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接线盒及电机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26688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783584.1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接线盒及电机,电机接线盒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设有用于安置电机的接线件的接线件口,还包括覆盖于所述金属外壳内壁的至少一层绝缘屏蔽层。本实用新型在保障电机接线盒的结构强度以及绝缘效果的情况下,减小电机接线盒的体积,节省材料。减小电机接线盒占用机组空间,有益于机组布管排线简便易行,节省管路和走线。

    可调节的用于冷凝器的内置集气装置及冷凝器

    公开(公告)号:CN211876430U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22292677.8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用于冷凝器的内置集气装置及冷凝器,所述集气装置,包括: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冷凝器内,所述抽气组件用于吸收不凝气体并排出;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冷凝器内,所述抽气组件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抽气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抽气组件移动至不凝气体聚集位置。本实用新型的集气装置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抽气组件在冷凝器中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不凝气体聚集的位置调整抽气组件的位置,从而提高不凝气体的排出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回油系统、冷水机组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1400405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2211180.9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油系统、冷水机组及空调器,回油系统包括:换热器;分层引油结构能够在液态冷媒与润滑油的混合液体具有不同液面高度时,将混合液体上层的润滑油进行引流;回油通道,回油通道与分层引油结构相通,用于将分层引油结构引流的润滑油排回润滑部位。本实用新型的回油系统能够达到可随液面变化自适应地将引射流层控制在液态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物表层液面的目的,即润滑油含量最高的区域,以更节能高效地将润滑油引射回油箱或多润滑油进行二级分离的区域,保证冷水机组或相关设备中的润滑油能完整、及时的在系统中循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接线结构、电机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39552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2221019.X

    申请日:2019-12-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线结构、电机,包括接线盒和接线板,待接线设备上设置有接线口,所述接线板设置在所述接线口处,所述接线盒扣设在所述接线口上,所述接线盒与所述待接线设备密封连接,所述接线盒内具有空腔,所述接线板位于所述空腔内。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接线结构,能够有效对接线板整体进行密封,避免潮湿空气进入接线盒后在接线板上液化,进而保证了机组的安全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压缩机引射回油系统及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3514516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702523.4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压缩机引射回油系统及热泵机组,其中,压缩机引射回油系统设在换热系统中且包括:蒸发器(3);压缩机组,被配置为对经过蒸发器(3)的冷媒进行压缩;储油部件(5),设在压缩机组外,被配置为收集换热系统中的润滑油;油泵组件,被配置为将储油部件(5)中的润滑油提供至压缩机组;和引射驱动部件,被配置为利用油泵组件出口的高压润滑油将蒸发器(3)中润滑油和冷媒的液态混合物引射至储油部件(5)中。

    一种金属转接件、变频器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9233002U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21976344.6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转接件、变频器及空调机组,所述金属转接件具有配合面,所述金属转接件的配合面上设有用于多个所述金属转接件之间相互配合的凹部和/或凸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转接件的配合面上设置凹部和/或凸部,金属转接件与金属转接件之间通过增加凹部和/或凸部进行配合,在相同的加工精度下,相对于现有金属转接件与金属转接件之间通过平面进行接触,增加了金属转接件与金属转接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金属转接件与金属转接件之间的阻值,进而降少了金属转接件的发热量,降低发热现象,使得金属转接件不易被烧融,从而减少了变频器发生短路等故障的现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