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4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1569531.9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心管生物质碳/磷化镍/硫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硫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锂硫电极材料循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管生物质碳/磷化镍/硫复合电极材料,以天然生物质柳絮为前驱体,通过氢氧化钾造孔、高温碳化、磷化在柳絮多孔碳表面生长一层磷化镍。磷化镍是由细小的微粒紧密排列为不规则的片状结构且相互交联在一起,该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的扩散、电子传输和快速的电化学反应,使该材料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优秀的循环稳定性。该电极材料极大改善了电极的导电性和离子的扩散动力学,将其应用于锂硫电池可使锂硫电池的正极具有较高的导电性、稳定的微观结构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320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69839.4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dq变换解耦的三相锁相环对UPS系统精准锁相的控制方法,属于UPS系统锁相控制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UPS系统中,由于接入的电网电压不平衡、电网电压不对称、电压畸变等电网问题的存在,导致同步旋转坐标变换后的锁相环锁相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双dq坐标变换和解耦计算电网电压的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并通过提取负序分量中的直流电压分量,进而对交轴正序电压分量进行补偿,从而精准锁定正序电压相位。本发明可用于对UPS系统稳定性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041068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420724.4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4B35/468 , C04B35/622 , C04B41/88
Abstract: 一种扩散型相变区可调的钛酸钡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无铅铁电陶瓷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散型相变区可调的钛酸钡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纯钛酸钡陶瓷材料压电性能弱的技术问题。该钛酸钡陶瓷材料的化学式为(xAlN/(1‑x)BT)n,方法:本发明使用固相合成方法通过掺杂AlN使钛酸钡陶瓷材料具有明显的扩散型相变,通过调整AlN掺杂含量和xAlN/(1‑x)BT陶瓷材料层数,获得具有扩散型相变区宽度可调的、电学性能优良的、成分渐变式多层陶瓷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不需要精细粉体和特殊烧结工艺即可获得性能优良的扩散型相变区可调的钛酸钡陶瓷材料。本发明用于制备多层扩散型相变区可调的钛酸钡陶瓷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4444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39719.X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核壳多孔硫化镍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它属于金属有机框架核壳材料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可溶性镍盐溶于无水甲醇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均苯三甲酸,搅拌后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烘箱中加热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烘干后得到球形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超声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再缓慢加入硫化钠水溶液置于烘箱中加热一定时间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的混合物用无水甲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清洗3次,真空烘干后得到的粉末置于管式炉中煅烧一定时间,得到所述的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核壳多孔硫化镍电极材料。本发明用均苯三甲酸作有机配体形成Ni-MOF,孔径及孔率可控,有助于得到良好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956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1030898.7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钛铌氧纳米棒/碳纳米纤维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Ti2Nb10O29导电率低,输出功率大时容量会大幅降低的问题。方法:一、制备聚酰亚胺酸;二、制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三、热亚胺化处理;四、炭化处理;五、制备混合溶液A;六、制备混合溶液B;七、水热反应,得到基片和干燥的粉末;八、退火,得到Ti2Nb10O29纳米棒/碳纳米纤维阵列电极和Ti2Nb10O29纳米颗粒。本发明可获得一种Ti2Nb10O29纳米棒/碳纳米纤维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89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420021.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 H01G4/12
Abstract: 一种复合掺杂铁酸铋-钛酸钡二元系无铅铁电陶瓷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无铅铁电陶瓷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掺杂铁酸铋-钛酸钡二元系无铅铁电陶瓷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要解决传统固相合成法制备的BFO陶瓷铁电性能较差、漏电严重的问题。陶瓷材料的化学通式为(1-y)BiFeO3-yBa1-x(Li+0.5A3+0.5)xTiO3。本发明采用SPS快速低温烧结和固相合成相结合的烧结方式制备获得陶瓷材料,该体系为钙钛矿相,无杂相,所制备的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和较高的居里温度,其制备工艺稳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所制备的陶瓷材料作为电子元器件用于温度稳定型电容器及高温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674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49995.8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锡/碳化气凝胶核壳结构复合硫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硫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为改善硫电极的导电性,解决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材料的壳层为氧化锡,核层为碳化气凝胶微米球,单体硫均匀分散于所述碳化气凝胶微米球内,且硫的质量占核壳结构复合硫电极材料总质量的60~80%。本发明提高了硫电极的导电性,抑制硫在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氧化锡壳层将硫限制在碳化气凝胶核层内抑制了硫的渗出,从而使复合硫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将本发明提供的氧化锡/碳化气凝胶核壳结构复合硫电极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能够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956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30898.7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钛铌氧纳米棒/碳纳米纤维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Ti2Nb10O29导电率低,输出功率大时容量会大幅降低的问题。方法:一、制备聚酰亚胺酸;二、制备聚酰亚胺纳米纤维;三、热亚胺化处理;四、炭化处理;五、制备混合溶液A;六、制备混合溶液B;七、水热反应,得到基片和干燥的粉末;八、退火,得到Ti2Nb10O29纳米棒/碳纳米纤维阵列电极和Ti2Nb10O29纳米颗粒。本发明可获得一种Ti2Nb10O29纳米棒/碳纳米纤维阵列电极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81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82750.4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硫醇化3‑氯丙磺酰(三氟甲磺酰)亚胺锂‑亚磷酸三丙烯酯有机包覆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一种有机包覆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解决SC‑NCM高反应活性为目的,结合包覆材料种类以及包覆层形态对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有机包覆材料:硫醇化3‑氯丙磺酰(三氟甲磺酰)亚胺锂‑亚磷酸三丙烯酯(SH‑LiCPSI‑TLP);由于有机材料杨氏模量普遍低于无机材料,因此采用简单的湿法包覆即可在正极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包覆层。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SH‑LiCPSI‑TLP包覆后,有够有效抑制SC‑NCM811容量跳水现象,在1C倍率下,即使循环600圈仍有52.78%的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62182.7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F18/2337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等效粒度的高效式模糊聚类集成的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池健康状态预测领域,为解决现有方法将每个样本视为独立的个体,而忽略了样本间的等价关系,以及使用全部的样本点学习数据集的核心主体簇结构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构建数据集的等效点集,并基于等效子集元素的潜在等效粒度构建潜在等效粒度集,将潜在等效粒度集划分为核心等效粒度集和模糊等效粒度集,衡量任意两个核心等效粒度之间的模糊关系,构建核心等效粒度关系矩阵,对主体簇结构进行识别,将模糊等效粒度分配给得到的主体簇结构,同时,将被隐藏样本点的标签还原为与其等价的潜在等效粒度的标签,得到共识结果;基于共识结果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