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化或白化茶树盆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9943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64304.4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化或白化茶树盆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树桩的选择:树桩选自树龄5~12年的茶树;(B)移栽:将树桩移植入酸性壤土中;(C)接穗的选择与处理:选无病虫、粗壮、40-60%木质化的枝条,进行削剪,使其具有(1/4)片~(1/2)片成熟叶、一个饱满腋芽,并使接穗底端成楔形;(D)嫁接:将步骤(B)树桩的桩面刨平光滑,沿横断面中间垂直劈1~2个接口,然后将接穗底端的形成层与接口两侧的形成层对准、密合,套袋;嫁接后管理;按盆景设计进行枝条修剪和造型,即得到黄化或白化茶树盆景。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备得到的黄化茶和白化茶盆景的产出周期短、成活率高。

    一种乌龙茶加工工艺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666626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510056133.1

    申请日:2005-03-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龙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采摘茶树鲜叶→凉青→晒青→凉青→碰青→杀青→轻揉→烘干→回软→称重定型→脱模固型→干燥→成品→包装→产品。本发明工艺具有节约生产时间和成本、出茶率高、操作简单、能实现标准化、连续化、机械化生产等特点,制成的成品茶具有品质稳定、外形统一,规格一致,包装独立,方便携带,饮用(冲泡)茶量一致,方便冲泡等优点,适合科学饮茶的理论,适应居家、出差、旅行等,保管携带方便。同时也适宜茶艺馆等消费的需求。经济效益比传统方法制作的乌龙茶提高8—10倍。

    一种炒青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7879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91043.3

    申请日:2010-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炒青乌龙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将乌龙茶品种鲜叶经过晒青、凉青、摇青、凉青、杀青、揉捻、初炒、二炒、辉锅,得到炒青乌龙茶。本发明炒青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结合了绿茶及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生产出的炒青乌龙茶外形细紧直,色泽光润起霜,花香浓郁,叶底黄绿明亮,既有炒青绿茶的外形和汤色,叶底又有乌龙茶的花香。

    茶叶陈化房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43303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0683661.3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陈化房,包括房体,所述房体包括房顶和侧壁,所述房体中设置有紫外光灯、温度调节装置、湿度调节装置以及陈化架;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用以监测以及调节所述房体内的温度;所述湿度调节装置用以监测以及调节所述房体内的湿度;所述陈化架的位置与所述紫外光灯的照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快速陈化茶叶的效果,与传统自然陈化相比,能显著缩短陈化时间。

    智能萎凋槽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2108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000054.4

    申请日:2015-1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萎凋槽,包括槽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槽体一端的鼓风机,所述槽体下方设有称量装置,所述槽体上设置有萎凋帘,所述萎凋帘位于所述鼓风机上方,所述槽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称量装置以及所述鼓风机电连接,当所述称量装置称量到放置在所述萎凋帘上的茶青重量减少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风机停止工作。使用本实用新型智能萎凋槽对茶青进行萎凋,操作简单,萎凋程度各批次相对一致,品质稳定;操作简单,不用资深的制茶技术人员即能判断萎凋程度;萎凋终点判断时不需人工查看,减轻劳动强度。

    一种蒸茶台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57510U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21733957.8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茶台,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箱体以及主体装置,主体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主体装置均设于箱体的上端,主体装置包括固定框、转动组件以及蒸发辊,固定框固定连接于箱体的上端,转动组件设于固定框的内部,转动组件的底端与蒸发辊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活动盘转动,在活动盘转动时,限位杆会在旋转盘上的活动槽内滑动,挤压旋转盘转动,而当限位杆进入至不同的活动槽的内部时,则实现对旋转盘的间歇性转动,通过旋转盘的间歇性转动,使得在对茶叶进行蒸发时,可以实现对蒸发辊内部的茶叶进行均匀转动,使得蒸发辊中的茶叶可以加热更加均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蒸茶叶的质量。

    一种茶叶的发酵设备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61869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733950.6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的发酵设备,涉及发酵设备领域,茶叶的发酵设备包括茶叶用发酵箱本体、扩散装置以及震动装置,所述发酵箱本体侧壁设置有喷氧装置,喷氧装置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穿插于发酵箱本体底壁开设的两个通孔内,所述扩散装置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发酵箱本体的相对的两个内壁上,所述震动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发酵箱本体顶壁,震动装置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放置盒,放置盒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进风的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叶的发酵设备通过设置的扩散装置,由于设置具有倾斜面的散气架,便于气体的扩散工作,此外,由于散气架及散气板不断的进行左右晃动,使得气体不断与散气架及散气板碰撞,加大了气体的扩散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