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528102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918967.5
申请日:2020-09-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8B1/00 , B28B17/0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 B33Y40/10 , B33Y70/10 , C04B35/80 , C04B35/584 , C04B35/565 , C04B3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轴螺旋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系统,用于解决工程支撑部件的抗压稳定性及抗弯折的问题,具体该系统部分包括:三维成型制造模块用以按照两个不同的预设旋转方向输出基质材料和交联材料,以使所述基质材料和所述交联材料构造出具有同轴的、且一体成型的第一打印体和第二打印体;以及计算机控制模块和可控气压输出系统,使用方法包括:材料制备,在编程材料进给模块配置基质材料和交联材料,同轴螺旋结构增材制造以及后处理步骤,可实现复合材料内增强相不连续纤维的同轴螺旋排列,进而协同增强材料的抗压和抗弯特性,提升工程应用的适用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9897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250683.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20 , B29C64/386 , B29C64/314 , B29C64/379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10 , B33Y40/20 , B33Y5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仿生多级螺旋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装置,该装置包括数字化连续纤维编织系统、成型制造系统及控制系统,根据预定义的几何模型和内部多级螺旋缠绕纤维分布模式,建立相关三维模型,并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纤维编织系统引导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丝材编织成多级仿生螺旋缠绕结构,进一步用于3D打印成型系统;最后通过后处理固化成型,实现了强韧化仿生复合材料样件的制备,本实用新型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风力发电等领域高端装备的关键部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840707U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20493426.4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65 , B29C64/30 , B29C64/321 , B29C64/386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0
Abstract: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层级多孔材料的3D打印装置。专利基于巴西果效应,即把多种尺寸的颗粒混合物置于容器中,施加外加震荡,体积较大的颗粒会上浮,较小的颗粒会下沉,形成高度方向的梯度分布。基于此效应,本专利在粉末床3D打印工艺中增加了振荡装置。铺料之前,通过震荡使造孔颗粒按照体积大小有序分层;每铺完一层造孔颗粒,再于其上铺设一层液态光敏树脂材料;运用数字掩模技术选择性光固化;层层堆叠,固化成型;通过加热或溶解等后处理工艺去除造孔颗粒,形成分层多孔材料。通过此种方法得到的多孔材料,孔径尺寸沿着层厚方向有序变化,可产生梯度力学和声学性能,用于人造生物组织支架、吸声材料及减震缓冲材料等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653652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423329.8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29 , B29C64/20 , B33Y10/00 , B33Y3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基质中短纤维定向组装3D打印装置,包括主机架、数字掩膜光固化系统、控制系统、成型平台和料箱,由步进电机带动滑块沿导轨运动,实现料箱X向与Y向运动;同时料箱由步进电机驱动绕Z轴转动;数字掩膜光固化系统固定于主机架的顶部,位于成型平台正上方,料箱的前后壁底部截面为V型,其两边与基面夹角为α和β,α=30-60°,β=30-60°。本实用新型可调控多个自由度,实现对纤维材料的灵活组装,打印可编程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