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利用刮胡刀片制备三维金属微针阵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9196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27524.0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一种直接利用刮胡刀片制备三维金属微针阵列的方法,首先,采用双面刮胡刀片作为微针制备坯料,加工夹持工装,将刀片交替堆放于夹持工装凹槽内。其次,根据微针阵列的形状和尺寸对刀片进行切割,得到半片型或整片型微针片,取出加工好的微针片待用。再次,针对半片型和整片型微针阵列的封装设计并加工三维微针阵列封装夹具,将微针片和垫片间隔放入封装结构,通过螺栓紧固得到三维微针阵列。本发明充分利用常规刮胡刀片的结构特性,制造工序少、成本低、效率高,针尖尖锐,适合大批量制造;所设计的加工工装使刀片在刀刃部分交替堆放,尽量减小各片之间的间隙,提高加工精度;配套封装结构使用简单,携带方便,可拆卸清洗消毒,能重复使用。

    一种基于弹性元件实现大范围温度应力调节的陶瓷轴承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90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12290.6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一种基于弹性元件实现大范围温度应力调节的陶瓷轴承及其设计方法,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陶瓷轴承的轴套结构为三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环形金属支撑元件、环形弹性元件、环形陶瓷元件,环形金属支撑元件和环形陶瓷元件之间的缝隙内充填润滑剂。当工作温度降低时弹性元件被压缩,通过调节弹性元件的k值控制陶瓷元件的受力状态,保证陶瓷材料不被压碎。当轴承工作温度上升时弹性元件释放弹性势能,保证轴承的可允许偏移量或抗振动要求。本发明轴承的轴套结构温度应力几乎完全依靠弹性元件进行调节,对于轴承加工制造精度要求较低,可实现大范围温度变化的极限工况下的应用要求,并且能够提高轴承抗振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轴承寿命,提高可靠性。

    一种用于高低温大范围温度环境的金属-陶瓷复合轴颈

    公开(公告)号:CN11163715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13041.9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低温大范围温度环境的金属-陶瓷复合轴颈,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包括金属轴、薄壁弹性元件、陶瓷外套,陶瓷外套内径大于金属轴外径,薄壁弹性元件位于陶瓷外套和金属轴之间的间隙内,间隙内充填润滑剂。陶瓷外套底部加工有若干均匀对称的凹槽结构,金属轴在下部加工轴肩,轴肩上方加工与陶瓷外套底部凹槽对称的凸块结构;当陶瓷外套从金属轴上方由上至下套入时,陶瓷外套底部凹槽恰好包围住轴肩上方凸块,保证陶瓷外套2和金属轴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本发明轴颈结构的温度应力完全依靠薄壁弹性元件进行调节,对于轴颈加工制造精度要求较低,并且提高了轴颈抗振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轴承寿命。

    一种多轴载荷下机械零部件局部剩余疲劳寿命监测传感器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145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289000.3

    申请日:2020-04-14

    Inventor: 霍军周 张伟

    Abstract: 一种多轴载荷下机械零部件局部剩余疲劳寿命监测传感器及设计方法,能够搭配疲劳寿命箔实现机械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状态,属于机械结构疲劳监测技术领域。通过布置在机械零部件表面的疲劳寿命监测传感器安装脚与固定支座承受零件表面的多轴应力,通过每个承载悬臂上的疲劳寿命箔实时承受结构表面单向应力,将机械零件表面循环加载历程实时转化为疲劳寿命箔的电阻累积变化量,并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多轴疲劳寿命监测模型,根据监测到的每个承载悬臂上疲劳寿命箔的电阻累积变化量获得机械零部件被测位置的多轴疲劳寿命状态,利用无线节点传输至计算机监控平台,即使反馈给工作人员,准确地评估结构健康状态,防止突发事故发生,确保机械设备安全工作。

