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11610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780032946.4

    申请日:2007-09-04

    Abstract: 一种将由热塑性树脂或者混合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构成的膜用于防止空气透过层的充气轮胎,防止膜的剥离、防止分型剂进入内部、且能够改善轮胎的内观。配置在轮胎内侧的防止空气透过层(10),由在带状膜(11)的两侧层叠有带状弹性体层(12、13)的层叠体(14)构成。层叠体(14)局部重叠并且按预定间隔逐次错开地沿轮胎周方向卷绕。层叠体(14)的各相邻卷绕部(14A1、14A2),在使带状膜(11)彼此分离的状态下局部重叠地接合。

    轮胎用内衬层的成型方法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157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80032839.1

    申请日:2007-0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轮胎用内衬层的成型方法以及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可以抑制空气积存的发生、且避免具有成型鼓的轮胎成型机的结构变复杂。本发明的轮胎用内衬层的成型方法,是在圆筒状内侧橡胶层(3)的外周侧配置圆筒状膜层(4)而成的轮胎用内衬层(2)的制造方法,所述膜层(4)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弹性体组合物形成,其中,在成型鼓(1)上筒状卷绕未硫化橡胶层(3’)而成型所述圆筒状内侧橡胶层(3),在该内侧橡胶层(3)的外周侧筒状卷绕由热塑性树脂、或混合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片状膜层(4’)而成型所述圆筒状膜层(4)。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使用上述的轮胎用内衬层的成型方法。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0246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1268.3

    申请日:2007-03-29

    Abstract: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即使在使用粘着力较低的内衬层制造轮胎的情况下,也能够原样使用现有的设备,并且内衬层的接合部分不会容易地开裂。一种具有将内衬层(8’)卷绕在成形鼓(21)上而将圆筒体成形的工序的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未固化的接合构件(9’)将内衬层(8’)的卷绕开始端部(8’a)安装在成形鼓(21)上,将安装在成形鼓(21)上的内衬层(8’)卷绕在成形鼓(21)上,然后通过未固化的接合构件(9’)将该卷绕起来的内衬层(8’)的卷绕结束端部接合在内衬层(8’)的卷绕开始端部(8’a)上,成形圆筒体。

    充气轮胎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771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142746.9

    申请日:2012-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掺混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内衬层、被覆橡胶层和结合橡胶层的充气轮胎,其能够有效地防止内衬层剥离。在配置有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掺混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的内衬层10和结合橡胶层11和被覆橡胶层12的充气轮胎中,使被覆橡胶层12和内衬层10以彼此有重合的方式配置,并且被覆橡胶层12的至少与内衬层10重合的区域的橡胶组合物为对内衬层10具有粘接性的橡胶组合物。

    充气轮胎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1221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180006971.1

    申请日:2011-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了补强层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其为具有用橡胶组合物被覆排列的多个补强帘线或金属丝而成的补强层(A)的充气轮胎,在补强层(A)的轮胎内面侧,依次层叠有(B)薄膜层、(C)弹性体层、以及(D)含有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薄膜层,薄膜层(B)的杨氏模量Eb(MPa)与厚度Gb(mm)之积为5kN/m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