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曲面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数控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3180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77053.6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自由曲面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数控加工方法,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问题。它的步骤一:在工作架上安装有大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中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小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步骤二:将待加工光学零件装卡在地电极上;步骤三:使大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中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小口径的等离子体炬靠近待加工表面;步骤四:预热;步骤五:启动射频电源;步骤六:使大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中口径的等离子体炬或小口径的等离子体炬进行多自由度运动;步骤七:取出待加工光学零件。本发明采用三种不同口径的等离子体炬对大口径复杂曲面光学零件进行大气等离子体加工。

    大气等离子体成形电极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871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77077.1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大气等离子体成形电极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方法,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难加工问题。它的步骤一:将等离子体成形电极的上端面绝缘连接在工作轴上;步骤二:将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装卡在地电极上;步骤三:使等离子体成形电极靠近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待加工表面;步骤四:预热射频电源和混合等离子体气源;步骤五:通入混合气体,启动射频电源;步骤六:用上述产生的大气等离子体对零件表面进行加工;步骤七、取出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本发明能对密封环类零件表面进行加工,加工效率高,精度高。

    一种带有保护气体大气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37406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7181.0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一种带有保护气体大气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光学零件的技术领域。它为了解决目前大气等离子体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表面沉积问题。它的第一圆环形聚四氟乙烯定位套套接在中空管电极上部的外圆面上,地电极上部套接在第一圆环形聚四氟乙烯定位套的外圆面上,第二圆环形聚四氟乙烯定位套套接在射频线接头外表面上,第二圆环形聚四氟乙烯定位套穿过地电极侧面的孔后露出一段,射频线接头的另一端为射频电源的阳极接线端,带孔圆环形聚四氟乙烯定位套套接在中空管电极下部的外圆面上,中空管电极的下端设置在锥形喷嘴内部。本发明能在激发的大气等离子体周围形成保护层,防止大气等离子体中原子团与空气中杂质结合发生复合。

    同轴放电模式的大气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3740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7038.1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同轴放电模式的大气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它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为了解决受电极与工作台间距离的限制,工件的厚度对等离子体的产生以及等离子体活性有直接影响的问题。它的内电极的上端镶嵌在圆环形聚四氟乙烯连接块的内孔的上端中,圆环形绝缘固定套套接在内电极中部,圆环形绝缘固定套外圆面的上部镶嵌在圆环形聚四氟乙烯连接块的内孔的下端处,圆管形陶瓷喷嘴的上端套接在圆环形绝缘固定套外圆面的下部上,使圆管形陶瓷喷嘴的内圆面与内电极的外圆面下部之间有一圈均匀的间隙,中空圆环形外电极的上端与圆环形聚四氟乙烯连接块的下端连接。本发明实现了非接触式的高效加工去除表面及亚表面损伤,层射流模式不受工件形状的影响,便于数控化加工。

    模块化电极大气等离子体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1418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7067.8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模块化电极大气等离子体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方法,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难加工问题。它的步骤一:圆盘形电极架的面上设置有多个薄片形电极模块的安装孔;步骤二: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装在地电极上;步骤三:薄片形电极模块的下端面都靠近待加工表面;步骤四:预热;步骤五:通入混合气体,启动射频电源;步骤六:控制薄片形电极模块的运动轨迹;步骤七、取出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本发明能对那些表面要求比较高的、加工难度比较大的、需要多个工序才能完成加工的密封环类零件表面进行先均匀的大去除、然后局部修琢的小去除、最后刻蚀微结构的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

    自由曲面微结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7092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77059.3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自由曲面微结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问题。它的步骤一:在五轴联动机床的绝缘工作架上安装有微孔径的等离子体炬;步骤二:将待加工光学零件装卡在地电极上;步骤三:使微孔径的等离子体炬的放电工作面靠近待加工表面;步骤四:预热射频电源和混合等离子体气源;步骤五:启动射频电源;步骤六:使微孔径的等离子体炬进行多自由度运动;步骤七:取出待加工光学零件。本发明采用微孔直径为0.2mm-1mm的微孔电极炬,其放电产生半高宽为0.5mm-2mm的高斯型去除函数,可加工空间周期≥1mm的无表面及亚表面损伤的微结构光学零件。

    水电极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13172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77066.3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水电极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装置,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问题。它的成形电极的上端面连接在工作架上;在待加工零件的下方设置的所有喷头喷出的水都喷射到待加工光学零件的下端面上,所有喷头喷出的水都接地;成形电极靠近待加工光学零件的待加工表面;放电间隙附近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的进气端口与混合等离子体气源的出气端口导气连通。本发明采用直线式排列的水射流作为电极来进行等离子体加工,多条水射流可以保证在每条直线上的放电特性相同,避免放电不均匀的问题。

    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4652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0993.9

    申请日:2012-07-19

    Abstract: 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它涉及一种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等离子体抛光装置成本高以及抛光方法效率低的问题。两个外电极与两个隔离板两两相对形成封闭结构,内电极位于两个外电极,两个外电极、两个隔离板和内电极之间形成两个等离子体产生腔室,所述氦气瓶、四氟化碳瓶和氧气瓶通过流量控制器与两个第一通孔连通;方法:向电极加冷却水;对流量控制器预热;通过流量控制器调节氦气和四氟化碳的气体流量;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工作台面的电极之上,使待加工工件逆时针旋转;对射频电源逐步增加功率;控制稳定的等离子体放电;关闭射频电源和阀门,取出待加工工件。本发明用于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

    基于DSP-PC机器视觉系统的斑纹式数据手套

    公开(公告)号:CN102023707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07844.7

    申请日:2010-10-15

    Abstract: 一种基于DSP-PC机器视觉系统的斑纹式数据手套,其特征在于:采用两个CCD相机对用户佩戴的手套进行实时图像采集,每个相机安装有满足捕捉范围的定焦镜头,通过DSP及PC机进行数据处理实现手部运动的跟踪捕捉功能,用于实现手部位姿测量,其中,还提供嵌入式实时图像采集处理单元,将CCD相机采集的图像信号进行数字化,采用视频处理芯片DM642实现手套斑纹的检测、识别和跟踪,还具有基于PC机的虚拟手演示与交互单元,该单元包含一个参数化可调的虚拟手模型,根据对当前用户手部的生理参数的测量结果进行模型尺寸的修正,并从图像采集处理单元获取信息计算手部的位置和手指的弯曲角度,驱动虚拟手运动,用于虚拟环境中的运动演示及人机交互。价格相对低廉,便于在更大的用户群中推广,成为促进更为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方式发展提供新工具。

    一种全方位自由行走机器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1581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10044077.5

    申请日:2004-11-23

    Abstract: 一种全方位自由行走机器,它涉及一种用于虚拟环境的步行机。本发明转动机构(70)固定在底座(80)内的中部,左踏板机构(50)与转动机构(70)的上端固定连接,右踏板机构(60)与转动机构(70)的一侧上部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全方位自由行走机,与转动大球装置相比,制作难度、成本都可以大幅降低,同时由于全方位自由行走机不是一个封闭环境,所以大大方便了与外部设备、环境等之间的连接与通讯。可以用于虚拟制造、虚拟漫游等仿真领域,也可以用于教育与培训、设计与规划以及娱乐等领域。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动作协调、安全平稳、制作难度小、成本低、用途广泛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