    一种可用于定量测量的AFM探针、修饰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05346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411793.1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定量测量的AFM探针、修饰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力学和实验力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表面经过特殊处理而带有缺陷的微米级小球均匀吸附一层纳米颗粒,再将微米级小球附着在AFM探针针尖处以完成探针修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微米级小球预处理;制备纳米颗粒分散液;微米级小球吸附纳米颗粒;选择磁性纳米颗粒修饰的微米级小球;进行AFM探针修饰。本发明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避免了常规修饰中AFM探针针尖处纳米颗粒团聚形状不可控的问题;且通过扫描电镜观测、计算得到单位纳米颗粒与被测物体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了定量纳米力学测量。

    一种改善螺栓封装燃料电池组件受压均匀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0897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0990012.7

    申请日:2017-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堆封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改善螺栓封装燃料电池组件受压均匀性的装置,此封装薄壳装置装配于端板和螺栓之间,其剖面形状呈弓型,其弯曲方向与端板的弯曲变形方向相反;装置的外缘区域在施加封装力前与端板外缘存在平行间隙,间隙中安装封装垫圈,用于防止松动并且保证装置与端板的紧密贴合。在封装力作用下,该装置可以减小端板向其外缘的弯曲变形。整个装置可以简单的加装到燃料电池上,有效改善电池内部组件的受压均匀性,从而提升电池服役的安全稳定性。

    一种基于散斑干涉原理的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轴盘紧固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2353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819189.6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散斑干涉原理的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轴盘紧固力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获取低压涡轮螺栓预紧力与盘面位移大小、分布的关系,测试装配过程中或装配后的低压涡轮轴盘结构盘面位移,判断螺栓拧紧状态,确定预紧力偏差值。本发明基于散斑干涉原理测量盘面位移,能够同时获取一定范围的盘面位移变化特征,从而结合盘面位移整体变化规律进行预紧状态判断,结合预紧过程中盘面位移差为常数的一系列稳定位置点,解决螺栓预紧前后测量,以及多位置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散斑图样失配问题,从而支持判断低压涡轮轴盘中多个螺栓预紧状态。

    一种改善燃料电池堆内压力分布的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913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1004798.7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堆封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改善燃料电池堆内压力分布的结构设计方法,在双极板上加工凸台结构,让其承受部分的封装力与外部动载荷的作用。使更多的电池惯性力由强度较高的双极板承担,从而减小电池内组件上循环应力的幅值,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这样的双极板凸台结构分力设计,可以很好起到保护膜电极与密封件的作用。而利用本发明提出的等效刚度‐质量模型,可以高效的分析PEMFC结构应力,从而可以高效完成凸台等结构的设计。

    一种模拟牙齿咬合的多姿态种植牙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99221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610168100.4

    申请日:2016-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C11/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模拟牙齿咬合的多姿态种植牙测试装置属于口腔医学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模拟牙齿咬合的多姿态种植牙测试装置。测试装置由L型机台、上、下颚模块、四个三向力传感器、五个线性驱动器、立柱、关节轴承和小轴组成。装置中第四、第五线性驱动器的一端铰接在L型机台底平面上,另一端铰接在下颚模块底面上;立柱固定在L型机台底平面上,立柱与下颚模块采用关节轴承连接,关节轴承通过小轴连接在下颚模块的后侧面上。第一、第二、第三线性驱动器一端铰接在L型机台侧面上,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上颚模块的顶面和上颚模块后端侧面上。测试装置能够对种植牙在多姿态咬合力作用下的性能进行测试、评定,具有模拟多姿态的咬合方式,测试效率高等特点。

    一种周期排列微柱结构的稳定超疏水表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047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049180.1

    申请日:2016-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柱结构稳定超疏水表面的可控设计方法,从最小能量原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液滴形成稳定Cassie状态的临界高度准则,可作为制备稳定超疏水微结构的一种理论判据。通过计算临界高度对能否形成稳定Cassie状态进行理论预测,从而实现稳定超疏水表面的可控设计。通过对设计出的微柱结构的静态躺滴和动态回弹的Fluent软件仿真数值模拟,对设计的微柱结构表面浸润性能进行验证。本发明所提出的周期排列的微柱结构超疏水表面设计方法同时考虑了微柱高度、微柱间距、微柱底面边长、本征接触角对微柱结构表面疏水性能的影响,涉及超疏水设计、材料仿真模拟领域,设计过程方便快捷,设计方法易于掌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