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及利用其生产谷胱甘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4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34350.8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所述双功能为同时具有γ‑谷氨酰基半胱氨酸合成酶和谷胱甘肽合成酶两种功能,所述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 ID No.1。本发明还提供其在合成谷胱甘肽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可以明显提高谷胱甘肽的生产水平,且合成谷胱甘肽的过程中,体系pH向酸性变化。本发明的双功能谷胱甘肽合成酶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在pH 6.0和pH 10.0下孵育12小时仍有95%以上的剩余活性。本发明首次将谷胱甘肽合成酶应用于谷胱甘肽的制备中,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赖氨酸脱羧酶及其在生产1,5-戊二胺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87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28401.6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赖氨酸脱羧酶,其氨基酸序列为对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序列进行突变而来,所述突变为:14位的氨基酸残基由F突变为C,和/或,44位的氨基酸残基由K突变为C。本发明还提供其在生产1,5‑戊二胺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赖氨酸脱羧酶催化反应体系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在L‑赖氨酸浓度为219g/L条件下,反应2h内L‑赖氨酸转化率达到99.9%。本发明所述的赖氨酸脱羧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耐碱性,在pH 9下孵育2h剩余90%活性,在pH 10下孵育2h剩余70%活性,孵育72h仍有29%剩余活性,在碱性条件下不易失活,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与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298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389485.0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与其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直接加入到具有亲和标签的有机磷水解酶的粗酶液中,经混合,分离后得到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本发明的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对酶纯度要求低,载体能够定向的与酶进行结合,酶利用率高,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酶利用率低的不足,并且制备的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成本低,酶活性高,酶利用率高,能够用于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利用COFs固定钯和有机磷水解酶构建杂化催化剂及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712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27343.4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OFs固定钯和有机磷水解酶构建杂化催化剂及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的方法,采用具有三嗪基的单体和具有羟基的单体,利用热溶剂法制备包含羟基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利用两相法将钯原位固定到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孔中,然后进行羧基化修饰及活化;最后与OPH溶液混合进行固定化酶,所得即为杂化催化剂。将钯纳米粒子和有机磷水解酶共固定到共价有机框架上,提高了钯纳米粒子和有机磷水解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其中钯纳米粒子位于孔中,酶位于表面,该结构可以保证各化学组分的可及性并避免不同催化剂的相互抑制。将构建的杂化催化剂用于级联降解有机磷神经毒剂,降解效率高,降解更彻底,杂化催化剂可重复多次使用。

    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与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298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389485.0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与其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直接加入到具有亲和标签的有机磷水解酶的粗酶液中,经混合,分离后得到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本发明的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对酶纯度要求低,载体能够定向的与酶进行结合,酶利用率高,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酶利用率低的不足,并且制备的有机磷固定化酶催化剂成本低,酶活性高,酶利用率高,能够用于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一种制备多孔酶微球的方法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4321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07152.0

    申请日:2016-02-2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制备多孔酶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酶溶液、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和硫酸锰溶液加入到反应器中得到混合液,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制得酶-碳酸锰共沉淀颗粒;(2)向所得的酶-碳酸锰共沉淀颗粒中加入二硫苏糖醇溶液;离心分离后沉淀重新浸没于磷酸盐缓冲液中,室温条件下震荡反应,离心分离,得自组装沉淀颗粒;(3)将步骤(2)中得到的自组装沉淀颗粒加入到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室温条件下震荡反应,离心分离,沉淀用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洗涤,此沉淀即为多孔酶微球。本发明采用新型固定化酶技术,提高了酶的活性、稳定性和粒度的可控性,温和条件下,廉价、高效。

    多粘菌素E的分离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0201A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510122187.3

    申请日:2005-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粘菌素E的分离制备方法,是研制出通过泡沫分离法从发酵液中提取分离多粘菌素E的新型分离方法,其发酵液经过预处理、泡沫分离、真空蒸发和喷雾干燥过程,获得多粘菌素E原料药,其收率高达86-95%。与现有树脂法相比,简化了提取工艺,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开创了廉价提取多粘菌素E原料药的创新技术,具有广阔以及实用的经济效果。

    一种固定化酶催化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183281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1463441.6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固定化酶催化反应装置,属于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包括反应罐和罐盖,所述反应罐的内部设置有反应组件,所述反应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罐盖的顶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罐盖,并连接有转动块,所述反应罐的内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与转动块相匹配,所述安装板的底端等分连接有多个通孔柱,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底端等分连接有多个与通孔柱相匹配的凸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对固定化酶的损坏,延长固定化酶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频率,节约生产成本,同时能够提供良好的反应条件,确保反应的正常进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