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0126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710331045.0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基于关节热应变释放冲击的航天器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关节部件的运动关系,将当前关节部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然后建立关节第一部分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当关节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为静摩擦时关节的状态约束方程,计算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同时计算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进而得到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最后将航天器有效载荷M通过等效刚度K、等效阻尼C连接在关节的第一部分,进而得到关节的扰动力模型,再根据热变形扰动力、热应变释放扰动力得到关节扰动力模型的航天器有效载荷的动力学方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89702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291243.3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53
Abstract: 一种非合作目标近距离相对导航视觉测量系统指标评估方法,首先将双目相机安装在卫星本体,并确定卫星的位置与姿态,然后确定双目相机相对于卫星本体的安装位置与姿态,并建立双目视场,最后进行非合作目标模拟,得到深度分辨率、视场占有率,完成非合作目标近距离相对导航视觉测量系统指标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64541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289201.6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C21/24
Abstract: 用于非合作目标相对导航仿真验证的视觉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物理模拟模块、仿真模拟模块、视觉相对导航模块;物理模拟模块、视觉相对导航模块组成半物理半仿真验证子系统,视觉相对导航模块与仿真模拟模块组成了全仿真验证子系统;物理模拟模块、仿真模拟模块构造非合作目标,而视觉相对导航模块实现双目相机对非合作目标的感知、特征识别、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状态测量、参数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59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07715.7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克服现有索网天线形面精度计算方法的不足,考虑索网天线在轨展开过程对索网天线在轨展开后形面精度的影响,提出的计算流程可有效补充索网天线地面展开试验有地球重力和大气影响的不足,能较准确地预测索网天线在太空在轨工作状态下的形面精度及工作性能。同时提出根据节点与整个抛物面的最小距离计算误差均方根值,该方法能更准确反映天线的索网网面的光滑度;提出了一种指向误差计算方法,该方法能更直观反映天线索网网面的电信号反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30126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10331045.0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95
Abstract: 基于关节热应变释放冲击的航天器动力学建模方法,首先根据关节部件的运动关系,将当前关节部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然后建立关节第一部分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当关节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为静摩擦时关节的状态约束方程,计算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关节静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同时计算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得到进而得到关节滑动摩擦状态下的无量纲动力学方程,最后将航天器有效载荷M通过等效刚度K、等效阻尼C连接在关节的第一部分,进而得到关节的扰动力模型,再根据热变形扰动力、热应变释放扰动力得到关节扰动力模型的航天器有效载荷的动力学方程。
-
公开(公告)号:CN10719407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76824.2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获取天线臂振动抑制响应的计算方法,根据基于压电材料的天线臂振动抑制方案,本发明将压电材料的应力等价为内力矩,将压电材料的应变等价为位移差分,获得卫星动力学、振动抑制、与姿态控制的解析式耦合计算模型。通过解算此模型,获取振动抑制后的天线振动频率响应和时间响应,实现了压电材料在天线臂上的布局分析,以及天线臂主动振动抑制效果分析。获得的计算模型为顶层的包含卫星动力学、姿态控制与振动抑制的耦合系统模型,充分考虑了各分析环节的交叉耦合,即可以完成响应计算,又可以实现振动传递机理分析。将压电材料应力等价为内力矩,将应变等价为位移差分,简单实用,建模周期短,便于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92779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03826.1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交叉位移熵的传感器作动器位置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受控结构坐标系,根据受控结构的振型方程和正则坐标得到受控结构在任意位置的振动位移响应函数;步骤二:根据t1时刻的作动器位移响应函数与传感器位移响应函数得到作动器与传感器的交叉位移熵;步骤三:根据作动器与传感器的交叉位移熵和最小交叉位移熵优化准则得到传感器作动器位置的优化目标函数;步骤四:对优化目标函数寻优得到交叉位移熵之和的最小值,交叉位移熵之和的最小值对应的位置为作动器在受控结构中的最优位置,得出传感器的最优位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完成传感器/作动器的优化配置,并具有同时优化传感器和作动器位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430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83019.3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B1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天线在轨振动影响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整星系统中的环形天线以及用于支撑环形天线的展开臂作为子结构,建立整星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组,计算出展开臂带刚性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以及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建立姿态控制模型对整星系统进行姿态控制仿真;依据姿态控制仿真结果,计算环形天线振动响应;环形天线振动响应由展开臂变形带动环形天线整体的牵连位置变化和环形天线自身的变形位置变化叠加而成;展开臂变形带动环形天线整体的牵连位置变化依据展开臂带刚性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进行解算;环形天线自身的变形位置变化依据环形天线的模态坐标阵进行解算。本发明属于天线在轨振动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65988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8003470.5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柔性卫星模型的控制闭环微振动建模与分析方法,考虑控制系统对结构响应的反馈作用,可为光学载荷成像质量评估提供微振动结构传递特性和时/频响应分析手段,属于建模与分析技术领域。计算整星有限元结构模型的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建立包含控制律和硬件特性的姿态控制系统模型;建立整星结构与姿态控制系统的闭环模型;分析微振动输入到评价节点输出通道的结构传递特性、微振动时/频响应、以及响应数据的统计分析,用于光学载荷成像质量的评估。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开环动力学仿真的刚体姿态“漂移”现象,仿真结果更接近在轨实际情况。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