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的大规模MIMO信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051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47977.2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的大规模MIMO信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大规模MIMO系统的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步骤2、信号处理模块采用SSOR算法对接收的信号检测,得到SSOR算法检测结果;步骤3、对SSOR算法检测结果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检测输出,完成对信号的检测。本发明的收敛速度对松弛参数不是很敏感,因此可以选取简单且经过近似后的松弛参数,本发明以SSOR检测结果为基础,利用切比雪夫加速法进行优化,和MMSE检测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算法复杂度。

    认知用户信道切换方法及其性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3722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7176.X

    申请日:2014-01-07

    Inventor: 张晶 朱洪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认知用户信道切换方法及其性能分析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技术中机会频谱接入系统技术领域。信道切换方法是认知用户采用周期性的感知-传输时隙结构进行数据传输,认知用户在每个感知周期中根据是否感知到当前占用信道上有主用户出现决定是否执行信道切换;性能分析方法给出了计算认知用户平均不切换概率、切换概率、阻塞概率、切换时延等性能参数的闭合表达式,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认知用户信道切换性能的有效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实现对认知用户信道切换性能,即不切换概率、成功切换概率、阻塞概率、平均切换时延等指标的评估。本发明对优化设计机会频谱接入系统的切换机制、提高认知网络的吞吐量等研究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种最大化动态频谱共享系统容量的次用户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1000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017151.X

    申请日:2010-01-08

    Inventor: 张晶 朱洪波

    Abstract: 一种最大化动态频谱共享系统容量的次用户接入方法涉及一种最大化动态频谱共享系统(DSSS: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System)容量的次用户(SU:SecondaryUser)接入方法。在每个次用户的每个工作周期,次用户均选择使其具有最大发送功率的信道接入,由Shannon公式可知,每个次用户在其每个工作周期中均可获得当前可达到的最大容量;因此,每个次用户在其整个通信时间中具有最大的平均容量,于是,所有次用户的平均容量之和将达到最大,即动态频谱共享系统的平均容量实现了最大化。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认知用户机会接入传输性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52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788977.9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认知用户机会接入传输性能分析方法,步骤为:1)建模分析系统中单个信道的动态性和认知无线电系统状态;2)分析认知用户单次信道切换的成功切换概率、阻塞概率以及在下一感知周期的再接入概率;3)分析认知用户经历不超过Q次切换阻塞‑再接入时的平均传输概率、平均阻塞概率;4)分析认知用户经历不超过Q次切换阻塞‑再接入时的平均切换时延、平均阻塞次数。本发明通过建立认知用户的平均传输概率、平均阻塞概率、平均切换时延、平均阻塞次数等参数的计算模型,提出一种切换阻塞‑再接入机制下的机会接入传输性能评估方法,为优化设计认知无线电系统机会频谱接入传输性能奠定理论基础。

    一种基于信用机制的双主节点PBFT共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959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07146.8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用机制的双主节点动态PBFT共识方法:首先,设计节点划分方案,选出初选节点,对其筛选得到共识节点集;然后,设计双主节点动态PBFT共识协议,两个主节点互相监督协作,对新产生交易信息进行共识后形成合法区块入链;最后,设计节点信用评估模型,根据节点共识行为评估其信用,据此更新共识节点集并更换共识主节点,为下个周期的交易共识做好准备。本发明适用于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领域,能够降低拜占庭节点被选为共识节点的概率,减少视图更换概率和共识节点之间的通信次数,提高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和共识效率,提升工业互联网数据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健性。

    面向联邦学习的无线网络通信效率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4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62474.0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联邦学习的无线网络通信效率优化方法,通过利用单位无线资源下的训练数据量对联邦学习中的无线网络通信效率优化问题进行建模;利用交替迭代将无线网络通信效率优化问题化简为无线资源分配子问题,然后通过转化和拉格朗日乘子法求得最优解,并计算用于确保最优解满足无线网络通信效率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的节点的频谱带宽取值,得到代理选择子问题;得到训练中确定节点是否参与训练的参数;根据优化结果,设置节点的发射功率、频谱带宽以及参与联邦学习的节点;该方法能够实现训练精度和通信资源消耗之间的最优折中,有效提升网络通信效率,复杂度低,大大提升了求解速度,工程实用性强。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中的用户计算任务卸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20356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314191.9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一种移动边缘计算中的用户计算任务卸载方法,适用于时延敏感应用程序的计算卸载。首先,根据子任务卸载的相关参数,构建有向无环任务关系图;接着,读取初始任务关系图的信息,确定任务卸载优先级和关键路径;然后,根据任务卸载和任务图更新策略,在能耗约束下,以最早完成时间算法,选择边缘服务器以及更新任务关系图,求得子任务完成时间和能耗;最后,求得总体完成时间和相应的卸载决策。本发明涉及包含多个顺序执行子任务的时延敏感计算任务的卸载,适用于多MEC服务器场景,本发明能够提高边缘服务器的利用率,同时保证各卸载任务的公平性和负载均衡性。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认知用户机会接入传输性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522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88977.9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认知用户机会接入传输性能分析方法,步骤为:1)建模分析系统中单个信道的动态性和认知无线电系统状态;2)分析认知用户单次信道切换的成功切换概率、阻塞概率以及在下一感知周期的再接入概率;3)分析认知用户经历不超过Q次切换阻塞‑再接入时的平均传输概率、平均阻塞概率;4)分析认知用户经历不超过Q次切换阻塞‑再接入时的平均切换时延、平均阻塞次数。本发明通过建立认知用户的平均传输概率、平均阻塞概率、平均切换时延、平均阻塞次数等参数的计算模型,提出一种切换阻塞‑再接入机制下的机会接入传输性能评估方法,为优化设计认知无线电系统机会频谱接入传输性能奠定理论基础。

    基于分组序列码本集的大规模终端多址接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4475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07254.7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组序列码本集的大规模终端多址接入方法,步骤为:1)对大量mMTC终端进行分组从而构造多个子系统;2)为每个子系统设计唯一的扩展序列码本集,子系统中的每个用户分配其序列码本集中的一个唯一的扩展序列;3)将每个子系统的信号映射到相应的时频资源块中,不同子系统的时频数据块重叠复用部分子载波,通过上行信道传输至基站;4)基站通过CB‑GOMP算法对活动用户和数据进行联合检测。本发明适用于大规模机器类型终端通信场景中的多用户检测,在提高系统容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扩展序列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了活动用户与数据联合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将多用户信号的稀疏结构与多载波系统结合,进一步提高了频谱效率。

    越区切换情况下的D2D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480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141661.9

    申请日:2019-02-26

    Inventor: 张晶 康晓燕 尤莉

    Abstract: 越区切换情况下的D2D实现方法,包括D2D通信初始建立过程,D2D设备越区切换过程,以及切换后的D2D设备跨小区通信接续过程。本发明在通信框架中增加了一个专门用于处理D2D通信的实体,用于解决小区内用户数过多引起的MME的瓶颈问题;涉及同小区内设备发现及由于用户的移动其中一个用户进入到另外一个小区切换过程,以及利用小区间基站的交互最终将在两个小区间继续保持D2D通信的整个过程的信令交换过程;该过程实现了D2D用户的无缝跨区切换,并对切换后的通信链路进行质量检测,保证通信的质量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