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0833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21498.X
申请日:2013-06-0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着陆器稳定性试验的吊挂释放系统,通过采用一个具有倾斜角的倾斜着陆板作为着陆器的着陆面,采用过着陆器质心的吊绳吊挂着陆器在倾斜着陆面上进行着陆试验,使着陆器获得了与在月表相同的重力,由此使得地面试验真实模拟月面真实重力环境;同时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容易实现的特点;通过采用水平拉绳和摆绳将着陆器拉离平衡位置并进行依次释放,由此使着陆器获得真实在轨着陆时相对于月表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通过在着陆器顶板上设置两条摆绳来调整着陆器相对于倾斜着陆板的夹角,使得整个稳定性试验真实模拟着陆器的着陆速度和着陆姿态,为试验提供更真实准确的结果以供分析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111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567570.4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弱引力星表颗粒样品采集装置,该弱引力星表颗粒样品采集装置包括底座、触发杆、敲击锥以及若干个螺旋簇。其中,若干个螺旋簇位于底座的下端,敲击锥位于触发杆之内,底座具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内具有高压气体。触发杆接触于星表时,触发杆进入至第一腔体内部,高压气体进入至触发杆内部推动敲击锥朝向底座靠近螺旋簇的一端运动,以使敲击锥碰触于星表产生微小颗粒。该弱引力星表颗粒样品采集装置通过与星表触碰时对星表进行敲击,利用敲击产生大量微小颗粒,实现微小颗粒的采集,对控制精度、样品识别精度、探测器姿态等要求极低。通过多次简单的接触星表动作即可实现样品采集,利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622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3787.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刚度伸展支撑装置,包括两级以上套筒、驱动机构、锁定机构及展开状态指示装置;锁定机构解锁时,当前套筒与内一级套筒锁定;驱动机构带动内级套筒展开,当前套筒展开到位时,锁定机构锁定,当前套筒与外一级套筒锁定,当前套筒与内一级套筒解锁,逐级展开内级套筒;当前套筒展开到位时,触发展开状态指示装置反馈到位信号,得到此时套筒的展开状态。本发明能够将伸展支撑装置的主体套筒结构作为展开部件实现在较小包络体积下的收拢、存储和展开等,且具备较高的展开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05891.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用于小天体采样的星壤气力输送装置,包括:供气组件、音速喷管、激励采样器、送样管道、封装容器,其中:供气组件用于向激励采样器提供采样激励气体和采样传输气体两路独立气路;激励采样器,用于对星壤采用气体进行激励后形成气固耦合体,进入气吹送样管道;激励采样器内设有音速喷管,用于使送样管道内的耦合体不断加速,形成不断加速的管流;送样管道,将气固耦合体输送至封装容器;封装容器,实现气固分离,收集合乎要求的星壤样品。该装置对比欧西里斯任务,减少了初级封装和机械臂转样的两个环节,提升了在轨采样的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40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87162.0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5J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珠式快速更换机构,包括电机、传动组件、锁紧外圈、锁紧内圈、滚珠、解锁环;所述锁紧外圈为阶梯形回转体,在靠近端部的侧壁上开设若干个通孔,通孔用于放置直径大于通孔高度的滚珠;所述锁紧内圈间隙安装在锁紧外圈内部,在相对于通孔的位置设有凸出的环面,凸出的高度小于间隙距离;所述解锁环侧壁上设有V形槽,滚珠处于通孔时,滚珠的表面一侧卡入V形槽内,通过所述滚珠实现解锁环与锁紧外圈的连接;传动组件在电机驱动下带动锁紧内圈相对于锁紧外圈沿轴向直线滑动。本发明具有连接刚度及强度高、在轨适用性好、驱动源多、更换可靠、在轨异构备份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984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311594.7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天体采样的样品防逃逸装置及采样方法,防逃逸装置包括定筒、双叉臂组件、动筒组件、圆筒型直线电机组件、高弹记忆合金刷丝门组件、到位开关组件、压紧组件及分离弹簧;动筒组件一端通过分离弹簧套装在定筒外圆周;双叉臂组件一端与定筒固连,另一端支撑固定压紧组件;压紧组件设在动筒组件外圆周,限定分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压缩组件火工解锁后,释放分离弹簧,其弹力驱使动筒组件向定筒入口端回缩;到位开关组件由动筒组件运动到位后触发,采集动筒组件到位信号;动筒组件另一端固连圆筒型直线电机组件,圆筒型直线电机组件通电伸缩控制高弹记忆合金刷丝门组件开闭。本发明能够实现样品采集过程中的防逃逸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74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0635687.1
申请日:2020-07-0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4B7/185 , H04B17/3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再生转发卫星中继方式的中继时延地面测试方法,属于星中继链路时延测试领域;步骤一、建立有线中继链路;设定探测器内部时延ΔT器;设定射频信号从探测器传输到中继星的时延ΔT器星传输;设定中继星译码、编码的时延ΔT星;设定编码后射频信号从中继星到地面测试设备的时延ΔT星地传输;计算整个中继链路的时延ΔT器星时延;步骤二、以地面时间为基准分别对探测器和中继星进行校时;步骤三、计算中继星时间码t星与探测器时间码t器之差Δt=t星‑t器;步骤四、判断通过计算中继星时间码t星与探测器时间码t器之差Δt即可得到整个中继链路的时延ΔT器星时延;本发明实现了准确得到任务所需的中继时延,为在轨时间校准、工作程序设计等提供输入。
-
公开(公告)号:CN1043698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445809.5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器天线指向的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计算探测器?地心方位矢量在机械坐标系上的表示步骤二、根据所述计算全向天线方位矢量与探测器?测控站间的夹角θ;步骤三、在所述夹角θ大于最大允许角度γ时,使探测器绕探测器机械坐标系的+x轴旋转,使得旋转后全向天线的增益满足上、下行链路要求。该方法通过绕对日定向轴转动一定角度,保证测控过程连续,减少地面切换使用天线的操作,降低地面操作复杂度,同时天线处于增益较大的区间,提高链路信道余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94236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10106464.0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空探测器光学载荷配置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创建探测器单元;创建星体表面环境单元;创建动态光照单元;创建光学载荷可视化单元:在光学载荷成像模型中,载入探测器单元、星体表面环境单元及动态光照单元,通过对探测器的位置姿态、星体表面环境参数、光照参数、光学载荷成像属性交互式动态设置和调整,获得不同工况下光学载荷成像效果的图像或视频,同时跟踪光学载荷视场遮挡情况和探测器星体表面阴影状态,从而获取最优光学载荷成像属性,并利用其进行光学载荷配置。本发明对不同工况下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判断,从而使得配置的光学载荷满足在不同工况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29828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191786.X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器发动机隔热装置,能够达到降低热流反射对发动机的影响的目的;该装置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支架结构组装而成,采用半圆型法兰将该装置上端固定在探测器发动机顶端,且该法兰的上表面与侧面之间的夹角有一定的取值范围,并在法兰设置呈夹角为钝角的条形结构,即桁条并固定有连接环,即形成该装置的支架,在支架的中空区域贴合隔热材料后,便形成该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