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的热管式温度控制机柜

    公开(公告)号:CN212115993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21730257.7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一种应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的热管式温度控制机柜,属于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利用热管密闭空间内两次简单相变吸收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结合导热、自然对流、受迫对流多种传热方式,将热量高效稳定地排出机柜。该温度控制机柜主要由导热基板(1)、连接板(2)、热管(3)、散热翅片(4)、槽型板(5)、水冷板(6)、电子风扇(7)、导流板(8)、壳体(9)、水冷板进水口(10)、水冷板出水口(11)、散热孔(12)组成。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机柜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能够满足低、中、高不同功率情况的使用要求,具有散热能力强、工作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可模块化操作等优点。

    一种应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的余热排出换热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903867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21635929.6

    申请日:2019-09-27

    Abstract: 一种应用热管作为导热元件的余热排出换热器装置,属于核动力高性能传热研究领域。本发明主要是利用热管为余热排出换热器的主要部件,通过蒸发腔内将高温流体作为热管蒸发段对流传热的热源,冷凝腔内将低温流体作为热管冷凝段对流传热的冷源,同时以热管内部工质相变和连续循环的方式实现热量从热管蒸发段传至热管冷凝段,将反应堆余热排出。主要由热侧进口阀、热侧进口段管接头、蒸发腔、热管蒸发段、热侧出口段管接头、热侧出口阀、蒸发腔管板、热管绝热段、冷凝腔管板、冷凝腔、热管冷凝段、冷侧进口阀、冷侧进口段管接头、冷侧出口段管接头、冷侧出口阀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热量传输、较好安全可靠性等多个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中温烟气堆肥生活垃圾及沼气生成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034352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0776429.4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中温烟气堆肥垃圾及沼气生成的装置,装置包括垃圾堆肥仓、沼气室、烟气仓、垃圾进料口、垃圾出料口、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垃圾堆肥仓上壁面左端中部和右壁面下端中部分别装有垃圾进料口与垃圾出料口,所述垃圾堆肥仓底部有U字型的出料板,所述垃圾堆肥仓外壳上部右侧装有沼气室,并且垃圾堆肥仓通过气孔与沼气室相通,所述沼气室右侧上端中部与沼气出口相连,所述垃圾堆肥仓左侧与下侧外壁面包围有烟气仓,所述烟气仓左侧上端中部与右侧下端分别设有烟气进口与烟气出口。该垃圾堆肥装置可以利用中温烟气为垃圾堆肥提供适宜的条件,生成有机肥料以及沼气,从而实现废热回收利用以及垃圾处理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有效改善卫生环境。适用于处理厨余垃圾等有机物含量较高的生活垃圾。

    一种基于热管散热技术和多用途应用热量的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725820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1494761.1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管散热技术和多用途应用热量的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系统,属于建筑综合能源管理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数据中心服务器的热量难以散失热量散失后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的问题。主要部件包括服务器、热管、换热器、水泵、集水器、分水器、冷却塔回水管、毛细管辐射板、水套等。本实用新型利用服务器热量作为热源,通过热管导出热量,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同时利用水循环并联导出各个热管中的热量,在冬季工况下,可防止空调冷却水管冻结,利用毛细管辐射板和辐射地暖保证室内的环境;在全年工况下,预热生活用水管中的存水,提供舒适的体验。本系统保证服务器的正常运行,同时利用余热废热,既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还可保障了数据机房冷源的安全运行。

