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78047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77835.6

    申请日:2009-01-23

    Inventor: 夏定国 杨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电源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领域。步骤为:1)低温热处理制备阴极材料前躯体,2)高温灼烧制备阴极材料Pr2O2SO4,3)制备复合阴极。该方法制备的材料的最大优点是纯度高,整个材料的电子电导率高,可以在700-800℃的温度范围应用,催化效率高。以其为阴极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输出电压高,功率密度大,且可以抗硫化物中毒,安全可靠。最好的样品开路电压达到了1.09V,功率达到了745mW/cm2。

    原位合成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4916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103806.8

    申请日:2008-04-11

    Abstract: 原位合成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方法属于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领域。本发明拟解决通过物理共混法制备的金属酞菁/碳纳米管复合物中酞菁分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结合不牢固,酞菁分子在碳纳米管表面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10~40min,得到悬浊液;将前驱体和金属盐按摩尔比3~8∶1混合后,加入到悬浊液中,混合物与碳纳米管质量比为3~11∶1,氮气保护下160~240℃搅拌反应1~6h,产物经过滤、无水乙醇淋洗至滤液无色后,于50~100℃真空干燥5~30h,得目标产物。本发明具有酞菁分子与碳纳米管之间结合牢固,且酞菁分子可以在碳管外壁均匀生长形成微晶等优点。

    电催化氧化甲酸的Au-M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5215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510116705.0

    申请日:2005-10-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材料领域。目前有关金合金作为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剂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发明提供的电催化氧化甲酸的Au-M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中M为Ni、V、Y之一,Au与M的摩尔比为2~4∶1。所述的电催化氧化甲酸的Au-M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各步骤:(1)将金属Au粉和金属M粉按摩尔比为2~4∶1称重,该催化剂中M为Ni、V、Y之一,混合均匀冷轧成块材;(2)将上述块材在800℃~1100℃温度下熔炼后冷却得到本发明的催化剂。本发明的Au-M(M=Ni,V,Y)催化剂不但使得原本惰性的金具有了催化性能,提高催化氧化性能;另外,采用合金做催化剂能降低金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种76-83℃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4519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10116706.5

    申请日:2005-10-28

    Abstract: 一种76-83℃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相变储热材料领域。本发明用高吸油率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作封装吸油材料,熔点为76-81.6℃,相变潜热为200-220kJ/kg的石蜡作为主储能材料。组成是质量百分含量为66-80%的石蜡,11-15%高密度聚乙烯,4-12%SEBS,及3-7%膨胀石墨。本发明按上述质量百分含量取石蜡放入反应釜中加热熔化;将高密度聚乙烯加入到液蜡中搅拌至熔为一体后,加入SEBS继续搅拌至熔融;最后按上述比例加入膨胀石墨EG,搅拌至均匀;取出放入模具中,使用200-300kPa的压力压制成板状,冷却后取出。本发明制备的可用于较高温度锅炉中的材料无需容器封装,能直接接触传热介质水,在高于熔点的热水中浸泡200小时后,失重率低于2%,相变潜热变化低于10%。

    以半胱氨酸为偶联层铂金双金属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70523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12674.1

    申请日:2005-10-14

    Abstract: 一种以半胱氨酸为偶联层铂金双金属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材料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电极催化剂是在有机偶联层半胱氨酸上形成纳米级的铂金双金属粒子,且其中Au与Pt摩尔比为1~2∶1。其制备方法是将碳电极置于质量百分比为5%~20%的HNO3与20%~60%混合溶液中加热,清洗干净;将清洗后的碳电极上均匀平铺半胱氨酸溶液并烘干,烘干后浸入到等摩尔比的氯金酸和氯铂酸混合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溶液,抗坏血酸与氯金酸的摩尔比为10~30∶1,放置至溶液由无色变为黑色,即得到本发明的铂金双金属催化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对于甲醇燃料电池具有良好的甲醇电催化性能。本发明适用于甲醇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催化剂。

