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0225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00633.3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展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原边阻抗变换网络的非接触单管谐振变换器,包括输入电源Vin、原边单元和副边单元,原边单元包括原边阻抗变换网络、第一发射线圈Lp1、第一谐振电容Cr1和开关管;副边单元包括接收线圈、补偿单元和负载电阻RL,接收线圈包括第一接收线圈Ls1和第二接收线圈Ls2、补偿单元包括第一补偿单元Z01和第二补偿单元Z02。本发明通过增加原边阻抗变换网络,使两个能量耦合器各自传递的功率随错位和气隙变化而具有增减相反的特性,抑制了非接触单管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80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455172.0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压、宽电压输入范围回馈式直流电子负载电路,它包括隔离型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和控制单元;宽电压输入范围的直流被测设备经隔离型D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实现并网回馈能量;隔离型DC/DC变换器采用两级式结构,包括两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和LLC‑DCX变换器;DC/AC变换器采用T‑type逆变器;控制单元包括采样电路和DSP数字控制平台。本发明适用于各种电池组合的放电测试,自然能源(太阳能电池阵列、风能发电)的虚拟负载的测试等,且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宽、最高输入电压高、高频隔离、效率高及节能环保等优势,具备现有电路所不具备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25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400633.3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展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原边阻抗变换网络的非接触单管谐振变换器,包括输入电源Vin、原边单元和副边单元,原边单元包括原边阻抗变换网络、第一发射线圈Lp1、第一谐振电容Cr1和开关管;副边单元包括接收线圈、补偿单元和负载电阻RL,接收线圈包括第一接收线圈Ls1和第二接收线圈Ls2、补偿单元包括第一补偿单元Z01和第二补偿单元Z02。本发明通过增加原边阻抗变换网络,使两个能量耦合器各自传递的功率随错位和气隙变化而具有增减相反的特性,抑制了非接触单管谐振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25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400632.9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展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自适应全调谐的无线电能传输电路参数设计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适用的无线电能传输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激励源、原边补偿网络、原边线圈L1、接收线圈L2、副边补偿网络、负载,还包括调谐线圈L3与附加补偿网络。它克服了现有补偿方式谐振元件参数与磁耦合器原、副边互感相关,在原副边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系统会偏离完全补偿点、失谐的缺点,无需复杂控制策略,即可在变耦合工况下实现与负载变化无关的恒压或恒流输出,同时在变耦合与负载范围内实现输入零无功。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64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209877.X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与柔性行波激励方法,该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原边功率变换单元、原边绕组、原边磁芯、原边控制器、副边绕组、副边磁芯、副边功率变换单元及负载。所述控制方法为:通过对原边绕组施加自由、灵活的激励来构造波峰(长轴)波谷(磁场短轴)位置可调的空间磁场,从而适应不同绕阻结构、位置的副边绕组。本发明装置及控制方法,通过将磁场长/短轴定向至盘式/DD绕组的中心,实现了对空间磁场的柔性调控,解决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输出特性对位置的敏感度高、特殊位置无功率输出能力(感应盲点)以及不同绕组结构的副边绕组的互操作性、兼容性问题,提高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05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319248.7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M7/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Vienna整流器的容错控制方法,属于电能变换领域。本发明的方法主要包括整流器正常运行时算法、整流器故障时检测方法以及故障检测后基于故障位置的不同的容错控制方法,实现对故障发生时进行检测并且切换至容错,保证其能够在故障发生后运行一段时间,维持后级设备的工作稳定。本发明方法针对于整流器,由于应用于整流器容错控制以及检测方案很少,该方法为整流器的提供了一种新的故障检测以及容错策略。本发明无需改变电路的拓扑结构或添加传感器等故障检测器件,且控制算法较为简单,故障定位快速准确,能保证Vienna整流器在故障发生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100373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522189.X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优化输入电流THD的高频CRM Boost PFC变换器,属于AC‑DC功率变换领域。它基于变化导通时间控制方式降低输入电流THD:采用数字查表方式产生调制波信号,通过预置导通时间数据表实现变化导通时间控制,以解决模拟控制方式控制精度差与数字实时计算方式成本高的问题;除调制波信号产生电路外的其他电路由模拟方式实现,以克服数字控制器对MHz高频信号响应速度有限的不足并降低对数字控制器的性能要求;通过对数据表中预置的有限数据进行变换,无须输出功率检测即可实现变化导通时间控制跟随输入电压、输出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从而自适应优化输入电流THD,并显著降低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9046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09877.X
申请日:2018-03-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与柔性行波激励方法,该非接触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原边功率变换单元、原边绕组、原边磁芯、原边控制器、副边绕组、副边磁芯、副边功率变换单元及负载。所述控制方法为:通过对原边绕组施加自由、灵活的激励来构造波峰(长轴)波谷(磁场短轴)位置可调的空间磁场,从而适应不同绕阻结构、位置的副边绕组。本发明装置及控制方法,通过将磁场长/短轴定向至盘式/DD绕组的中心,实现了对空间磁场的柔性调控,解决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输出特性对位置的敏感度高、特殊位置无功率输出能力(感应盲点)以及不同绕组结构的副边绕组的互操作性、兼容性问题,提高了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96992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368366.3
申请日:2016-05-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75 , Y02B70/14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氮化镓器件的超高频门极驱动及控制方法,属于DC‑DC功率变换器领域。采用信号检测和调理电路检测输入电压和/或输出电流,将不同输入电压和负载情况下的控制管和同步整流管的相位时序关系信息储存在微控制器中,利用查表法,确定输入电压,输出电流与对应时序的关系。通过编辑微控制器表中的数据,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对隔离和反向导通时间进行补偿,从而在宽范围电压输入下实现零电压开通且大幅减小反向导通机制时间、减小导通损耗,宽范围地提高了变换器效率。本发明通过建立变换器状态空间模型,精确计算时序与输入电压和/或负载关系,存储在微控制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20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353635.4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高频功率变换器的3D集成架构,包括PCB电路层和架设于PCB电路层上面的绕组单元,该绕组单元与PCB电路层通过导线连接,该绕组单元包括形成于第一绝缘层上的绕组层和形成于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一软磁薄膜层,该第一软磁薄膜层叠置于绕组层的下面,用以实现绕组层与PCB电路层之间的磁场屏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3D集成,减小变换器的体积,提高功率密度;并利用软磁材料构成磁屏蔽层,解决了绕组与PCB电路层、绕组与外部金属之间的磁场干扰问题,增大绕组的Q值,减小电感和变压器的交流电阻和高频损耗,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还利用平面磁性元件,保证了产品的小型化和扁平化。且磁性元件的温升大大减小,改善半导体器件的工作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