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29113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200310105835.5
申请日:2003-10-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8D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主要应用于气体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包括一个壳体,位于壳体中心的中心气体通道,分别位于壳体两端的两个挡板,一束平行固定于两个挡板之间的内翅片管束,位于壳侧的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若干位于内翅片管束和外壳之间的螺旋形折流板,翅片管两端固定于两块挡板之间,中心气体通道与前后两个挡板以及壳侧外壳共轴,其中,每个内翅片管包括外管,堵塞的芯管和内翅片,内翅片管中的内翅片采用弯曲形状翅片。本发明所采用螺旋形折流板和内翅片管采用锯齿形翅片或者螺旋形翅片的结构方式,可以使得换热器更加紧凑,换热效率更高,而且壳侧结垢少,使用寿命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99900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266545.7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39 , G06F119/08 , G06F119/12 , G06F119/0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芯片热管理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脉冲高热流芯片流动相变传热的模拟方法,包括物性参数输入、非稳态时间与库伦数管理、流固耦合网格与边界条件建立、表面张力与温度关联、微尺度相变模型构建、汽化潜热模型、壁面粗糙度模型、脉冲热流时间关系设定、方程组求解、速度与压强修正、能量方程附加源项、算法优化、方程残差与收敛条件判断,时间步长自适应等步骤;本模拟方法是针对微通道超高功率局部热源的流动相变传热过程专门设计模拟算法,综合考虑了非等温相变过程、微通道壁面粗糙度、壁面润湿性等因素,专注于微观层面蒸发机制的详细模拟,可更精准地预测微通道流动传热特性,提高数值方法的物理适应性和数值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8066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533217.3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式热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沸腾冷凝传热模块,相变储热模块和翅片散热模块,所述沸腾冷凝传热模块,其内部腔体中具有液态相变工质,内置电路板的产热单元被液态相变工质浸没,沸腾冷凝模块的上部布置有冷凝液滴落区;所述相变储热模块包含至少两层储热仓,上层储热仓和下层储热仓内填充不同相变材料,层间布置有定向传热强化元件;所述翅片散热模块,翅片布置于热控系统封装壳体外表面。本发明提出的热控系统主要面向具有脉冲热负荷热源的装备,通过提供热量快速转运、高效储存和自然排散的全路径热控方案,实现对目标装备的高效、可靠、零能耗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8555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78537.X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开槽肋柱的微通道强化换热结构,所述强化换热结构装置包括平直冷却微通道和多个迎流面开有V型槽的针肋结构。其中,所述平直冷却通道的上、下壁面与热源相接触;通道内有换热工质流过;通道内部设有迎流面开有V型槽的针肋群。在流动换热过程中,V型槽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大的换热面积和更多的汽化核心,增强换热;另一方面能够给流体的流动提供缓冲来降低压降,进而降低压降的能量损失。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在强化换热、减小能量损失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加工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4794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25388.4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热流道同层排布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芯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交错堆叠焊接的若干个第一板层和第二板层;所述第一板层与所述第二板层相对的两面结构互相配合,所述第一板层与第二板层上设置有交替平行布置的冷流道与热流道。本发明通过冷热单流道同层交替布置的设计,且同板层的冷流道换热段在芯体高度方向上与相邻板层热流道换热段对齐,热流道换热段在芯体高度方向上与相邻板层冷流道换热段对齐,增大了换热芯体内部的局部换热温差,解决了传统印刷电路板换热器中的冷热流体无法在同一水平方向上高效换热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及紧凑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1406453.0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3/4007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属固废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固废焚烧机燃烧时所需配风量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控制体、物料颗粒、烟气、焚烧机结构等相关参数;计算配风以及烟气的相关物性参数;计算物料颗粒燃烧的折算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各控制体对内筒的总传热量;将假设第一控制体的配风量以及其他各参数代入能量方程、动力学燃烧方程和氧气的质量守恒方程,求得第一控制体的出口含碳量、出口氧含量、新配风量;将第一控制体的新配风量作为相邻下一个控制体的配风量进行迭代,从而得到所有控制体参数并作为最终输出结果。本申请的配风量计算方法对新型焚烧机实际运作前的燃烧过程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焚烧机投入实际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86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1405.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热电转化的散料热能移动收割装置,包含移动装置(1),热能提取装置(2),热电转化组(3),能量利用组(4)。移动装置保证设备全地形稳定运动,热能提取装置连接固定在移动装置上,热电转化组连接在热能提取装置上同时也与散热组紧密接触,保证稳定温差维持较高热电转化效率,热电转化组产生的电能供给能量利用组为装置提供动力,额外产生的电能也在能量利用组存储或利用。既满足了设备运行的自身消耗又可以收集和输出额外热能,起到优异的节能减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47941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892209.8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制冷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分液容器,其具有一密闭的内腔;至少一个虹吸分离器,其固定在一个分液容器的内腔中,用于在竖直方向上将该内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子内腔,以及通过虹吸原理将位于其顶部的子内腔中形成的液体引流至位于其底部的子内腔中;以及在构成每个子内腔的其中一个壁面上,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用于供至少一根进口管和至少一根出口管的端部伸入到子内腔中。申请的气液分离装置及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中,由于设置了虹吸分离器,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分离出聚集在分液容器中的冷凝液,同时能够有效抑制在冷凝液流量少时的气相击穿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819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048448.7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体结构,该结构包括可控辐射层、温控变色相变墙体,所述可控辐射层为双层天空辐射冷却材料,所述双层天空辐射材料中间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温控变色相变墙体为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的承重墙体,所述可控辐射层及温控变色相变墙体之间为空气隙,所述温控变色相变墙体内为相变材料与温控变色粉末的混合物。所述墙体设有检测室外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可控辐射层的上端、下端及温控变色相变墙体的上端和下端均开有通风口,每个风口均设有风口开合装置。本发明适用于室内温度控制、通风系统设计与建造,有效缓解了建筑节能领域的痛点问题,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788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303465.5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碍式颗粒接收器,包括进料口、冷却器、多级阻流器、透光口、出料口和颗粒温度动态调控装置。接收器箱体内部为颗粒下落区域,箱体外部为冷却介质通道。所述颗粒温度动态调控装置包括颗粒流量调节器、光照强度传感器、颗粒幕透光率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多级阻流器由至少两级阻流器沿垂直方向排列构成,每一级阻流器由伸缩挡板、连杆铰链、阻流板、冷却管道和伸缩杆组合而成。所述阻流板由弧板、阻流件和导流件组合构成。本发明应用于太阳能高温热回收领域,接收器内颗粒停留时间长,颗粒损失小,颗粒幕稳定,颗粒流态易调节,颗粒出口温度可动态精准调控,可适应不同光照强度,高温背板余热易回收,整体热效率高,鲁棒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