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椎间撑开复位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2716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64450.1

    申请日:2014-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0206 A61B17/7074 A61B2017/564

    Abstract: 一种颈椎前路椎间撑开复位器,用于颈椎前路手术中的颈椎撑开复位,包括:复位器,用于与待复位的颈椎椎体连接,并通过垂直方向的连续移动带动所述椎体调整复位以实现对所述椎体顺列的校正;撑开器,与所述复位器连接,通过调整所述复位器的水平方向位置使所述椎体的椎间纵向撑开至关节突解锁以进行椎间手术,或者所述椎体调整复位后保持所述复位器的位置以完成椎间融合或固定手术。本发明能使脱位的椎体逐步复位,复位过程平稳、精确、可控;无需插入椎间隙进行操作,使用安全、方便;椎体复位后能保持椎体间的复位关系直至完成可靠的椎间固定操作,可以在颈前路手术中完成脱位椎体的复位,免除了附加手术及其所带来的痛苦。

    具有可调节填充块的椎板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3459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0192017.7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调节填充块的椎板组件,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间连接部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填充块,连接件与填充块相连,填充块具有可伸长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椎板组件的填充块与椎板之间以及填充块与侧块之间具有间隙的问题。

    用于颈椎椎管扩大成型装置及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174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57186.7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颈椎椎管扩大成型装置及安装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紧固件;紧固件的贯穿方向与切口的方向一致;利用紧固件沿着冠状面钉入,使得钉道更长,增加了把持力,有利于椎板的提拉操作,降低了切口尺寸需求,减小了患者创伤,紧固件贯穿第二固定孔与侧块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贯穿的紧固件与切口位置更近,降低了切迹,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垂直椎板钉入椎板钉对切口尺寸要求高、椎板钉的把持力小,以及提拉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7618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70905.X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开门固定装置及脊柱内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本体和可选的融合板;所述固定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上固定板、起支撑作用的椎板开门支撑板和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下固定板,下固定板设置有第二融合孔,第二融合孔中设有第二融合螺钉,第二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所述融合板固定于本级椎体,且位于下固定板的相对侧,融合板设置有第一融合孔,第一融合孔中设置有第一融合螺钉,第一融合螺钉从本级椎体穿出固定至下一级椎体。其采用融合螺钉实现椎弓板与下一级椎弓板固定,在保持稳定支撑的同时,实现了小关节间的刚性固定,为椎体间的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用于颈椎椎管扩大成型装置及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174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157186.7

    申请日:2023-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颈椎椎管扩大成型装置及安装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紧固件;紧固件的贯穿方向与切口的方向一致;利用紧固件沿着冠状面钉入,使得钉道更长,增加了把持力,有利于椎板的提拉操作,降低了切口尺寸需求,减小了患者创伤,紧固件贯穿第二固定孔与侧块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贯穿的紧固件与切口位置更近,降低了切迹,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垂直椎板钉入椎板钉对切口尺寸要求高、椎板钉的把持力小,以及提拉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一种人工椎间盘假体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33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98611.9

    申请日:2022-01-27

    Inventor: 孙宇 李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椎间盘假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人工椎间盘假体包括上终板、髓核假体和下终板;上终板下表面设有球形凹槽;髓核假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球头部和基座部,基座部位于球头部的下方,球头部和上终板的球形凹槽相互贴合且能够相对转动,基座部的侧面设有多个沿基座部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缓冲孔;下终板设有连接插槽,基座部与连接插槽装配连接。本发明的人工椎间盘假体,髓核假体和上终板之间能够实现万向转动,保证植入后人体的运动的灵活性,另外在基座部的周向设置的缓冲孔能够实现缓冲功能,在脊柱在各个方向弯曲时可以通过缓冲孔进行缓冲,避免人工椎间盘假体对相邻的椎体造成损伤,能够更接近原有人体椎间盘的功能。

    棘突重建开门板

    公开(公告)号:CN1124262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190485.7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棘突重建开门板,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棘突重建开门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棘突固定板、中固定板、椎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从棘突的顶部向内打入用于将截断的棘突和椎板进行固定的棘突复位螺钉;中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下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本发明能够将截断的棘突进行复位,被复位的棘突不容易发生偏移,固定可靠;棘突复位螺钉从棘突的顶部向内打入,极大地方便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和观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