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5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0758.3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IPC: G01S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声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单水听器的OFDM声源距离深度估计方法,旨在实现通信定位任务的并行处理与水下时频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适配水下无人小平台的轻量化、低能耗设备开发。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单水听器的OFDM声源距离深度估计方法,结合多径信道下通信系统的频域输入输出关系,利用梳状导频构建用于目标定位的观测模型,通过空域平滑手段构建多快拍量测矩阵,基于旋转不变子空间算法实现多径时延估计,随后采用信道时延特征匹配方法实现目标定位。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单水听器的OFDM声源距离深度估计方法适用于单水听器的一体化信息处理,具有小型化、轻量化、便携化的优势,适用于水下无人小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9653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5458.2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海跨域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况自适应感知的空海跨域稳健通信方法,旨在提高多种海洋环境下的空海跨域通信质量。所述海况自适应感知的空海跨域稳健通信方法包括基于岸基计算机的环境信息处理和基于跨域通信网关的海况自适应感知两部分。岸基计算机通过搜集海况信息,提取特征信息,并发送控制指令至跨域通信网关。网关接收指令后,进行环境状况分析并执行控制指令,实现稳健通信。同时,网关还具备海洋监测设备,能够自适应感知海况变化,调整通信策略。该方法能有效应对海况变化,保障通信质量,适用于海上活动频繁的场景,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6262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3010.0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声场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测数据驱动的水声通信声场生成方法,旨在优化水声通信系统在多变海洋环境中的性能。该方法通过整合实时海洋水文条件,如温度、盐度、深度和海底地形,并利用声线理论,结合理论模型的仿真方法(如Bellhop模块)生成并存储精确的声场模型,计算声速梯度图和传播损失图,预测声波的传播路径和损失。该模型能够自动适应各种海洋环境,推荐最优通信链路,显著提高声场生成的效率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615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96374.8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栖跨域航行器,它包含外壳、机身骨架、折叠翼机构、水下推进机构、空中推进机构、机械腿、水密舱和电控系统;外壳安装在机身骨架的上部,机身骨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水下推进机构,用于控制航行器在水中运动;外壳上安装有空中推进机构,用于控制航行器在空中飞行;机身骨架的底部安装有机械腿,以实现航行器在地面上行走;位于外壳内的机身骨架上布置有用于飞行时提供升力的折叠翼机构和水密舱,水密舱内布置有可控制航行器在水陆空及跨介质运动的电控系统。本发明航行器结构紧凑,能够在水面、水下、空气、地面四种环境下运动及跨介质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1185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80684.6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介质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及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只能使用不同的载体、平台、子系统来达到信息传输,共享,定位导航,无法将通信与定位集成一体化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介质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及方法,在空气域和水域中分别放置携带交互节点的设备,其中作为发射端的交互节点靠近水下线圈时,磁收发阵列模块接收并放大发射端发出定位信息和通讯信息,接收端对调制信号经过接收,恢复,解调的处理得到发射端的通讯定位信号。本发明利用收发磁线圈之间的无线磁场感应变化,并根据特定的信号调制方式,完成携带编码综合信息的交换,实现水上与水下的实时通信和精准定位,达到跨介质的通信定位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800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41433.1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4L12/66 , B63B22/00 , H04W88/16 , H04Q1/02 , H04B7/185 , H04B13/02 , H04B11/00 , H04W52/02 , H04W4/14
Abstract: 基于无线终端的跨介质通信网关设备,解决了中继网关在应用中成本高、装配难度大的问题,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网关舱和浮体材料;浮体材料设置在网关舱外部;网关舱包括主控模块、内置通信模块、外置通信模块、舱体、电池舱、水下收发换能器和固定结构;外置通信模块在舱体的顶端,主控模块和内置通信模块设置在舱体内部,电池舱设置在舱体的下方,固定结构设置在电池舱的下方,水下收发换能器设置在固定结构中;电池舱为主控模块、水上通信模块和水下收发换能器提供所需电源;主控模块包括无线终端处理器,无线终端处理器用于控制水上通信模块和水下收发换能器收发信息,用于实现对网关的应用程序烧录、复制及备份重要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961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54149.5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快布式跨域通信网关,属于通信网关技术领域;其包括:密封结构的舱体,舱体内固定安装有相互连接的开发板组件、通信机干端和能源组件;浮块为中空的流线型结构,套设在舱体外部,并通过支撑柱与舱体靠近开发板组件的一端连接,用于为舱体提供浮力和稳定姿态;密封罩通过支架与浮块的顶部连接,密封罩内依次安装有天线组件和示位灯,天线组件通过线缆与开发板组件连接;通信机湿端间隔设置于舱体下方,通过电缆与通信机干端连接,用于吊放水中以收集和处理水声通信信号。本发明中的低成本快布式跨域通信网关外形合理,采用流线型设计、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操作便捷,特别适合用于近海地区的短期通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9670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54657.3
申请日:2025-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IPC: H04L67/141 , H04L61/2503 , H04L67/12 , H04L67/145 , H04L69/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捷接入空海跨域通信网络方法。该方法通过浮标网关通过向外部服务器发送请求,获取公网IP和端口的映射信息,云端服务器根据请求返回浮标网关的公网IP地址及端口映射信息,以实现网络地址转换穿透,绕过网络地址转换设备和防火墙限制,建立与云端服务器或岸基系统的直接通信通道。本发明提供的便捷接入空海跨域通信网络方法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通信方案面临的难题,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系统的扩展性,还为海洋及空中监控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靠、低延迟、高效的通信方案,推动了相关领域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892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70959.2
申请日:2025-03-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海跨介质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混合供能空海跨域通信网关系统。所述自适应混合供能空海跨域通信网关系统包括机械结构、通信系统、环境感知系统和自适应发电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海洋环境监测信息自动调整风力、太阳能和浪涌能发电措施。通过环境感知模块和主控单元的协同工作,系统能够提高发电效率,延长跨域通信网关工作时间,并增强对跨域通信网关的状态控制,适用于海洋探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652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5912.4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通信与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通信定位一体波形设计方法,旨在通过融合设计优化水下装备的通信与定位性能。该方法利用稀疏矢量编码矩阵技术,将稀疏信号降维为可传输的调制符号,并借助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FFT)生成一体化波形。该一体化波形不仅具有良好的通信可靠性,还具备优越的自相关特性,适用于水下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稀疏矢量映射、编码矩阵降维、导频生成插入以及IFFT波形生成等关键步骤,有效地提升了水下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在多变海洋环境中的联合性能,并在水声数字通信与水下目标定位上获得显著的性能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