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物的碳排放因子动态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07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65269.X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物的碳排放因子动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抽风管口、用于控制抽风管口启闭的负压开关、检测箱、连接机构、悬臂、固定栓、调节组件、固定套筒和固定机构,所述检测台设置于靠近建筑物靠近门窗一侧,所述抽风管口设于所述检测台上四角处,所述检测台内设有用于控制抽风管口抽气的动力源。本方案通过利用连接齿轮上表面的摩擦力使检测箱带动检测台自转的方式,使抽风管口对悬臂周围的空气进行随机采集,进而完成对碳排放因子的动态检测,避免存在的概率巧合性,进而准确有效地评估出建筑运行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全面对建筑材料进行分析、比对、评估和优化。

    一种电力数据高效采集与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44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63801.1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数据高效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力设备的电力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电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数据传输模块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对电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电力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实时采集电力设备运行数据,提升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数据处理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分析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云端,以备后续数据分析和挖掘使用,通过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评估电力设备的能源效率并调整其运行状态,以实现电力设备的优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能源效率。

    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

    公开(公告)号:CN114545049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04009.9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停电更换电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一种不断电更换的电表,包括表体,所述表体下端设置有与内部电性连接的挤压弧,本发明能够通过基座不动的方式,来对电表进行更换,且更换过程简单,不用进行电路的重新连接,大大降低了电表更换进行重新接线导致的接线风险,且每次电表更换仅需要更换电表核心部分,不需要进行全部更换,大大减低了使用成本,中间件的循环使用更是大大提升了环保性;软线处理装置能够在软线丝接线出现问题时在保证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重新捋线并接线,一改传统线丝容易散落后只能进行断电连接的弊病。

    一种错线检测与折线装置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25505U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23383478.6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错线检测与折线装置。一种错线检测与折线装置,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内部底壁上设置有抬升气缸,运输与切换机构能够在发现出现错线等问题的器件时将其送入后续机构中进行处理,并保持设备的正常的工作检测过程不会出现中断,且在处理完毕后可以将其再度并入设备,不会出现需要进行二次处理的问题;矫正机构能够在被检设备需要进行尾缆矫正时调整其位置,从而配合弯折机构对尾缆进行弯折,进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弯折机构通过简单动作,配合尾缆所在的部件与校正块,将尾缆弯折成“Z”型,且两侧对称设置的设计方式,能够解决被检设备无论正放还是反放都可以被矫正。

    单箱三相一表位箱体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218932U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20929433.0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单箱三相一表位箱体,包括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一侧壁体上设有第一防护门,所述第二箱体一侧壁体上设有第二防护门,所述第一防护门与第二防护门壁体中分别开设有视窗,所述第二箱体一侧上方壁体中开设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内一侧壁体上设有挡板,所述引线孔内还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弧形防护罩、弧形固定板、调节杆与弧形压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箱三相一表位箱体,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通过可拆装的防护机构的设置,便于对引线孔进行防护,防止昆虫与老鼠等进入到箱体内,进而防止内部的设备损坏,同时,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也便于对电缆进行固定,防止晃动而导致外皮在引线孔边缘磨损割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