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微凸体的基体热阻、收缩热阻和空气介质热阻的接触热阻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903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610987608.7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微凸体的基体热阻、收缩热阻和空气介质热阻的接触热阻建模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空气介质热阻对接触热阻的影响。该方法根据微凸体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计算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然后分别计算基体热阻、收缩热阻和空气介质热阻,基体热阻和收缩热阻串联再与空气介质热阻并联计算出总接触热阻,最后使用Matlab编写计算程序得到接触热阻和载荷的关系。本发明的特点在于考虑了微凸体空气介质热阻的影响,载荷较小时空气介质热阻影响较大,不能忽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为电主轴热态分析的边界条件接触热阻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利用曲线转角指标评估悬臂梁刚度薄弱环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953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18972.5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曲线转角指标评估悬臂梁刚度薄弱环节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结构在低频状态下呈现静态特性,通过实测数据与基于实测数据构造的挠度数据之差的基础上,采用曲线转角指标来进行刚度薄弱环节的评估。该方法基于动力学测试的振动实验数据,需要获取每个测点的低频下的响应数据和系统在各阶模态下的模态参数。然后,提出利用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空间方法进行系统重构来消除在测试过程中的噪声干扰以及获取系统低频信号使得在工程应用成为可能。

    一种可精准调控柔轮径向变形量的疲劳磨损测试夹具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248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40020.1

    申请日:2018-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精准调控柔轮径向变形量的疲劳磨损测试夹具及测试方法,解决了整机测试中柔轮径向变形量无法控制与测量的问题,可实现柔轮径向变形量的精准调控。类游标卡尺对短筒圆环的支撑可精确模拟波发生器长轴外圈对柔轮内壁的支撑,变梯度调节类游标卡尺径向伸长量或变梯度调节短筒圆环壁厚,即可研究波发生器长轴尺寸及柔轮壁厚对柔轮疲劳磨损的影响规律,深度探索其影响柔轮疲劳磨损的作用机理。本夹具节约了柔轮材料,提高了测试效率,还能得出更直观的实验结果。

    一种表征螺栓连接结构松弛特性的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869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80597.3

    申请日:2018-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螺栓连接结构松弛特性的实验方法,基于获取的螺栓连接结构接触表面三维粗糙形貌构建单螺栓连接试件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单螺栓连接试件进行静强度分析,绘制其受载情况下的形变曲线;制作单螺栓连接轴向试件和切向试件,用于分析轴向外载荷及切向外载荷对螺栓连接结构松弛特性的影响规律;搭建实验平台,通过循环载荷控制软件对装夹在疲劳试验机上的单螺栓试件施加一定频率的循环载荷;间隔相同时间,应用LMS振动系统对单螺栓连接试件进行模态试验;提取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夹紧力号和模态试验中的刚度信号,并将其拟合曲线进行对比。本发明为关键精密复杂部件连接螺栓松弛的判定和再次紧固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残余应力对螺栓连接结构夹紧力衰减影响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739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83266.4

    申请日:2017-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残余应力对螺栓连接结构夹紧力衰减影响的测量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包括:拉伸试验机、下连接件、螺母、电涡流位移传感器、上连接件、螺栓、压力传感器,对应的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三维表面形貌测量仪、数显力矩扳手、振动台、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通过三维表面形貌测量仪获取接触表面三维形貌,采用振动时效法及X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仪获得同种材料、不同水平残余应力大小的螺栓,结合拉伸试验机和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采集相同预紧力、特定幅值循环交变载荷下的数据。此方法可定量分析两者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残余应力对螺栓连接结构夹紧力衰减的影响提供了实验基础,操作简单、快捷、测量精确。

    一种针对对置油垫的静压滑枕切削力抵抗刚度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7614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651259.7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一种针对对置油垫的静压滑枕切削力抵抗刚度优化方法,针对对置滑枕支撑的特点应用雷诺方程,根据对置静压油垫支撑的滑枕特点对其进行简化,建立了一种求解非线性支撑刚度的模型,并根据不同参数取值下的计算结果对滑枕的支撑刚度进行优化。首先应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雷诺方程得出单个滑枕支撑油垫的承载能力,再通过迭代法求解对置油垫的非线性承载力与刚度,之后应用二分法求取滑枕的偏移,得出滑枕在切削力作用下的变形。通过不同参数下滑枕变形程度的大小,分析其支撑刚度的影响因素,最终通过重新分配支撑油垫供油流量的方式提高了滑枕的刚度,得出流量分配的优化结果。

    一种基于Floyd算法的空间误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50805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319420.0

    申请日:2015-06-11

    Abstract: 一种基于Floyd算法的空间误差补偿方法,基于误差测量数据,利用旋量理论的指数矩阵形式,在机床的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机床整体的空间误差模型,对误差模型的高次项削减,得到误差模型的基本方程;根据Floyd的最短距离算法,不断调整权值,迭代到精度允许的基本范围,得到误差补偿模型并以较小的运算量达到补偿效果,该误差补偿可用于各种复杂实际加工场合中的机床误差的实时补偿。并在实例中与经典误差补偿算法“ACO‑BPN”进行比较,通过仿真发现,Floyd补偿算法相较ACO‑BPN补偿算法,有着补偿效果好,执行效率高迭代次数少的特点,并在变温环境中验证了Floyd补偿算法的鲁棒性较好的特点。

    一种考虑末端运动误差的六自由度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72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47955.6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末端运动误差的六自由度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更具体是提出了一种结合旋量理论、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及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机器人末端连续轨迹进行精确规划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旋量理论建立机器人正逆运动学模型,简化计算过程;在关节空间内采用三次样条插值,从而保证运动平滑;最后以关键点个数为变量将末端跟踪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以内,再以各段时间间隔为设计变量,各关节最大角速度、角加速度及角加加速度为约束条件,以追踪误差最小为优化目标对轨迹进行优化,从而获得规划效率高、跟踪误差小且运动平滑的规划轨迹。

    一种基于三维分形理论的栓接结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903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7607.2

    申请日:2016-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G06F17/5018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维分形理论的栓接结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现代工业飞速发展,对机床加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机床部件间结合部接触质量对机床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机床总刚度的60%~80%和总阻尼的90%,来自于结合部,而机床的整体刚度与阻尼又决定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因此准确预估结合部接触刚度与阻尼能够为研究机床整体动态性能提供理论基础。本发明针对栓接结合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分形表面同时考虑了弹塑性变形阶段的接触刚度阻尼模型,通过MATLAB数值仿真软件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相结合预估栓接结合面动态性能的方法。

    一种针对双面锁紧刀柄-主轴在高转速条件下的结合部刚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541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5606.4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双面锁紧刀柄-主轴在高转速条件下的结合部刚度分析方法,更具体是一种考虑了双结合面压力不均匀分布的结合部分形刚度建模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高转速条件下系统结合部刚度进行分析。该方法首先建立三维分形法向与切向刚度模型,并基于静力分析得到的双结合面上各节点压强值,计算节点对应的等效刚度值,并通过转换模型得到结合部扭转与径向刚度值。最终揭示不同转速与高转速下拉刀力、碟簧刚度与碟簧预紧力对结合部刚度的影响趋势。该方法的特点在分形理论中考虑了弹塑性变形与域拓展因子的影响,同时在有限元分析中考虑了结合面压力分布不均匀情况,从而针对高转速条件下的BT40刀柄-主轴结合部刚度进行了精确建模与分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