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3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778656.6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10/143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F18/25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航拍目标智能感知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并训练多尺度轻量化小目标识别网络,基于所述多尺度轻量化小目标识别网络实现多尺度检测识别;基于预设可见光与红外探测数据融合策略,对分别通过多尺度轻量化小目标识别的可见光探测数据、红外探测数据进行决策级融合;基于DDIoU与D‑S加权证据理论,对分别通过多尺度轻量化小目标识别的可见光探测数据、SAR遥感图像探测数据进行决策级融合。本公开可以对多远信息的优势进行载荷数据融合计算处理,最终形成“文字+图像”形式的融合数据,辅助用户更好感知周围环境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217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32952.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nventor: 赵金鑫 , 刘海平 , 邱旭阳 , 佈仁吉日嘎 , 贾彦翔 , 辛振芳 , 兰柯 , 黄启福 , 卞伟伟 , 杨天天 , 石浩楠 , 胡敏 , 张先锋 , 付晓艳 , 李二营 , 张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变式超细水雾生成及灭火方法,属于消防灭火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灭火方法存在细水雾雾滴粒径大的缺点;一种相变式超细水雾生成及灭火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启动控制柜;开启水源;向水加压;生成过热水;排出过热水;扑灭火源。本发明是通过将水雾化成10μm级别的雾滴去灭火,产生兼具水雾和气体的灭火效果,进一步提升水雾的空间渗透填充能力和悬浮时间,实现冷却、消烟、阻燃甚至生化洗消的多功能应急处置能力。本发明灭火效率更高,灭电器火安全性更好,能够抑制障碍物后的燃烧;本发明也可以根据灭火场景需求,通过温度和压力的调节产生不同粒径大小的细水雾。
-
公开(公告)号:CN115554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1011264.8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用于高温环境的主动降温式呼吸器。其中,该用于高温环境的主动降温式呼吸器包括:呼吸模块、降温模块、过滤模块。该呼吸器兼具传统森林防火口罩的过滤功能,增设降温模块,总体体积小巧,携带使用便捷。降温模块是利用新型降温材料的物理化学作用过程实现降温,使用时按压启动盖,触发固液混合冷却反应即可获得较低温度的空气供人呼吸。该呼吸器不仅可过滤颗粒物,还可实现吸入空气的降温冷却,可为使用人员提供有效的呼吸防护。且冷却过程只在手动触发后才会开始,避免采用传统相变材料会因消防员在高温环境中长期携带过程中失效。该呼吸器无需提前冷冻冰块等蓄冷剂,实现了无外部供能的制冷降温,保存使用周期较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1694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1026.0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识别生氧罐和呼吸器,属于消防产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检测在位方式对结构依赖性大、安装难度要求较高、增加箱内布线复杂性的问题。该可识别生氧罐对氧烛进行识别时,呼吸器的主芯片的输出口持续施加电压,三极管被导通,若主芯片的采集口的电压等于或约等于氧烛电压,则说明氧烛未被使用过且氧烛在位;若主芯片的采集口的电压等于或约等于电源电压,则说明氧烛被使用过和/或氧烛不在位。该可识别生氧罐可以实现氧烛的在位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61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80280.9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nventor: 王文杰 , 黄启福 , 毛亚 , 朱云飞 , 付晓艳 , 邵浩 , 陈其彪 , 李雪初 , 李翔 , 伍亚冰 , 郭斯永 , 杨天天 , 郭正东 , 刘海平 , 辛振芳 , 邱旭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器的降温设备及主动降温呼吸器,属于消防产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吸入气体进行降温操作复杂、降温效果不可控的问题。该设备包括套管和半导体制冷单元;半导体制冷单元包括连接管路以及设于连接管路上的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位于连接管路内,半导体制冷片的热面位于连接管路外;套管包括嵌套设置的内管和外管,人体的呼吸端通过外管与呼吸器的呼气囊连接,呼吸器的吸气囊出气口依次通过内管和连接管路与人体的呼吸端连接。本发明可对吸入气体有效降温。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61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338066.1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通气冷却装置中气体瞬态温度预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属于冷却装置中温度预测技术领域。本申请将高温气体流经通气冷却装置放热降温的传热传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离散化,并通过离散化过程将空气流动与降温的连续变化过程转化为多时间节点、多长度节点下的数值计算过程,相对于利用集总参数法进行稳态计算,提高了整个传热传质过程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还能预测通气冷却装置内部各时间节点各位置处气体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5907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75927.8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 , 航天亮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压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生氧装置性能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根据性能数据序列中数据点的波动特征获得异常程度和目标数据点。获得目标数据点的标记滑窗;根据标记滑窗的分布特征获得标记预分段和其他预分段;获得标记预分段的分段重要度、数据传输顺序和优先传输段。根据优先传输段和相邻其他预分段中数据点的种类特征获得频率迭代序列、基准相似度和优先压缩段;本发明根据优先压缩段通过霍夫曼编码进行压缩获得子数据包并根据数据传输顺序进行传输处理;在保证压缩传输效率的同时,提高了重要数据的优先传输性,便于及时调控自生氧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509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907664.0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式生氧罐,属于消防防护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次性生氧罐无法循环利用浪费资源以及生氧速率低的问题。一种可拆卸式生氧罐包括进气口模组、生氧罐内筒、内筒支架、生氧罐外筒和出气口模组;生氧罐内筒套设于所述生氧罐外筒内,所述内筒支架套设于所述生氧罐内筒内,三者组成生氧罐筒;进气口模组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生氧罐筒上方,用于对生氧罐筒的顶部进行密封,同时作为气体的输入端;出气口模组设置于所述生氧罐筒下方,为氧气的输出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氧罐无法循环利用的问题,降低了成本同时节省了资源同时提高了生氧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38889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215240.9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腰挎便携式呼吸器,属于煤矿、消防救援逃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呼吸器体积大、携带及使用不便、呼吸温度高、产品有效性无法判断的问题。本发明的呼吸器包括口鼻罩(1)、呼吸管(2)、产氧部(3)、气囊(4)和上盖(5),产氧部(3)包括产氧罐(31)和三通单元(32);产氧罐(31)上设置有观察窗口;呼吸管(2)的一端与口鼻罩(1)连接,另一端通过三通单元(32)与产氧罐(31)连接,三通单元(32)与气囊(4)连接,气囊(4)与产氧罐(31)连接,上盖(5)罩设在产氧部(3)上。本发明携带使用方便,体积小,散热效率高,同时能够直观确定产氧剂是否失效,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8495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075086.X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自救呼吸器,属于火灾急救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救呼吸器佩戴使用复杂、呼吸温度高、产品有效性无法判断、被困人员定位难的问题。本发明的自救呼吸器包括口鼻罩、呼吸管、产氧模块、气囊、报警定位单元、壳体和产氧剂;所述口鼻罩、呼吸管、产氧模块依次连接;所述产氧模块包括产氧罐和四通单元,所述产氧罐与四通单元连接,所述气囊与产氧罐连接,所述产氧剂设置在产氧罐内;所述报警定位单元设置在气囊上,所述壳体罩设在产氧模块上。本发明的自救呼吸器携带、使用方便,产氧温度降低,体验舒适,同时能够直观确定产氧剂是否失效,自带报警定位功能方便营救人员确定被困者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