    一种可适应不同重力环境的喷雾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431941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22276494.2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一种可适应不同重力环境的喷雾冷却系统,属于高效换热技术研究领域。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在重力加速度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喷雾冷却系统换热能力恶化的问题。主要包括由喷雾介质配比箱(1)、浓度传感器(2)、角度传感器(3)、喷嘴(4)、喷雾室(5)、热管换热器(6)、介质回收泵(7)、介质储存箱(8)、第一进水电磁阀(9)、喷雾介质溶质储存箱(10)、溶质出口泵(11)、第二进水电磁阀(12)、溶质进口泵(13)、第三进水电磁阀(14)、加压水泵(15)、水箱(16)、排水截止阀(17)、排水管(18)、第一截止阀(19)、第二截止阀(20)。本实用新型具有适应不同重力数值、可调喷雾浓度、介质循环利用、使用方便等多个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运用于分离式热管冷凝段的无动力风帽的风量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925226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23222538.0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用于分离式热管冷凝段的无动力风帽的风量测试装置,包括无动力风帽、加热板、风道、变频风机、加热管、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变频风机支架、无动力风帽支架、钢丝绳、天圆地方管段。加热板置于天圆地方管段下方,通过无动力风帽支架支撑无动力风帽与天圆地方管段;风道置于无动力风帽上方且与风帽连通,加热管置于风道右端靠近变频风机,加热管由钢丝绳固定,变频风机依靠变频风机支架支撑;变频风机置于风道右端入口,风速传感器置于无动力风帽内以及风帽上方布置的测点上;温度传感器置于风帽入口处测点以及风道内的测点上。通过改变温度风速测试无动力风帽在不同工况下的风量。

    一种利用热管对直流充电桩进行高效被动散热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437758U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22771566.1

    申请日:2023-10-16

    Inventor: 胡亮羽 程建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热管对直流充电桩进行非能动的散热装置,属于电子元器件热管理领域,主要包括其中包括均热板、重力虹吸式热管的绝热段、热管散热系统的冷凝段、翅片。主要效果是利用热管式散热器系统能够在保证充电桩高效、安全、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控制充电桩自身温度时刻维持在规定热点以内,并且实现非能动散热。有效的避免了因风冷散热而导致的散热能力低,散热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工作原理为当充电桩功率模块表面温度升高时,贴在功率模块表面的均热板内充入的工作液体蒸发,蒸汽随着重力虹吸式热管的绝热段流入伸于箱体外部的冷凝段,冷凝段装有热管翅片增大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强化散热。由于箱体外部温度较低,蒸汽冷凝成为工作液体被重力虹吸式热管的绝热段壁内侧的毛细组织重新回流至均热板中,实现非能动式散热。

    一种基于液冷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148461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21748118.7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液冷散热技术的汽车充电桩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冷板安装在功率模块与充电桩外壳之间。工作时,被土壤冷却的流体流入液冷板,与充电桩内部空气进行自然对流换热,被液冷板冷却的空气与充电功率模块进行自然对流换热,将冷量传导给充电桩的功率模块,降低功率模块的工作温度。工质流出充电桩后,由接头汇集流入导流管,经导流管流入地底土壤,与土壤进行热量交换,冷却后的流体经导流管流入水泵,在水泵的驱动下经导流管分散至各排管道,实现自然对流换热,将热量连续不断的带出充电桩。本发明以土壤作为冷源,依靠液冷板实现与充电功率元件的热量交换,实现高效稳定的散热,有效解决充电桩内部热量聚集无法散发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学生宿舍的应用污水源热泵回收生活废水余热供暖的能源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672444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243273.7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源热泵热量回收宿舍供暖研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学生宿舍的应用污水源热泵回收生活废水余热供暖的能源管理系统;该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污水源热泵和锅炉联合供热的方式将洗浴废水中的热能进行重复利用用于加热洗浴用水和宿舍供暖;通过控制设备之间的阀门控制四季热水的供应,洗浴废热水经过过滤器初步处理,收集到废水池,再利用污水源热泵回收热能为自来水供热。升温后的水根据不同季节的学生需求,不仅可以用于洗浴,还可以利用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为宿舍供暖。在地板辐射供暖部分,供暖系统中的水与锅炉和蓄热水箱中的水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当前学生宿舍洗浴水热能浪费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606155U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20704777.7

    申请日:2013-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依次串联的新风单元、气溶胶发生混合单元、过滤器测试单元、空气流量测量单元、排风单元,还包括也与气溶胶发生混合单元相连的回风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不但能对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的组合性能进行测量,还能测量空气过滤器过滤PM2.5和PM10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