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粒微孔扩散系数及无因次数值反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1111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73623.8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煤粒微孔扩散系数及无因次数值反演方法,包括:步骤S101、得到煤粒的有因次累计瓦斯解吸量:基于预设的煤粒的累计解吸量模型,对煤粒进行瓦斯解吸扩散实验,得到煤粒的有因次累计瓦斯解吸量;步骤S102、建立煤粒瓦斯径向流动无因次数学模型:根据煤粒瓦斯径向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和预设的无因次参数,建立煤粒瓦斯径向流动无因次数学模型;步骤S103、数值解算无因次累计瓦斯解吸量;步骤S104、反演计算煤粒微孔道扩散系数。籍此,避免了运用菲克扩散模型推算解吸造成的测定误差,有效提高煤粒微孔道扩散系数的准确率。

    承载煤岩裂纹萌生和稳定扩展起点的红外辐射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8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67111.3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承载煤岩裂纹萌生和稳定扩展起点的红外辐射识别方法,进行单轴压缩煤岩的红外辐射观测实验,分别设置加载煤岩试样和参照煤岩试样,并采用红外热像仪对加载煤岩试样和参照煤岩试样分别录制;得到加载试样红外辐射温度矩阵IRlo、参照试样红外辐射温度矩阵IRre;计算IRre每一行元素的平均值得到参照试样红外辐射温度行平均值集合AIRTLre;计算加载试样绝对红外辐射温度矩阵AIRlo;计算加载试样红外辐射温度绝对方差VIRT;对VIRT进行一层小波分解得到小波变化一层分量,并通过小波变化一层分量计算裂纹萌生和稳定扩展起点的阈值。本发明利用红外辐射遥感监测技术,实现了煤岩裂纹萌生和稳定扩展起点的实时、准确识别,对提升矿井等岩土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种矿井水浸泡后的承载煤岩体和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97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49152.5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水浸泡后的承载煤岩体和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属于地下工程岩石力学领域,适用于分析矿井水浸泡后的煤岩体和充填体承载力学问题。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本构模型;确定模型参数;将各参数代入本构模型方程式中,确定本构模型方程式。本发明改正了传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压密阶段与试验曲线差别较大的缺点,分析了其化学腐蚀后的力学特性,引入了化学损伤参数定量地表征其力学参数,创新性地将压密阶段和后续阶段分开表示,构建了带化学损伤参数接口的分段式损伤本构模型。本发明丰富了地下工程岩石力学理论,为壁式连采连充高效开采提供理论参考。

    一种长距离炮孔装药装置及装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32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58844.2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距离炮孔装药装置及使用该装药装置进行装药的装药方法,涉及炮孔装药技术领域,其包括:内圆筒,其侧壁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弧形槽;外圆筒,其由多个弧形板拼接而成,外圆筒套设于内圆筒外部、且二者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多个扇形板,各扇形板的外弧面均与各自对应的弧形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各扇形板均嵌入各自对应的弧形槽内,多个扇形板的内弧面围成一圆孔;弹性块,各扇形板的斜侧面与弧形槽的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块;圆形楔子,其沿其轴线方向具有一定的锥度,圆孔的内侧壁与圆形楔子的外侧壁相贴合;连接绳,连接绳穿过圆形楔子的小头端;管体,管体的一端嵌入环形间隙内。采用装药装置进行装药装药时间短,且装药质量好。

    矿井采空区自然发火测温系统及测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3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84501.3

    申请日:2018-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7/18 G01K1/08 G01K1/12 G01K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井采空区自然发火测温系统及测温方法,测温系统包括测温装置和保护装置;所述测温装置包括对应信号连接的第一矿用隔爆型温度数显仪、第一测温电缆组和第一测温探头组以及对应信号连接的第二矿用隔爆型温度数显仪、第二测温电缆组和第二测温探头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两条保护通道,该两条保护通道对应套设在两束测温电缆组的外侧,而矿井采空区自然发火测温方法均通过在矿井中对该测温系统进行适当的布置实现,本发明通过在测温电缆外设置保护装置,加强了测温电缆的抗砸性、抗拉性和阻燃性,进而提高了测温系统的利用效率。

    一种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及实施防灭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4672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284435.7

    申请日:2017-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移动式干冰相变防灭火系统及实施防灭火的方法,包括钎杆式多功能测温系统、输气管路、气相色谱仪和惰性防灭火材料相变发生器机组;钎杆式多功能测温系统包括多功能钎杆;多功能钎杆设于煤矿工作面的煤体中;多功能钎杆的温度探头实时检测煤体温度,并通过矿用温度数显表显示;通过多功能钎杆的气体收集口采集煤矿工作面的煤体内气体;根据煤矿工作面的煤体温度和煤体内气体成分确定出煤体自然发火危险区域,控制惰性防灭火材料相变发生器机组产生灭火用惰性气体,并使灭火用惰性气体依次经过输气管路、气体通道和出气孔注入到自然发火危险区域中实现防灭火。本发明不仅安全可靠、精准可控,而且节约成本、操作简单,能够有效防治煤体自然发火。

    一种采空区自然发火定量化预报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06391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77923.3

    申请日:2018-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G06Q10/0635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空区自然发火定量化预报方法及应用,其中,采空区自然发火定量化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多场耦合下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场数学模型;2)离散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场模型;3)编制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场求解程序;4)数值仿真获取采空区自然发火定量化预报函数;5)根据预报函数确定合理的一氧化碳预报阈值,与现场观测到的工作面上隅角一氧化碳涌出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有发火风险。本发明所述的采空区自然发火定量化预报方法,以工作面上隅角一氧化碳涌出量来定量评估采空区自然发火风险,可提高采空区早期煤自燃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种以纳米碳材料的热扩散为预处理的硬质涂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85983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758066.1

    申请日:2015-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66 C23C16/02 C23C16/27 C23C16/513 C23C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纳米碳材料的热扩散为预处理的硬质涂层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纳米碳材料的固态热扩散处理,预处理基体材料的清洁与刻蚀,硬质涂层的制备。纳米碳材料的固态热扩散采用纳米级金刚石、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碳纤维作为碳源,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固态热扩散处理,使纳米碳源浓度在基体材料的深度方向呈梯度分布;预处理基体材料的清洁与刻蚀包括去污处理、打磨抛光、清洗、腐蚀液刻蚀、干燥使基体材料表面平整、清洁,并且通过特定腐蚀液的刻蚀将纳米级第二相粒子裸露在基体表面;硬质涂层的制备包括以气/液/固体不同形式的物质作为碳源,通过物理/化学气相沉积、固态热扩散、高能喷涂工艺制备的金刚石/类金刚石硬质涂层。

    一种煤矿停采面温度监测及气体采集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19277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42900.5

    申请日:2017-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G01K13/12 G01N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停采面温度监测及气体采集分析系统,包括:钎杆式温度气体采集装置设于煤矿工作面的煤体中,并采集煤体内部温度和煤体内部气体;煤体内部温度通过温度数显仪(7)和信号转换器(6)传送给分站(4),而煤体内部气体通过压缩皮球(14)压入到气囊(15)中;煤矿井下和地面上均设有多个交换机(2),并共同组建成环形通信网(3);分站(4)通过环形通信网(3)传送给设于地面上的监控主机(1)。本发明能够准确测得煤矿停采面的煤体内部温度和各气体浓度,并且在地面调度室和井下硐室中均可以实时监测煤体内部温度,从而能够提前准确预测出可能发生煤自燃事故的地点,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防灭火措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