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744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24768.8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J13/00 , H04L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116 , H04J13/0048 , H04L1/00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见光系统多用户通信方法,能够提高信号传输速率。所述方法包括:在发送端,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walsh正交码;根据获取的每个用户对应的walsh正交码,利用映射的方式,对每路用户信号进行正交编码,使每路用户信号分别映射为正交编码后的序列,其中,所述用户信号为待编码信号;将映射得到的多个序列进行叠加,并将叠加后得到的并行序列转换为串行信号,所述串行信号通过可见光信道传输至接收端;在接收端,通过与正交编码相应的正交解码恢复出每路用户信号。本发明适用于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12438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70331.0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L25/03 , H04B10/116 , H04B10/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116 , H04B10/50 , H04L25/03159 , H04L25/033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可见光通信中LED信道带宽的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LED信道带宽和通信质量。所述方法包括:获取LED的频率响应特性,根据获取的所述LED的频率响应特性,得到所述LED的频率响应特性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根据得到的所述LED的频率响应特性对应的频率响应曲线,得到频率响应特性与所述LED相反的FIR滤波器;通过所述FIR滤波器读取待发送信号,并对读取的所述待发送信号进行预均衡处理,使得所述待发送信号中的低频分量衰减,高频分量增强;将预均衡处理后得到的信号发送出去。本发明适用于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03740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244434.X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S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见光室内定位方法,系统简单、硬件成本低。所述方法包括:在发送端,通过LED信号源发射携带LED灯位置坐标的可见光信号至接收机,其中,所述接收机包括:1个水平放置的光电探测器和多个倾斜的光电探测器,所述水平放置的光电探测器位于所述接收机的中心;根据接收机上的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可见光信号,确定每个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获取所述单个LED灯的位置坐标,根据获取的所述单个LED灯的位置坐标、确定的每个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并结合预先确定的接收机的半径、每个倾斜的光电探测器与接收机正方向的夹角、每个倾斜的光电探测器的仰角和方位角,确定所述接收机的位置坐标。本发明适用于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763257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62662.5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B10/116 , H04B10/25 , H04B10/2575 ,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116 , H04B10/25 , H04B10/25753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通信系统,能够提高通信传输速率和通信质量。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可见光通信设备、网关、直通放大系统、远端天线单元及中心站;可见光通信设备,用于将终端设备发送的电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电信号依次通过网关、直通放大系统传输至远端天线单元,直通放大系统向远端天线单元无线发送的射频信号为毫米波信号;或,所述可见光通信设备,还用于将终端设备发送的电信号调制并转换为第一光信号,其中,第一光信号在车厢内传输;远端天线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毫米波信号转换为第二光信号,且将第二光信号通过光纤发送至中心站;远端天线单元,还用于通过光纤接收中心站发送的第三光信号。本发明适用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715151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0910236639.9
申请日:2009-1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流量工程资源预留信令协议(RSVP-TE)的能够对请求连接的业务分配优先级并按优先级处理的资源预留方法-基于优先级的域间资源预留方法,其应用范围为具有多层多域控制子网的全光网络。其技术要点是为请求连接的业务分配不同优先级,并将预留资源的过程分为临时预留和确认预留两步完成。该方法具有比前向资源预留方法(FRP)更低的业务阻塞率,比后向资源预留方法(BRP)更短的业务连接建立时间,大大优化网络性能,克服以往资源预留方法在多层多域间光网络环境中的不适应,高效地在具有波长转换能力的多层多域网络中建立LSP。同时,支持业务优先级区分,优先为优先级更高的业务请求预留资源,适应未来ASON网络的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656898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910092658.9
申请日:2009-09-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域波长路由光网络的路径建立方法,属于波长路由光网络领域,用于在多域光网络中光路径的建立,可保证路径建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其主要过程如下:源节点向网管发送连接建立请求,网管判断目的节点是否处于本域中,如果网管判断出目的节点处于网管所在域中,则根据域内路由算法选出目的节点,由源节点计算到目的节点之间的路由,并依照信令协议建立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光路径,完成由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光路径的建立。否则,网管所在域的源节点建立到本域出口节点之间的光路径,并指示本域出口节点向下一个域的网管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且本域的出口节点成为相应的源节点,并在下一个域中重复此过程,直至光路径的最终建立。
-
公开(公告)号:CN101699803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10236638.4
申请日:2009-11-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多层多域光网络的域间路由方法,其应用范围为多层多域光网络以及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 switch optical network)。此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在全网拓扑抽象(full-mesh topology abstraction)基础上改进解决了虚拟链路的代价和可用波长数问题以及在域间路由算法中将路径最大可用波长数与K最短路径算法相结合,降低了域间由于缺少可用波长而导致的阻塞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全网的业务阻塞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3159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262942.9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WSN的矿下安全监控系统网关设备,包括微处理器单元,存储器单元,WSN射频收发单元,以太网接口单元,RFID射频识别单元,蜂鸣器预警单元,语音通信单元,以及人机接口单元。其中微处理器单元是网关核心,按照一定算法实现数据处理和任务调度控制,WSN射频收发单元完成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各个节点的数据收发,以太网接口单元提供网关与Internet网络通信的接口,RFID射频识别单元为井下人员考勤和模糊定位提供服务,蜂鸣器预警单元和语音通信单元实现紧急情况下的网关本地报警、网关与远程服务器IP语音通话的服务。本发明的网关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强大,能可靠地实现异构网络的协议转换功能,并提供多种实用性辅助服务,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全面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1291295B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10114612.8
申请日:2008-06-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间断连通自组织网络的概率路由方法,本发明的基本思想是利用间断连通自组织网络中节点移动的统计分布规律,按照用户消息指定的必需传输概率RDP以及传输延时进行预判是否产生消息副本,以及计算产生的消息副本的必要传输概率RDP的值,并对源消息中RDP值进行更新的过程。本发明保证了消息能够在所指定的送达时间内的,满足用户期望的必要传输概率RDP值,并且可以根据消息的RDP值和送达时间要求来控制消息的传输开销,摒弃了不必要的消息转发,从而有效的降低了间断连通自组织网络中的消息传输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1820621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034080.4
申请日:2010-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局部信息协同的密钥更新方法,应用于网络信息保密领域,该方法不需要网络同步,通过节点合作组成可信中心在部分信道广播密钥更新材料,接受到的节点进行协作转发,提高多信道下Ad hoc网络密钥更新效率,使其更新效率由o(n)减少为n为频段数量。同时为了保证更新过程的安全性,提出基于门限机制的环签名以保护可信第三方的匿名性。该方案可以有效抵御恶意节点对密钥更新过程的攻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