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3059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54985.X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安装座、定位组件以及探测仪,定位组件包括安装套和锁紧机构,探测仪的底部设有定位块,锁紧机构通过压紧定位块以对探测仪进行限位,探测仪包括供电模块、与供电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三检测模块、故障定位模块和故障显示模块,故障定位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和第三检测模块的信息判断故障,并将故障信息传输到故障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本发明通过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座上的探测仪对故障信息进行检测,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获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信息,以便对故障信息进行处理,保证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55996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09392.1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绍兴建元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动态参数辨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对采集的配电网运行数据、外部环境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配电网动态参数辨识样本;将配电网动态参数辨识样本离散化,获取离散化样本;基于预先建立的概率图模型,根据离散化样本,获取概率图模型的参数;所述概率图模型为两时间片概率图模型;根据观测变量以及获取参数后的概率图模型,基于置信度传播算法,获取配电网动态参数。本发明可以在部分量测数据或外部环境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利用概率图模型推断出配电网动态参数,有助于提高部分配电区域运行方式突变或外部环境突变情况下的参数辨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1876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04917.2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江南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B25J11/00 , B25J5/02 , B25J19/00 , H02B3/00 , H02B1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设备巡检机器人行走装置变轨机构及巡检机器人,其中变轨机构,包括巡检机器人底板以及分布于巡检机器人底板的四个行走轮,且四个行走轮两两分别位于两条轨道之上,还包括对应分别驱动四个行走轮的四个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以及由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部件,行走轮的轮轴安装于轴承座,旋转部件通过转接板与轴承座连接。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行走轮由一个旋转机构单独控制转向,转向灵活。巡检机器人的转弯半径小,既节省了铺设轨道所需要的空间,也减少了铺设轨道的长度,适用于狭小地形。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31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716991.9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国网浙江嵊州市供电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6/953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维度分析的电力杆塔运营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提取电力杆塔的信息;判断电力杆塔是否可供对外运营;若电力杆塔可供对外运营,则先获取电力杆塔的地理坐标;根据地理坐标获取电力杆塔周边数据;根据电力杆塔周边数据对该电力杆塔的运营价值进行评估。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效果:本发明综合考虑电力杆塔周边多方面因素,对杆塔的运营价值进行量化估值,能够为电力杆塔运营策略、资费定价和推广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93198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61454.9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收集电力系统的历史负荷数据,对收集到的历史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搭建基于Attention机制的LSTM负荷预测模型;基于搭建的LSTM负荷预测模型对电力系统短期负荷进行预测。通过使用基于Attention机制的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更好地挖掘历史负荷数据序列中的关键信息以及时间序列数据之间的特征关系,对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有明显的影响。很显然,深度学习递归神经网络对电力负荷预测问题有很好的适应性。证明了提出的基于Attention机制的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7914.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式输电线路地线除冰机器人,包括:外壳,底部向内沿外壳的高度方向凹陷形成容纳槽;行走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滑轮,第一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滑轮绕外壳的宽度方向转动,第一驱动单元安装于外壳的内壁,滑轮设于容纳槽中;切冰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切刀,第二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切刀往复移动;以及敲冰机构,沿外壳的长度方向设于切冰机构的后侧,敲冰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单元和敲击锤,第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敲击锤往复移动,第三驱动单元安装于外壳中。其中,机载式是指将设备或装置直接安装在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本发明的机载式输电线路地线除冰机器人提高了地线的除冰效率,并能够基于无人机进行投放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4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77911.6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切冰装置,包括机架、蓄力组件、切冰组件和动力组件;通过传动平台在蓄力位置和冲击位置之间的移动,使得传动平台从蓄力位置向下移动时,通过传动件带动移动平台向下移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当传动平台移动至冲击位置时,触发部推动传动件转动使其与移动平台离合,第一弹簧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从压缩状态恢复至自然状态并通过移动平台和连接件将力传递给刀头,并由刀头顶部的尖端向上冲击冰层,从而通过冲击力将厚冰层切开,从而达到去除厚重覆冰的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机载式输电线路地线除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上述的冲击切冰装置,便于实现远程操控进行除冰,提升安全性,且其能够基于无人机进行投放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7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9565.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IPC: H01R13/02 , H01R13/502 , H01R1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反装端子元件,包括:壳体、导电滑块和导电片和螺栓;壳体下端设置有可卡在导轨上的卡头,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凸起,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凹槽,若干端子元件安装在导轨上时,相邻两个端子元件相互贴合,端子元件的凸起嵌入相邻的端子元件的凹槽中,壳体正面沿竖向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有两条,并左右设置;第一滑槽中均滑动连接有导电滑块,导电滑块上设置有贯穿左右侧的腔体,壳体左右两侧设置有供导线接入腔体的接线孔;壳体的上侧设置有操作孔,螺栓的头部转动连接在操作孔中,螺栓的下端与导电滑块螺纹连接。本发明提出一种防反装端子元件,可防止端子元件装反,避免短路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589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12271.9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多元源荷接入的配电网弹性协同调度方法,涉及配电网弹性调度方法领域,包括:S1、基于极端天气灾害对电力设备的影响程度,计算配电网线路故障率;S2、基于配电网线路故障率建立极端天气灾害状态下配电网的系统状态曲线;S3、根据系统状态曲线对多元源荷接入下配电网弹性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评估,获得配电网弹性评估结果;S4、基于配电网弹性评估结果制定配电网多元融合协同控制策略,对需求侧管理、分布式能源集成以及能量存储控制进行同步对应调控;克服了由于配电网弹性评估方法不全面、适应性不足导致配电网系统弹性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等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配电网的弹性协同调度,显著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348142.8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配电台区拓扑辨识与线损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云端服务器建立初始拓扑辨识和线损分析模型,并将模型初始参数下发给各个参与联合建模的智能融合终端;智能融合终端在本地完成轻量化计算模型的训练,训练完成后,将模型参数上传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对各个智能融合终端的模型参数进行聚合优化;云端服务器根据聚合后的结果对全局模型进行一次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模型参数返回给参与建模的智能融合终端;智能融合终端再次更新迭代优化本地模型,直到性能达到目标结束。本发明方法,将分布式协同计算与云边协同计算融合,能够适用于大规模低压配电网高效拓扑辨识和实时线损分析的应用场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