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变形量铆壳用不锈钢丝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499462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797323.0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变形量铆壳用不锈钢丝的生产工艺,属于不锈钢丝生产技术领域。该工艺以直径为Φ5.5mm的304HC不锈钢丝盘圆为原材料;进行一次拉拔,拉制成直径分别为Φ3.79mm和Φ4.59mm的不锈钢丝;然后用硫酸电解液对不锈钢丝进行酸洗,再进行水洗;进而用预热炉对不锈钢丝进行烘干;烘干后的不锈钢丝经退火炉进行退火;退火后的不锈钢丝进行皮膜处理;最后将处理好的不锈钢丝盘卷、包装得成品。该工艺制得的不锈钢丝,表面光亮,外观无缺陷,力学性能优异,耐腐蚀性能良好,可实现大变形。Φ3.79mm不锈钢丝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530‑550MPa,屈服强度240‑250MPa,延伸率40‑50%,硬度HV:160‑180;Φ4.59mm不锈钢丝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540‑570MPa,屈服强度230‑250MPa,延伸率45‑55%,硬度HV:160‑190。

    一种辐条线拉拔用模盒装置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176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46474.0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一种辐条线拉拔用模盒装置,属于拉丝装置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放线装置、润滑装置和拉拔装置。放线装置包括放线轴、导线轮、限位杆,润滑装置包括擦丝布、润滑油箱,拉拔装置包括龙门架、模盒外套、模盒、模具、冷却水管。所述放线轴、导线轮、限位杆、润滑油箱均固定连接在台板上,导线轮和限位杆前后平行布置,模盒外套与润滑油箱同轴对接,润滑油箱内装润滑油,模盒与模盒外套螺纹连接,模具安装在模盒内,龙门架悬空架设于模盒外套上部,侧面和顶部布置调节螺栓,调节螺杆顶端抵接模盒,可改变辐条线线性,放线轮上的辐条线经导线轮导顺擦拭后,从进丝孔进入润滑油箱润滑后进入模具拉拔。本发明装置具有提高拉丝效率,降低拉丝断线率,防止钢丝表面碰擦的优点。

    一种抗拉强度1200MPa的冷轧双相钢动态变形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2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710707597.7

    申请日:2017-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拉强度为1200MPa的冷轧双相钢动态变形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200MPa冷轧双相钢中高应变速率下的动态拉伸实验;2)1200MPa冷轧双相钢铁素体、马氏体晶粒尺寸及其各相体积分数的统计;3)1200MPa冷轧双相钢在中高应变速率下绝热温升的计算;4)选用包含铁素体、马氏体晶粒尺寸因素,各相体积分数因素,细晶强化效应,应变速率敏感性以及应变、应变速率、温度之间的耦合效应的新型本构模型,计算得到本构模型关系参数;5)对1200MPa冷轧双相钢在各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拟合结果验证。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分析双相钢动态变形特性,为合理、正确的评估双相钢板的安全性能做出贡献。

    一种获得高强高韧的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860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32084.0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一种获得高强高韧的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获得该型不锈钢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加工实现大形变量的冷变形(压下量≥80%),然后从室温快速加热到900‑1100℃,并立即进行快速冷却(水冷)至室温(即固溶处理)。在该制造方法中,从室温开始加热到热处理温度900‑1100℃的时间t≤15min。所述的奥氏体不锈钢经过强化工艺处理前材料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对其成分不做要求。经过强化工艺处理后其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构成为具有1‑10μm的单相奥氏体的过饱和固溶体,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较原材料的增幅均在10%以上。本发明流程简单,尤其适用于板材棒材的连续生产,其制得的奥氏体不锈钢具备优异的强韧性。

    一种提高铸造ZK21镁合金强度和耐蚀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03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810629052.3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铸造ZK21镁合金强度和耐蚀性的方法。该合金组分及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Zn:1.87%,Zr:0.54%,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首先将铸造镁合金在箱式电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360‑400℃,固溶时间为12‑24小时,为防止氧化,按照空积比1:100的比例加入黄铁矿粉末(FeS2)作为保护。接着,对固溶处理后的镁合金进行挤压温度350℃、挤压速度3mm/s的挤压处理,挤压成棒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固溶处理后的ZK21合金中,第二相数量极少,从而有利于减轻电偶腐蚀;挤压后晶粒细化明显,提高组织致密性,降低孔隙率,极大地提高了镁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本合金兼具优异的强度和耐蚀性,可以应用在可降解吸收骨钉、骨板等医学领域。

    一种用于制备镁合金EBSD样品的电解抛光液及电解抛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41768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0761658.8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镁合金EBSD样品的电解抛光液及电解抛光方法,属于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电解抛光液每升中各组分含量为:正丙醇90~100ml、高氯酸10~15ml、去离子水15~20ml、羟基喹啉8~12g、柠檬酸60~70g、硫氰酸钠40~45g,余量为无水乙醇。本发明的电解抛光液,能有效去除镁合金表面的应力层及氧化层,电解抛光后镁合金表面平整且光亮清洁、无连续腐蚀坑,与现有的镁合金电解抛光液相比,具有材料来源广泛、配制简单、价格低廉、标定率高等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易于操作、成本较低且效果稳定的镁合金EBSD样品电解抛光方法。

    一种大变形量铆壳用不锈钢丝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49946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97323.0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变形量铆壳用不锈钢丝的生产工艺,属于不锈钢丝生产技术领域。该工艺以直径为Φ5.5mm的304HC不锈钢丝盘圆为原材料;进行一次拉拔,拉制成直径分别为Φ3.79mm和Φ4.59mm的不锈钢丝;然后用硫酸电解液对不锈钢丝进行酸洗,再进行水洗;进而用预热炉对不锈钢丝进行烘干;烘干后的不锈钢丝经退火炉进行退火;退火后的不锈钢丝进行皮膜处理;最后将处理好的不锈钢丝盘卷、包装得成品。该工艺制得的不锈钢丝,表面光亮,外观无缺陷,力学性能优异,耐腐蚀性能良好,可实现大变形。Φ3.79mm不锈钢丝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530-550MPa,屈服强度240-250MPa,延伸率40-50%,硬度HV:160-180;Φ4.59mm不锈钢丝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540-570MPa,屈服强度230-250MPa,延伸率45-55%,硬度HV:160-190。

    一种不锈钢丝的酸洗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474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340283.9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丝的酸洗工艺方法,所述方法首先以氢氟酸、酸洗液Fe3+和水作为初始组成进行酸洗浴的配制,其次在酸洗操作过程中将钢丝浸入到酸洗浴中,并根据需要在酸洗浴中添加一种或几种氧化剂,最后在由酸洗得到的浴泥中加入氢氟酸和热水,通过电位调节使浴泥重新溶解进而得到可循环利用的酸洗溶液,本发明在酸洗过程中通过添加适量的氧化剂较好地控制了溶液的氧化性强弱,使酸洗工艺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克服了传统酸洗的缺陷,通过调节新体系氧化还原的电位进而使浴泥溶解实现酸洗液的循环再利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容易操作、劳动强度低、能耗低,缩短了清洗时间,提高了酸洗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