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的柔性行波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6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209877.X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与柔性行波激励方法,该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原边功率变换单元、原边绕组、原边磁芯、原边控制器、副边绕组、副边磁芯、副边功率变换单元及负载。所述控制方法为:通过对原边绕组施加自由、灵活的激励来构造波峰(长轴)波谷(磁场短轴)位置可调的空间磁场,从而适应不同绕阻结构、位置的副边绕组。本发明装置及控制方法,通过将磁场长/短轴定向至盘式/DD绕组的中心,实现了对空间磁场的柔性调控,解决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输出特性对位置的敏感度高、特殊位置无功率输出能力(感应盲点)以及不同绕组结构的副边绕组的互操作性、兼容性问题,提高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一种Vienna整流器的容错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05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19248.7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Vienna整流器的容错控制方法,属于电能变换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主要包括整流器正常运行时算法、整流器故障时检测方法以及故障检测后基于故障位置的不同的容错控制方法,实现对故障发生时进行检测并且切换至容错,保证其能够在故障发生后运行一段时间,维持后级设备的工作稳定。本发明方法针对于整流器,由于应用于整流器容错控制以及检测方案很少,该方法为整流器的提供了一种新的故障检测以及容错策略。本发明无需改变电路的拓扑结构或添加传感器等故障检测器件,且控制算法较为简单,故障定位快速准确,能保证Vienna整流器在故障发生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

    自适应优化THD的高频CRM升压型PFC变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100373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522189.X

    申请日:2016-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优化输入电流THD的高频CRM Boost PFC变换器,属于AC‑DC功率变换领域。它基于变化导通时间控制方式降低输入电流THD:采用数字查表方式产生调制波信号,通过预置导通时间数据表实现变化导通时间控制,以解决模拟控制方式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实时计算方式成本高的问题;除调制波信号产生电路外的其他电路由模拟方式实现,以克服数字控制器对MHz高频信号响应速度有限的不足并降低对数字控制器的性能要求;通过对数据表中预置的有限数据进行变换,无须输出功率检测即可实现变化导通时间控制跟随输入电压、输出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自适应优化输入电流THD,并显著降低系统成本。

    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及柔性行波激励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6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09877.X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与柔性行波激励方法,该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原边功率变换单元、原边绕组、原边磁芯、原边控制器、副边绕组、副边磁芯、副边功率变换单元及负载。所述控制方法为:通过对原边绕组施加自由、灵活的激励来构造波峰(长轴)波谷(磁场短轴)位置可调的空间磁场,从而适应不同绕阻结构、位置的副边绕组。本发明装置及控制方法,通过将磁场长/短轴定向至盘式/DD绕组的中心,实现了对空间磁场的柔性调控,解决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输出特性对位置的敏感度高、特殊位置无功率输出能力(感应盲点)以及不同绕组结构的副边绕组的互操作性、兼容性问题,提高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氮化镓器件的超高频门极驱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6992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368366.3

    申请日:2016-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75 Y02B70/1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氮化镓器件的超高频门极驱动及控制方法,属于DC‑DC功率变换器领域。采用信号检测和调理电路检测输入电压和/或输出电流,将不同输入电压和负载情况下的控制管和同步整流管的相位时序关系信息储存在微控制器中,利用查表法,确定输入电压,输出电流与对应时序的关系。通过编辑微控制器表中的数据,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对隔离和反向导通时间进行补偿,从而在宽范围电压输入下实现零电压开通且大幅减小反向导通机制时间、减小导通损耗,宽范围地提高了变换器效率。本发明通过建立变换器状态空间模型,精确计算时序与输入电压和/或负载关系,存储在微控制器中。

    超高频功率变换器的3D集成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0493420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353635.4

    申请日:2015-06-24

    Abstract: 一种超高频功率变换器的3D集成架构,包括PCB电路层和架设于PCB电路层上面的绕组单元,该绕组单元与PCB电路层通过导线连接,该绕组单元包括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的绕组层和形成于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一软磁薄膜层,该第一软磁薄膜层叠置于绕组层的下面,用以实现绕组层与PCB电路层之间的磁场屏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3D集成,减小变换器的体积,提高功率密度;并利用软磁材料构成磁屏蔽层,解决了绕组与PCB电路层、绕组与外部金属之间的磁场干扰问题,增大绕组的Q值,减小电感和变压器的交流电阻和高频损耗,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还利用平面磁性元件,保证了产品的小型化和扁平化。且磁性元件的温升大大减小,改善半导体器件的工作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