    以SnO2为偶联层的铂和铂金双金属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70517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17530.5

    申请日:2005-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属于燃料电池材料领域。目前通过无机偶联层的自组装未见报道。本发明材料在无机偶联层SnO2上形成纳米级的铂金属粒子或纳米级的铂金双金属粒子,且其中Au与Pt摩尔比为1~2∶1。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碳电极置于质量百分比为5%~20%的HNO3与20%~60%K2CrO7混合溶液中加热,清洗干净;在清洗后的碳电极上用真空镀膜设备镀厚度为8nm~50nm的SnO2薄膜;将上述镀有SnO2薄膜的碳电极浸入到0.1mM~0.1M氯铂酸混合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溶液,抗坏血酸与氯铂酸的摩尔比为10~30∶1,放置至溶液由无色变为黑色,即得到本发明的催化剂。催化剂采用无机SnO2薄膜作为偶联层,具有耐腐蚀性、低成本、耐高温、稳定且吸附性强,在多用酸或碱性电解液的燃料电池中更具广泛的应用前景。

    喷射热解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梯度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12120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2148640.9

    申请日:2002-11-14

    Inventor: 夏定国 赵煜娟

    Abstract: 一种喷射热解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梯度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LiNi1-yCoyO2为复合梯度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一定比例称取LiNO3、Co(NO3)2、柠檬酸后加水溶解形成溶胶;选取不同粒径的球形Ni(OH)2投入上述溶胶中,在球形Ni(OH)2表面形成溶胶包覆层;将上述条件下制得的带有溶胶包覆层的Ni(OH)2喷射热解,得到表面包覆有干凝胶层的颗粒;上述颗粒热处理后得到具有良好球形形貌的锂离子电池梯度材料。本发明制得的材料中Co成分呈梯度变化,电化学性能优秀,有较高的密度,材料均匀性,比容量和优良的循环性能。该方法缩短了热处理时间,降低热处理温度,溶胶包覆的生产条件温和,有利于改善生产环境,可直接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93439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065826.7

    申请日:2012-03-13

    Abstract: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复合材料标记为Si-M-C,包括纳米硅、非石墨化碳和金属,并含有微量的N、S和Na元素。其制备方法,将硅粉、金属酞菁、吡嗪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将所得液体转移入聚四氟乙烯内胆的自压反应釜中加热;接下来将上述热聚合产物真空旋蒸,除去有机溶剂;所得固体粉末于真空烘箱中烘干后在氩气气氛保护下进行热处理,最终得到Si-M-C复合物。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在0.05V~3.0V的电压范围内,100mAg-1的充放电倍率下,其稳定可逆比容量最低可达到700mAhg-1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Ti4O7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8658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097129.5

    申请日:2011-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Ti4O7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首先合成表面包覆的TiO2,然后在还原性气氛中热处理,获得存在表面包覆的Ti4O7,接下来用刻蚀剂除去表面包覆层获得纯相Ti4O7颗粒。SiO2的包覆使得TiO2在高温还原时不易发生团聚,有利于生成纳米Ti4O7颗粒,本方法制备的Ti4O7颗粒表面的SiO2可以由氢氟酸或钾、钠的氢氧化物除去从而获得了纯相Ti4O7颗粒。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MnO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7727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068630.9

    申请日:2011-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MnO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电化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各步骤:在磁力搅拌条件下,首先将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溶解在乙二醇中,浓度为2.0~4.0g/L;然后加入一水合柠檬酸,浓度为8.4~42.0g/L;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四水合乙酸锰,其中一水合柠檬酸与四水合乙酸锰的摩尔比在0.3~1.6之间。将上述混合物磁力搅拌,同时于140℃-180℃之间加热使溶剂蒸发。接着将得到的棕红色粘稠物质转入到140℃-180℃烘箱中干燥3~5h。最后将上述干燥后的产物在H2/Ar混合气氛下于600℃-1000℃热处理1h,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MnO。本发明制备的纳米MnO负极材料比容量高,循环性能稳定,安全性能好。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