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23368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12369.5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28F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声功能的冷凝器封头结构,包括壳体、换热管、管箱,壳体上分别设置气体入口、气体出口,壳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封头连接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换热管固定在壳体里并连通冷却水出口,管箱为密封结构,管箱的一端通过法兰A组与壳体固定,管箱的另一端通过法兰B组与冷却水入口一侧的封头固定,管箱里安装有橡胶软管,法兰A组和法兰B组上设置螺纹孔,橡胶软管的两端连有螺杆头,橡胶软管分别通过螺杆头与法兰A组和法兰B组的螺纹孔相连从而分别连通换热管和冷却水入口。本发明对冷凝器封头进行了改造,在取得减振、消声以及增强冷凝器使用寿命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舱室内有限空间的布置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62361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11325.6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 Y02T10/166 , C09K5/045 , C09K2205/22 , F01K25/08 ,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柴油机余热回收朗肯循环混合工质1,1,2,2,3-五氟丙烷和七氟丙烷及余热回收方法。二元混合工质1,1,2,2,3-五氟丙烷和七氟丙烷物理混合,1,1,2,2,3-五氟丙烷和七氟丙烷质量百分数为(0.3-0.9):(0.1-0.7)。采用带有回热器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回收柴油机排气余热和中冷器的热量,通过采用所选择的二元混合工质,效果非常明显。通过回收柴油机排气余热能量和中冷器余热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达到综合回收柴油机余热,显著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降低燃油耗指标,减少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5257426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676460.0
申请日:2015-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S-CO2和ORC联合循环的船舶柴油机尾气余热发电系统,包括柴油机排气换热器、超临界CO2循环发电系统、ORC循环发电系统,采用超临界CO2系统和ORC系统联合回收柴油机尾气余热。装置由两个相互配合的超临界CO2循环系统和ORC循环系统构成,采用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将尾气余热传递给超临界CO2循环系统和ORC循环系统,作为两个循环系统的热源。超临界CO2循环系统和ORC循环系统相互配合发电。在柴油机排气通道上连接翅片管换热器,导热油走换热器管内通道,柴油机尾气走管外通道。本发明有效的回收船用柴油机排气余热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达到综合回收船舶主机余热,显著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降低船舶EEDI能耗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7446.8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3/045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4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多源振动信号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滚动轴承故障诊断领域,方法包括:利用PCA方法对所有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融合;采用滑动窗口法将融合信号样本划分为多个子样本;采用时频特征提取计算每个子样本的多个特征值,并基于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滚动轴承故障类型的判别,筛选得到每个子样本的重要特征值;利用MTF生成每个子样本的二维图像,并基于CBAM和每个子样本的重要特征值,动态调整各子样本对应二维图像的亮度和RGB色道;将所有子样本动态调整后的二维图像输入训练好的CBAM‑CNN模型,输出得到滚动轴承故障类型概率图。本申请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41258.6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驱动三维可视化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幻4引擎开发的高炉数据可视化平台及其开发方法。本发明通过数字化建模手段,将高炉、冷却壁等实体信息数字化,并与传感器、监控系统等数据源相连接,实时获取高炉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虚幻4引擎开发的高炉数据可视化平台可以对生产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找出生产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而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平台还可以对高炉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发现高炉内部异常信息并进行维护,提高高炉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687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96483.4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L55/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管道低频宽带噪声的电声共振消声器,涉及噪声控制技术领域,电声共振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管道、扬声器、刚性外壳和分流电路;消声器主管道的侧壁上开设第一通孔;扬声器固定在第一通孔处;消声器主管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刚性外壳;刚性外壳与扬声器的振膜形成密闭的共振腔体;扬声器的一端与分流电路的一端连接;扬声器的另一端与分流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同一地端;消声器主管道用于提供流体运输的通道;扬声器用于发生共振,以将流体中的噪声吸入共振腔体;分流电路用于提高振膜在噪声激励下的响应。本发明实现了在有限安装空间内的低频宽带的噪声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571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00525.7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PID控制的电声耦合消声装置及方法,涉及声学研究与噪声控制领域,装置包括:扬声器的正极与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基于扬声器的第n时刻的电势差通过PID控制得到第n时刻的输出电压;电流输出电路的输出端与扬声器的负极连接。本发明通过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代替纯模拟电路,并通过PID算法对扬声器的振膜运动产生的电压进行处理,输出电流至扬声器,提高了阻抗边界的精度,且可以通过PID算法进行参数调整,实现较大范围内的阻抗调节,不需要对硬件结构进行改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64485.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噪的离心压气机非均匀叶顶间隙结构,涉及离心压气机技术领域,包括压气机叶轮主体和压气机叶轮轮缘,所述压气机叶轮轮缘周向包裹在所述压气机叶轮主体外侧,所述压气机叶轮主体的周向方向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叶轮叶片本体,所述叶轮叶片本体的叶轮叶顶子午型线到所述压气机叶轮轮缘上的叶轮轮缘子午型线之间间隙为叶轮叶顶间隙,所述叶轮叶顶间隙沿着所述叶轮叶片本体的前缘到尾缘的方向逐渐减小,并且所述叶轮叶顶间隙沿着所述叶轮叶片本体的前缘到尾缘的方向的变化率也逐渐减小。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降低叶轮叶顶间隙产生的气动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0836.2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主轴承盖阻尼器动力学特性参数测试系统、方法及设备,涉及发动机检测技术领域。得到待测试内燃机;采用信号发生器控制第一激振器的第一输出频率和第一相位,控制第二激振器的第二输出频率和第二相位;将第一输出频率和第二输出频率维持在预设频率范围内且维持激振力幅值不变,使用任意一个激振器对主轴承盖阻尼器进行激励,得到另一个激振器所在方向上的主轴承盖阻尼器的相对位移测试结果;维持在测试频率且维持激振力幅值不变,同时开启第一激振器与第二激振器进行正交激励得到位移信号;得到主轴承盖阻尼器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本发明实现了主轴承盖阻尼器的动力学特性参数的精准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7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4663.3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测量发动机主轴承载荷传感器及测量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测量传感器及传感器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填补发动机主轴承载荷测量技术领域的空白,每个应变片粘贴在一个平行面上,应变片的应变片导线由螺帽上的通孔引出,一种测量发动机主轴承载荷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基于惠斯通电桥原理实现主轴承载荷水平分量与竖直分量解耦并独立测量,步骤一:拆除待测主轴承的主轴承螺栓;步骤二:用安装有两个应变片的主轴承螺栓替代原有主轴承螺栓,并按照主轴承螺栓装配要求旋紧;步骤三:应变片导线由通孔引出并连接至应变采集仪,步骤四:启动发动机,步骤五:测量主轴承载荷水平分量,主轴承载荷竖直分量测量,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性能检测技术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