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51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91857.X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故障智能识别方法、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网的属性信息;基于所述属性信息,生成故障识别知识条件;基于所述故障识别知识条件,构建故障识别知识库;基于所述故障识别知识库,对所述目标电网进行故障识别;当识别到电网故障时,进行输出预警。本发明的电网故障智能识别方法、系统,引入故障识别知识条件,基于故障识别知识条件,构建专用于目标电网的电网故障识别的故障识别知识库,基于故障识别知识库,自动、自适应地对目标电网进行故障识别,无需设置大量的故障识别人员,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成本,更提升了电网故障识别的全面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7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14540.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规划用高效配电网架,属于高效配电网架技术领域,该配电网规划用高效配电网架包括安装杆以及固定在安装杆顶端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面中心位置处等距固定有绝缘端子,且支撑架的顶端面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顶端内嵌固定有电热丝,所述绝缘端子的顶端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顶端可拆卸的固定有紧固块,且支撑块的顶端面两侧均固定有伸缩板,其中支撑块与紧固块相近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弧形槽,所述紧固块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该配电网规划用高效配电网架便于对配电架上的导线进行安装和固定,提升了配电网架上导线安装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031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27095.3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
Inventor: 孙涛 , 韦增靖 , 韩胜 , 何广杰 , 郭秋生 , 刘聪汉 , 陆新 , 谭华章 , 廖海铭 , 张伟 , 刘英龙 , 唐小峰 , 况成忠 , 黄竞 , 孙伯岐 , 梁维伟 , 雷园 , 卢世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稳定提升设备,包括水泥电杆、竖向套杆和固定箍架,所述竖向套杆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箍架,竖向套杆通过固定箍架固定连接在水泥电杆上,竖向套杆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竖向活动杆,第一竖向活动杆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竖向活动杆,第一竖向活动杆和第二竖向活动杆侧壁均开设有销孔,第二竖向活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壳体,上壳体两侧壁固定连接有横向套杆;本发明能实现竖直方向的升降,升降高度满足0.7米的安全作业距离,通过导线固定组件移动调节左右两根导线的水平间距,使得作业空间提升,更便于完成作业工作,可以调整中间导线和左右两根导线的位置关系,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导线位置状况下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244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67283.X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MS模块的DTU后备电源管理系统及设备,包括电源模块、BMS管理模块、检测模块、电池组和直流电流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用于给后备电源管理系统供电;BMS管理模块用于处理电池信息并传出执行工作命令;检测模块用于收集电池组电池信息;电池组用于提供电源;直流电流控制模块具备滤波功能用于为电池组并联后进行充放电。本发明通过电压检测单元、电流检测单元、电压均衡性检测单元对每个电池进行采样分析判断电池性能及电池状况并上传数据,在这基础上直流电流控制模块会根据电池状况进行充放电,最大限度保持铅酸电池、锂电池一致性,减少电能搬运次数,延迟电池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658981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923651.1
申请日:2017-10-0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53 , Y04S40/126 , H02J13/0017 , H02J13/00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控制器,包括交流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转化模块、电源切换模块、充放电管理模块、蓄电模块、低电压保护模块、主控模块、开关控制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遥信量采集模块、直流量采集模块、操作面板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控制输出模块、线圈和输出驱动接口模块;所述的开关控制模块采用双稳态组合式自保持继电器,继电器的驱动方式为双稳态反向脉冲驱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保持式继电器,能够确保控制器内部出现异常时,不发出分闸动作,保证开关保持原有运行状态;发生内部故障后,依然能够保持开关的合闸状态;低电压保护模块失效时,控制模块闭锁。
-
公开(公告)号:CN119143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27278.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碳复合材料的高效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硬碳制备方法高温处理能耗高、效率低、需惰性气体保护的问题,获得了高的比容量和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制备的产品导电性好、活性高,所获得材料主要有以下特点:①比容量高,145~195mAh/g;③首次库伦效率>80%。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6957.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50/05 , H02J50/70 , H02M7/5387 , H02M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边LC和双边LCLC混合补偿网络的ECPT系统,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其两套相互之间交叉耦合电容可以忽略不计的耦合机构分别使用双边LC和双边LCLC拓扑进行补偿,再将两者进行串联输入串联输出组合与逆变和负载连接。双边LC和双边LCLC补偿拓扑均采用恒流模式配谐,本发明系统能够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输出特性,且由于使用的两种补偿拓扑输出特性与耦合互容CM呈互补关系,因此本发明系统能够基本实现耦合互容CM变化下的恒功率输出,表现为良好的抗耦合机构偏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20629.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吸定位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充电输送单元,包括仓板、位于仓板的两侧且与仓板滑动连接的仓门,以及设置在仓门上方内部的电量发送端;位于充电输送单元内部的充电接收单元,充电接收单元包括无人机体与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电量接收端;其中,充电输送单元还包括与电量发送端电性连接的原边传输电路;充电接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体上的副边传输电路,副边传输电路与的原边传输电路电性连接。本发明实现了无人机体的全自动起飞、降落、充电和收纳,无人机体降落在仓板上后,通过第一吸附磁铁和第二吸附磁铁引导,接收极板与输出极板自动贴合,确保充电过程高效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48468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94949.3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就地重合式馈线自动化线路接地故障区间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接地故障发生后,将变电站出线断路器合闸,记录合闸的时间点TA;检测出线母线零序电压越限时间点TB并记录,计算TB与TA的时间差Δt;根据每个配电自动化开关的得电延时合闸时限Xn计算得到从第一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得电至第n个配电自动化开关合闸的总时间Tn;n表示线路上以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得电延时合闸的配电自动化开关的编号;确定Δt落入的区间[Tn,Tn+1],则判断接地故障点在第n个配电自动化开关与第n+1个配电自动化开关之间。本发明对线路上配电终端上送信息有无或上送信息正确与否没有要求。与现有方法相比较更简单,适应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3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8302.X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PT‑CPT复用的无人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包括包括设置发射端,所述发射端包括IPT发射端和CPT发射端;于机巢机构中设置IPT发射端,于飞行机构设置CPT发射端和接收端端;通过发射端与对飞行机构的飞行器进行耦合充电述机巢机构包括机板、设置在所述机板上的滑轨、设置在所述机板上的巢体组件。该IPT‑CPT复用的无人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实现对IPT无人机或CPT无人机的无线充电。并且使用其中一种方式对无人机进行无线充电时,另一种耦合机构可与公用的LC谐振补偿电路共同构成前者的谐振补偿网络,即IPT系统的耦合线圈与CPT系统的耦合极板充当能量传输通道的同时还作为彼此的补偿元件、实现了元件的充分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