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67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443080.8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Well‑being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迭代计算出针对风险指标PR的元件失效的最优分布参数vR;迭代计算出针对临界指标PM的元件失效的最优分布参数vM;设置权重α,计算综合最优分布参数v=α×vM+(1‑α)×vR;基于所述综合最优分布参数v抽取元件状态,计算出电力系统的Well‑being指标,完成电力系统的Well‑being评估。本发明通过采用综合最优分布参数进行元件状态抽样,保证了多指标均能满足收敛要求,进一步提高了电力系统Well‑being评估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681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1119682.8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GIL管道内部故障监测定位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若干光学传感器、若干光信号采集器和监测定位装置,光学传感器设于GIL管道的充气单元的外壁上,光学传感器采用穿墙型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的穿入端采用广角镜头,且光学传感器的穿入端穿入GIL管道的内部,光学传感器的未穿入端设于GIL管道外,光学传感器的未穿入端为光纤接口,光学传感器通过光纤接口与塑料光纤连接光信号采集器,光信号采集器通过通信光纤连接监测定位装置;本发明依据光信号可靠检测GIL管道内部绝缘或局放故障,不受电磁和环境干扰;可精确定位故障至每节管道,定位信息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62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612161.X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控制设备的参数设置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在线控制领域,实现无功优化在线控制中,对控制设备进行参数设置时能自动的对给定时段进行合理划分。在本发明中:负荷预测数据预处理阶段、相邻曲线合并阶段,孤立曲线再分配阶段,以及划分需求处理阶段。且引入基于母线的负荷预测数据在整体上把握控制设备对应负荷的大致情况,其次采用基于相邻斜率分段归并的思想对负荷预测曲线按峰谷特性进行自动划分;本发明是无功优化控制中参数设置,母线负荷预测趋势划分,以及涉及到时间序列挖掘等众多方法的重要基础环节,同时也是减轻运行人员工作强度和保证无功优化在线控制取得较好实际效果的重要一环。
-
公开(公告)号:CN1091021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0468360.8
申请日:2017-06-20
Inventor: 赫卫国 , 汪春 , 华光辉 , 许晓慧 , 张泽宇 , 吴小勇 , 陈锋 , 孔爱良 , 郑浩 , 梁硕 , 翟晶晶 , 陈凡 , 张祥文 , 周昶 , 刘海璇 , 夏俊荣 , 孙檬檬 , 方万两 , 刘皓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概率论的微电网脆弱性评估方法及装置,包括确定未来时间段的微电网预测数据,根据微电网预测数据分析微电网电压分布;将电压分布与微电网各节点电压的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微电网状态;当微电网处于预测故障状态时,通过对预先定义的概率潮流模型求解获得微电网潮流解的概率分布;根据概率分布定义微电网各项风险指标,利用所述风险指标评价系统的综合脆弱性。通过上述方案依据评估结果有效分析微电网的脆弱性,准确定位微电网的薄弱环节,掌握微电网未来时刻的状态变化,对改善微电网结构、控制分布式电源以及可控功率元件的调节控制等方面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359620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12161.X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控制设备的参数设置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在线控制领域,实现无功优化在线控制中,对控制设备进行参数设置时能自动的对给定时段进行合理划分。在本发明中:负荷预测数据预处理阶段、相邻曲线合并阶段,孤立曲线再分配阶段,以及划分需求处理阶段。且引入基于母线的负荷预测数据在整体上把握控制设备对应负荷的大致情况,其次采用基于相邻斜率分段归并的思想对负荷预测曲线按峰谷特性进行自动划分;本发明是无功优化控制中参数设置,母线负荷预测趋势划分,以及涉及到时间序列挖掘等众多方法的重要基础环节,同时也是减轻运行人员工作强度和保证无功优化在线控制取得较好实际效果的重要一环。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087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203509.6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传输的输电线路巡线系统,包括杆上装置与车载装置,所述杆上装置设置于线路杆塔上,用于线路和线路杆塔上温度、图像、环境数据的采集;所述车载装置设置于巡线车上,用于接收来自杆上装置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所述车载装置通过激光为杆上装置提供能量,杆上装置通过无线光通信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发送给车载装置,车载装置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传给处理终端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激光供能以及光通信,大幅降低电磁干扰,不需要电池供能,亦不需要从输电线路取电,从而与被检测线路上的设备无电气联系,更加安全可靠,从而可以大幅增长检修维护的周期,并且信号保密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23383.1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18/22 , G06F18/24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暂态稳定关键断面的在线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数据库建立、分类器训练与关键断面辨识三个阶段;通过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判断当前场景是否与数据库匹配,根据匹配结果进行关键断面辨识。本发明由模型与数据融合驱动,分类器的离线训练由模型驱动,运用互补群惯量中心‑相对运动理论,为场景原始数据与暂态稳定关键断面建立因果关系,提高了所提方法及系统在各类场景中的泛化能力;在线分析由数据驱动,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判断当前场景是否可与数据库匹配,大量匹配算例直接输出对应断面,少量失配算例基于模型驱动法分析断面并更新数据库,在确保关键断面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关键断面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500928.6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光伏发电的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参数初始化;模拟产生光伏发电出力序列;修正原始负荷序列;建立等值负荷多状态模型;使用交叉熵重要抽样法计算发电系统中发电机的最优不可用度;利用LHS方法生成发电系统发电机状态序列和对应的似然比序列;计算含光伏发电的发电系统可靠性指标。本发明在实现光伏出力随机生产模拟和建立系统等值负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将交叉熵重要抽样和LHS抽样法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随机抽样的效率,加速了含光伏发电的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计算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7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8698.0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N7/01 , G06F17/18 , H02J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线路阻塞改善同调的TCSC安装线路选址方法,包括:以输电阻塞造成的负荷削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忽略TCSC故障的选址模型,并使用海洋捕食者算法在不同的系统状态下求解选址模型,根据所有状态下的求解结果确定TCSC的初步安装位置;根据TCSC的故障模型验证TCSC安装在初选位置后系统是否出现线路阻塞恶化的非同调现象,若出现则排除该位置重新进行选址。通过本发明提供的TCSC安装线路选址方法安装TCSC之后,既能缓解系统输电阻塞,同时也不会出现部分线路输电阻塞恶化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75019.8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30/20 , H02J3/00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对多目标协同攻击的电力系统防御资源配置规划方法,包括步骤1:参数初始化,确定系统网络拓扑参数、发电机和线路的电气参数、负荷参数、攻击资源上限值、防御资源上限值;步骤2:基于防御‑攻击‑调度模型框架,构建应对多目标协同攻击的电力系统防御资源配置模型;步骤3:定义量化攻击方决策变量,基于对偶理论构建多目标协同攻击的攻击方子问题;步骤4:定义量化防御方决策变量,基于线性化方法构建多目标协同攻击的防御方子问题;步骤5:应用多级优化方法求解防御资源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反映电力系统中最恶劣的协同攻击情况,提供最优防御资源配置方案,弥补了电力系统防御资源配置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