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853726U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20537967.4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一种具有引流管容纳功能的多孔植入物,包括植入物本体,所述植入物本体为多孔结构,内部和表面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所述植入物本体内部留有一用于容纳引流管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内口和外口,所述外口设置于所述植入物本体侧面,所述内口设置于所述植入物本体的一端或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引流管预留专门的通道,使得引流管可以置入多孔钛合金植入物内部,引流管被植入物限制在狭小的通道内,将明显提升引流管体内部分的牢靠性;通过将引流管内口置于多孔钛合金植入物内部或一端,使得引流管所收集的分泌液为进入植入物内部的分泌液或位于骨与植入物接触面之间的分泌液;通过本新型的引流设计,也可从体外向体内经引流管向植入物中注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203915054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18661.4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IPC: A61B17/70
Abstract: 一种颈椎前路椎间撑开复位器,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颈椎撑开复位,包括:复位器,用于与待复位的颈椎椎体连接,并通过垂直方向的连续移动带动所述椎体调整复位以实现对所述椎体顺列的校正;撑开器,与所述复位器连接,通过调整所述复位器的水平方向位置使所述椎体的椎间纵向撑开至关节突解锁以进行椎间手术,或者所述椎体调整复位后保持所述复位器的位置以完成椎间融合或固定手术。本实用新型能使脱位的椎体逐步复位,复位过程平稳、精确、可控;无需插入椎间隙进行操作,使用安全、方便;椎体复位后能保持椎体间的复位关系直至完成可靠的椎间固定操作,可以在颈前路手术中完成脱位椎体的复位,免除了附加手术及其所带来的痛苦。
-
公开(公告)号:CN203790085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20051061.6
申请日:2014-01-26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44 , A61F2002/300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融合器,包括托块和锁紧螺钉,所述托块为一楔形块,所述托块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融合孔,所述锁紧螺钉用于固定所述托块。本实用新型的托块上设置融合孔,可方便置入松质骨或供植入部位相邻的骨质长入,从而实现骨与植入物的融合,一次手术实现固定和融合,而且采用楔形块结构,使得松质骨受压应力,利于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20305996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47762.8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IPC: A61D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髓机械压迫装置,包括通过导线连接的压迫系统和体内控制系统,压迫系统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椎间隙,所述压迫系统包括机架,机架内设有减速马达,减速马达的下方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推杆,推杆的一端设有压迫头,推杆的另一端设有弹簧;所述体内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线路连接的集成电路板和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板的正面设有单片机,集成电路板的背面设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下方设有电机驱动芯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减速马达的转动可以使压迫的精确度提高到0.1mm,大大提高了慢性脊髓压迫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可以在透视下调整任意调整初始位置,可以尽量减少各动物之间的系统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216724883U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22869597.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F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肋骨成型器,包括侧开口锁棒结构和杆部,所述的杆部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侧开口锁棒结构的侧面;所述的侧开口锁棒结构1包括U型槽,该U型槽用于插入钛棒并与该钛棒实现连接;所述U型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螺孔;该螺孔用于插入螺栓并通过拧紧该螺栓实现所述U型槽与所述钛棒之间的连接;所述的杆部上沿着长度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孔,该孔用于插入创伤接骨螺钉,所述创伤接骨螺钉的螺纹部的一部分用于穿过所述的孔后螺接至病人的肋骨上;相邻的所述孔之间设置有折断槽。
-
公开(公告)号:CN210124877U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20775288.8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载药腔室的多孔金属假体。该含载药腔室的多孔金属假体,包括多孔金属本体和至少一个载药腔室,载药腔室设置在多孔金属本体内,多孔金属本体上开设有注药孔,注药孔连通多孔金属本体的外部与载药腔室;密封件,密封件可拆卸地封堵注药孔。第一方面,可以依据预定载药量确定载药腔室的容量,从而能够实现大量载药,提高了载药量,进而会药物的长期缓释提供了基础。第二方面,不仅能够实现药物的稳定负载,而且可以控制药物有规定地逐渐释放,避免药物过早爆释或难以释放。第三方面,载药方式操作简单高效,且具有极高的生物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943728U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20310666.2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Abstract: 一种骨块把持钳,包括成对设置的钳柄,每个所述钳柄均包括握持端和工作端,所述钳柄在靠近所述工作端处交叉枢接,每个所述工作端还连接有把持臂与固合部,所述把持臂相对于所述工作端向下倾斜并具有一固定的夹角,所述固合部位于所述把持臂的末端,且两个所述把持臂上的固合部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骨块把持钳结构简单、精致、小巧,可单手操作;无过多的连接件及连接关系,工艺简单,结构稳定,把持臂与工作端具有夹角,深部手术操作时,钳柄及把持者的手可以避开手术操作视野,尽量小地影响术者的观察与操作,为手术带来方便,有效提高了安全性和手术效率,固合部前端有齿,咬合后可避免骨块松脱,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3915022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13563.1
申请日:2014-06-12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IPC: A61B17/285 , A61B17/04
Abstract: 一种棘突打孔穿线器,包括成对设置的钳柄,每个所述钳柄均包括握持端和工作端,所述钳柄在靠近所述工作端处通过钳轴交叉枢接,还包括:对抗臂,所述对抗臂的末端与一个所述钳柄的工作端连接,所述对抗臂的前端为一抵靠面,所述抵靠面靠近所述钳柄的对称平面设置,所述对抗臂为向内折弯的弧形结构杆;打孔臂,长于所述对抗臂并与所述对抗臂相对设置,所述打孔臂的末端与另一个所述钳柄的工作端连接,所述打孔臂的前端为一尖锐结构且有一用于穿引缝合线的穿线结构,所述打孔臂为向内折弯的弧形结构杆,所述尖锐结构与所述打孔臂的末端分别位于所述钳柄的对称平面两侧。
-
公开(公告)号:CN306308800S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30478728.1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北京嘉和海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用于手机的颈椎病患者病情评估图形用户界面。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运行程序和数据传输。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屏幕中的图形用户界面。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手机为惯常设计,省略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俯视图。
6.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主视图的界面上方为问答区域,界面下方为程度选择区域,用于记录患者患处的疼痛程度,通过触摸界面下方的指示手指并左右滑动时,指示手指与指针同步平移,完成疼痛程度的选择。
主视图为默认状态下指示手指在居中位置显示,疼痛程度为中等,当指示手指向左移动时,可以选择较轻与轻微,分别如变化状态图1、2所示;当指示手指向右移动时可选择较重与严重,分别如变化状态图3、4所示,当用户选好疼痛程度时,则指示手指与指针同时停止移动,用户可以点击下方确定按钮,用户点击界面下方的确定按钮后,界面切换至变化状态图5,变化状态图5上方为问答区域,界面下方为部位选择区域,选择区域共有三种情况可供选择,默认状态下所有部位为灰白色,为未选中状态,通过点击界面中的人体部位,完成疼痛区域的选择,当用户选择变化状态图5下方左侧选项,进入变化状态图6,点击下方左臂的一个部位时,则显示该部位高亮,如变化状态图7所示,点击变化状态图5下方中间选项,进入变化状态图8,点击下方右臂的一个部位时,则显示该部位高亮,如变化状态图9所示,当用户选好疼痛区域时,点击下方确定按钮,进入变化状态图10,当用户选择变化状态图5下方右侧选项,进入变化状态图11,点击下方中间的一个部位时,则显示该部位高亮,如变化状态图12所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