平方误差最小条件下表示;将所述模型参数对应的特征多项式根带入所述复序列,求解所述动态采样信号序列的各项参数。本申请并不直接求解Prony算法中的参数,而是借助AR参数模型思路,将当前时刻信号看成由以前各时刻信号的线性组合形成,将非线性问题转换为线性估计问题,使得计算过程更加简单且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1776770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114534.9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V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法勘查的发送接收一体化的方法与装置。该发明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勘探、地下军事目标探测和无损检测等领域。该发明技术方案其方法是:在发送线圈(3)内部设置内接收线圈(1),在发送线圈(3)外部设置外接收线圈(2),使在一次场作用下,通过内接收线圈(1)和外接收线圈(2)的磁通等值异号,一次场感应电压互相抵消,仅输出二次场信号;其装置包括发送机(4)、发送线圈(3)、内接收线圈(1)、外接收线圈(2)、信号调理电路(5)和接收机(6),内接收线圈(1)与外接收线圈(2)连接,线圈(1)与线圈(2)再与信号调理电路(5)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消除了一次场影响,减小了信号动态范围,扩大了小线框同点装置实用性,实现了发送接收线圈的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672931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190945.3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V3/02
Abstract: 一种感性负载的单极性梯形脉冲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适用于瞬变电磁法的发送机在发送线圈中产生脉冲电流,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无损检测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设定恒流源电流幅值、负载电流幅值,计算恒流电感,设定上升沿钳位电压和下降沿钳位电压,改变上升沿和下降沿斜率,驱动信号合成电路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输出单极性梯形脉冲电流。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直流电源、恒流电感、恒流源控制电路、感性负载、上升沿恒压钳位电路、下降沿恒压钳位电路、负载电流控制电路、时序控制电路、驱动信号合成电路、驱动电路、电子开关。该发明的优点是实现了负载电流线性上升,前、后沿对称,负载电流幅值恒定,产生了单极性梯形脉冲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678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1372163.3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全向性宽覆盖微波无线能量接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系统包括接收天线阵列(1)、二维转台子系统(2)、信号处理子系统(3)、无线数传模块(4)和移动万向轮(5),所述信号处理子系统(3)和无线数传模块(4)安装于接收天线阵列(1)背面,所述移动万向轮(5)安装于二维转台子系统(2)底部,所述接收天线阵列(1)与二维转台子系统(2)活动连接并通信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子系统(3)分别与二维转台子系统(2)和无线数传模块(4)通信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无线能量接收系统天线阵面方向难以自由调节、能量接收系统无法便捷移动以及能量接收系统工作频率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56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0440046.X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K19/077 ,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F16/28 , G06F17/18 , G06F21/62 , G06N3/048 , G06N3/049 , G06N3/082 , G06N5/01 , G06N20/00 , G06F18/24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智能标签、双向预测销售系统及方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柔性材料层、牵引层和双面胶层,还包括智能标签,智能标签设有芯片和天线电路,芯片放置在第一柔性材料层上表面,天线电路固定在第一柔性材料层上表面,第一柔性材料层在靠近芯片一侧开有机关缝隙;牵引层包括呈半圆形的第二柔性材料层,第二柔性材料层连接有半圆环形的撕拉式保险环,第二柔性材料层与第一柔性材料层和双面胶层固连,撕拉式保险环经穿过机关缝隙的牵引绳与芯片连接,双向预测销售系统设有上述的防伪智能标签,本发明在智能防伪标签上设置了撕拉式保险环开启装置起到对芯片位置的破坏作用,从而提升了其防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7220.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腔增强技术的里德堡原子电场测量增强装置,属于量子测量技术领域,基于腔增强技术的里德堡原子电场测量增强装置包括带有谐振结构的原子气室,原子气室外部设置有第一分光镜、第二分光镜、第三分光镜、探测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偏振分光棱镜和耦合激光器;谐振结构的设置,增强里德堡原子对极微小微波信号的感知,实现对于极微小微波信号的测量,提升了里德堡原子测量的灵敏度;多个分光镜等部件的设置,使进入原子气室的光强增大,并增强探测激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透射光会在原子气室内循坏反射增强,提升了里德堡原子微波电场测量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7218.8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量子测量EIT‑Stark光谱振荡振荡周期的识别方法及初始振荡时刻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单次采样周期;根据需求设置循环采样次数m,将m次采样的数据存入数组S;通过求取最大值函数获取数组S中每次采样的数据中的数据最大值,并将该m个数据最大值存入数组M;对数组M调用波峰识别函数记录可识别波峰个数n,判断n是否大于2,若是则记录两个波峰的间距,并计算波峰振荡周期;否则增加单次采样周期长度并重新采样。本方法能准确测量50Hz工频电压的EIT‑Stark光谱振荡周期,并标定初始振荡时刻。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34562.X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J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激光大光斑快速测量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属于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光伏电池阵列、电池阵列基板、散热板、电池片输出引出线、数据采集板、数据引出线和显示终端。光伏阵列由若干片电池单元密集布置形成,并铺设于电池阵列基板;每片电池的正负极由输出引线,经过散热板上的开孔,与数据采集板的采样电路连接;散热板紧贴于基板;数据采集板通过精密采样电阻将电池片的输出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经信号调理后进一步处理;处理后的信号提供给显示终端,或远程发送给上位机。本发明可以直接测量高能激光的总功率值,并可分析光斑的光功率分布和均匀度等性能指标,从而解决高能大光斑测量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1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4987.6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款采用表面阻抗和相位梯度双匹配的混合超表面阵列。步骤如下:通过超级单元构成R‑PGMs阵列;对R‑PGMs阵列平面波转换为表面波的效率进行计算;通过SPPs耦合器对转换后的表面波能量进行汇聚;通过集成收集端口与R‑PGMs阵列相结合构成混合阵列。本发明提供的一款采用表面阻抗和相位梯度双匹配的混合超表面阵列,基于R‑PGMs设计了一款MPR器件,将入射平面波高效率转换为表面波,并采用了汇聚阵列收敛表面波能量至端口处,通过接入整流电路完成RF‑DC转换;通过引入表面阻抗与相位梯度双匹配机制的表面波汇聚阵列与能量收集端口,实现了更高能量收集效率,拓展了该类器件的工作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6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210875768.8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金属惠更斯超表面的透射阵列,其包括若干呈周期性排布的全金属透射单元,所述全金属透射单元为包含上、下层金属贴片的惠更斯超表面结构,其上、下层之间为空气层;所述上、下层的金属贴片均有首位闭合的金属导体带,该金属导体带上设有将其隔断开的缝隙,且缝隙在上、下层的金属贴片上位于不同的位置,使上、下层惠更斯超表面形成电、磁偶极子时上、下层产生相反方向的表面电流同时产生惠更斯谐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全金属惠更斯超表面的透射阵列天线,包括馈源喇叭和透射阵列。本发明基于双层全金属整体制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层透射阵列引入损耗影响传输效率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