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4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76920.X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和工程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隧道变形的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测量机器人获取监测点的原始距离观测值和观测角度;根据第一气象修正公式对原始距离观测值进行修正得到第一距离观测值;根据第一距离观测值和观测角度得到监测点的第一坐标;将第一坐标和历史坐标进行比较得到监测点的变形情况。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气象修正公式对得到的原始距离观测值进行修正,且第一公式综合考虑了电磁波传播路径的平均气象信息,可以准确的得到监测点到测量机器人的距离,进而得到更为准确的观测点坐标,更为准确的得到监测点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3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661068.9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全站仪隧道自动化监测现场测点布设的方法,通过待监测隧道的尺寸信息及监测方案设定测站点位置,利用智能全站仪的自动目标识别(ATR)分辨率计算测站到不同断面的分辨间距,根据上述分辨间距及每个断面的目标棱镜数量确定各断面安置棱镜的位置,确保同一分辨间距内只有一个目标棱镜,同时自动避开存在管道、接触网及轨道等不适宜安装棱镜的位置,形成最佳布设方案利用智能全站仪的激光指向功能根据计算的目标棱镜位置进行投点辅助人工现场安装布设棱镜。本发明有助于消除智能全站仪在狭长隧道空间中自动化监测时的棱镜干扰,确保隧道自动化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2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336782.6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铁隧道自动化安全监测设备,涉及地铁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设备主体、驱动腔室、工作腔室、信号传输装置、激光扫描仪、侧挡板、第一弧形槽、第一固定轴承和前活动挡板,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顶部开设有驱动腔室,所述驱动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工作腔室,所述工作腔室的内壁设置有信号传输装置,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激光扫描仪。本发明避免了飞虫与颗粒物在相对作用力下撞击激光扫描仪的状况发生,同时可对激光扫描仪的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提高激光扫描仪的精准度,并且可减少碰撞对激光扫描仪所产生的影响,对激光扫描仪具有保护作用,提高了该设备工作时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51334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67312.2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结构沉降纠偏装置,其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布点、测量机器人、垂直注浆管、第一倾斜注浆管和第二倾斜注浆管,垂直注浆管垂直插设于地层的垂直注浆孔内;第一倾斜注浆管倾斜插设于地层的第一倾斜注浆孔内;第二倾斜注浆管倾斜插设于地层的第二倾斜注浆孔内,第二倾斜注浆管的底端在第一倾斜注浆管的底端的上方。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隧道结构沉降纠偏方法。本发明可以达到在对隧道结构进行沉降纠偏时,可以很好地对浆液和水的流通方向、注浆量进行控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42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37566.0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风险源联合巡检系统,包括:设置在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隧道内壁的振动传感器,根据隧道走向,每隔一定距离布设一个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地面上的摄像头,根据振动传感器的布设走向,每隔一定距离布设一个高于地面的摄像头,一个摄像头与一个或多个振动传感器对应;设置在靠近摄像头处的无人机;设置在巡检控制室内的云平台,云平台分别与振动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本发明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自动巡检,有效降低地下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隐患发生的风险,及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24326.5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安全运行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异物入侵识别与定位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探测单元、光电转换模块、处理器和传输光纤;地铁隧道内至少包括一条行驶轨道,每条轨道上方沿轨道方向设置两列探测单元,每列探测单元设置有若干个次声波传感器,且所有次声波传感器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每列探测单元中的次声波传感器均等距分布,两列探测单元中的次声波传感器交错分布;每列探测单元上的次声波传感器通过传输光纤串联连接;每列探测单元上的次声波传感器均通过一根传输光纤连接至光电转换模块;光电转换模块与处理器连接。本发明实现确保探测灵敏度高、准确率高的基础上,简化设备与检测方法,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1026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577874.9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受限场地钻探可行性的检测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获取勘察区域的地上环境数据和地下环境数据;基于所述勘察区域的地上环境数据和地下环境数据,构建勘察区域CIM模型;其中,所述勘察区域CIM模型中根据用户输入的勘察区域的钻孔数据和钻孔环境信息设置有若干个待勘察的钻孔;将钻机BIM模型导入到勘察区域CIM模型的各个待勘察的钻孔中模拟钻机工作,输出钻机BIM模型在勘察区域CIM模型的各个待勘察的钻孔中模拟钻机工作的模拟结果;其中,所述钻机BIM模型是根据钻机的运行数据而构建的;根据所述模拟结果,输出满足钻机工作条件的钻孔信息;本发明实现钻探条件的自主检测,提高了钻探条件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37025.7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盾构隧道施工领域的一种盾构隧道变形主动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盾构隧道施工前,标定变形敏感段,在变形敏感段将常规盾构管片替换成特制盾构管片;特制盾构管片中部开设有通孔;步骤二,通过通孔对盾构隧道侧壁进行钻孔形成孔道,在孔道底部挖设空腔,准备盾构管片牵引器,盾构管片牵引器包括灌注模具和驱动器;步骤三,将盾构管片牵引器装入孔道内,将灌注管通过线口进入孔道内,通过灌注管向空腔填充混凝土直至空腔填满;步骤四,盾构隧道变形后,携带驱动器的动力源到达变形处,从线口取出驱动器的线材连接动力源,启动并控制驱动器对盾构隧道变形进行调整。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在隧道外侧对调整进行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4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842706.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大学
IPC: G06F18/15 , G08B21/18 , G08B31/00 , G06F18/241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异物检测与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使用监测相机获取在当前时刻采集的隧道形貌数据,对隧道形貌数据进行去噪、亚像素定位、目标检测、滤波处理,获取沉降变化量、变形量等隧道健康信息,基于当前时刻/历史时刻处理得到的隧道健康信息,预测警报的类型和级别,将去噪隧道形貌数据作为隧道异物检测法的输入数据,基于静止/营运隧道基准形貌数据,根据特征区域判断有无异物,并给出警报。本发明将隧道结构健康监测方法和隧道异物检测方法两种方法相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隧道结构监测功能单一、隧道健康情况评估体系不全面的问题,在保证高精度监测的前提下实现了全天候的隧道监测,更好地规避因隧道病害而带来的隧道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6720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472923.6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IPC: G06Q10/0635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险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收集目标区域的道路的历史事故数据,并确定所述历史事故数据对应的历史风险指标数据,基于所述历史事故数据与所述历史指标数据构建样本数据集;利用所述样本数据集训练预设神经网络,获得所述风险评估模型;将目标道路的实时数据输入所述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所述风险评估模型输出所述目标道路的风险评估等级。本申请能够辅助进行风险评估,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