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还原方法及装置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8685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610720534.0

    申请日:2016-08-25

    Inventor: 徐志高 曾峰 刘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9/04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还原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待还原图像的第一像素集合,所述第一像素集合中的各像素的像素值为通过红光R通道、绿光G通道、蓝光B通道或红外光IR通道得到的像素值;根据各IR通道的像素值和预设的第一插值规则,分别确定所述第一像素集合中各R通道、G通道、B通道的像素值对应的IR分量;去除各R通道、G通道、B通道的像素值对应的IR分量,将所述第一像素集合更新为第二像素集合;确定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中各IR通道的像素值对应的R分量或B分量,将所述第二像素集合更新为第三像素集合;根据所述第三像素集合,将所述待还原图像还原。本实施例能够降低硬件成本。

    一种获得图像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9716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610144334.5

    申请日:2016-03-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得图像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监测是否接收到图像采集信号;若为是则获得用于采集长帧图像B的第一曝光量和用于采集短帧图像B′的第二曝光量;根据第一曝光量和第二曝光量采集长帧图像B和短帧图像B′;将长帧图像B和短帧图像B′按照预设的图像合成规则生成合成图像;第一曝光量和第二曝光量通过以下方式计算得到:获得上一次采集图像的曝光比k;获得上一次所采集的长帧图像A的灰度统计值GA;根据灰度统计值GA确定第一曝光量;根据曝光比k和第一曝光量计算第二曝光量。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动态调整曝光比,针对不同动态范围的场景使用不同的曝光比,进而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图像去雾的方法和设备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55556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431260.9

    申请日:2015-07-21

    Inventor: 徐志高 曾峰 刘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去雾的方法和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含雾图像的通道的原始直方图,并根据该原始直方图获取该含雾图像的平均亮度;根据该平均亮度得到该原始直方图的合并阈值和第一灰阶调整范围;在该第一灰阶调整范围内基于该合并阈值对该原始直方图的多个灰阶进行合并,得到合并直方图;在确定该合并直方图的灰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在该第一灰阶调整范围内对该合并直方图进行灰阶均匀分布处理,得到调整直方图;根据该调整直方图的灰阶调整该含雾图像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得到去雾图像。本发明解决传统基于暗通道先验知识求出透射率图的技术中图像去雾计算复杂度高,计算时延较长的问题。

    基于信息互补的极低照度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920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73076.1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信息互补的极低照度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融合方法,属于图像融合技术领域,该方法中利用加权引导滤波和引导滤波分解策略,分别提取出纹理层、边缘层和基本层;利用扩展高斯差分模型计算可见光和近红外纹理层及边缘层的差分图,提取梯度信息作为信息互补性权重初始值;并构建引导图用于调整互补权重范围;接着设计映射函数,根据引导图自适应调整融合权重;然后对近红外纹理和边缘层进行自适应小波滤波处理,重构近红外纹理层和边缘层;最后将可见光与近红外的纹理层和边缘层分别进行加权融合,并将融合后的层相加生成最终融合图像。该方法有效利用光谱特性和信息互补性,在保持自然色彩的同时避免颜色失真和边缘伪影。

    基于信息互补的极低照度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992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73076.1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信息互补的极低照度可见光和近红外图像融合方法,属于图像融合技术领域,该方法中利用加权引导滤波和引导滤波分解策略,分别提取出纹理层、边缘层和基本层;利用扩展高斯差分模型计算可见光和近红外纹理层及边缘层的差分图,提取梯度信息作为信息互补性权重初始值;并构建引导图用于调整互补权重范围;接着设计映射函数,根据引导图自适应调整融合权重;然后对近红外纹理和边缘层进行自适应小波滤波处理,重构近红外纹理层和边缘层;最后将可见光与近红外的纹理层和边缘层分别进行加权融合,并将融合后的层相加生成最终融合图像。该方法有效利用光谱特性和信息互补性,在保持自然色彩的同时避免颜色失真和边缘伪影。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22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491854.4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生成目标图像。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充分利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基于 用过曝区域和过暗区域的有用细节信息,图像视长帧粗滤波图像对长帧校正图像进行对比度调 觉效果较好。整,得到第一长帧待融合图像;基于长帧精滤波图像对长帧校正图像进行对比度调整,得到第二长帧待融合图像;基于短帧粗滤波图像对短帧校正图像进行对比度调整,得到第一短帧待融合图像;基于短帧精滤波图像对短帧校正图像进行对比度调整,得到第二短帧待融合图像;对第一长帧待融合图像和第一短帧待融合图像进行加权融合,得到第一融合图像,对第二长帧待融合图(56)对比文件Jaehyun An et al.20220711.A multi-exposure image fusion algorithm withoutghost effect《.2011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Signal Processing (ICASSP)》.2011,第1565-1568页.Ioannis Merianos et al..Multiple-Exposure Image Fusion for HDR ImageSynthesis Using Learned AnalysisTransformations《.Journal of Imaging》.2019,第5卷(第3期),第1-15页.Yinting Wang et al..Automatic localexposure correction using bright channelprior for under-exposed images《.SignalProcessing》.2013,第93卷(第11期),第3227-3238页.

    一种图像白平衡处理方法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66203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010495394.8

    申请日:2020-06-0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白平衡处理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得待处理图像;在待处理图像中选择多个像素点,生成多个映射参数集;在多个映射参数集中选择冗余度最高的预设数量个第一比值和预设数量个第二比值,生成映射集;基于预设的白色表征值和映射集,确定一个R/G值和一个B/G值作为白平衡校正参数,利用白平衡校正参数对待处理图像进行白平衡校正,其中,所确定的白平衡校正参数属于白色表征值,且,所确定的白平衡校正参数的倒数属于映射集,白色表征值为:多个不同颜色的光源下白色像素点的R/G值和B/G值。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对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的准确度。

    图像的曝光时间比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01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126686.1

    申请日:2019-02-20

    Inventor: 傅斌 刘刚 曾峰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的曝光时间比确定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采集的当前图像进行分块得到多个分块区域;确定每个分块区域的亮度值;依据各分块区域的亮度值确定采集当前图像时的环境场景的亮暗对比值,亮暗对比值用于表示环境场景中亮区与暗区之间的对比程度;依据亮暗对比值和采集当前图像时的第一曝光时间比确定采集下一帧图像时的第二曝光时间比,以实现采集每帧图像的曝光时间比的动态调整,使得曝光时间比可根据采集场景改变。由于人眼对于离散亮暗点的影响并不敏感,只有区域性的亮暗部分才会让人感受到较为真实的亮暗对比,因此通过将当前采集的图像分块,以消除占用像素范围较小的离散亮暗点,排除离散亮暗点对亮暗动态范围的影响。

    用于多光谱补光灯的驱动电流控制方法和混合补光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9823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198709.2

    申请日:2020-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光谱补光灯的驱动电流控制方法和混合补光控制方法。基于本发明,支持多光谱补光灯包括光谱范围不完全重叠的至少两个发光元件,以使多光谱补光灯可以通过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响应于驱动电流的同步发光而产生混合光,并且,对于至少两个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电流,可以利用单光源光谱合成的混合光谱估算得到的混光配比来确定,并且,混光配比是以混合光谱满足补光对象的期望图像对比度和期望图像亮度、以及人眼对混合光的颜色和亮度的预设舒适区间为目标而确定的,因而,根据混光配比确定的驱动电流能够使多光谱补光灯产生的混合光的补光效果,能够更贴近补光对象所属补光场景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