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26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176564.2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0/32 , C08F2/32 , C08F8/32 , C08F220/58 , C08F212/14 , C09K8/68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稠油降粘功能的压裂液减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多烷基取代多胺化合物的制备;(2)高分子量聚合物乳胶的制备;(3)减阻剂的制备。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具有稠油降粘功能的压裂液减阻剂。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原料易得,过程简单安全,生产成本低;2.产品具有良好的减阻效果;3.产品表面活性的部分含有氧、氮原子和阳离子结构,提升产品与胶质、沥青质的作用,增强产品对稠油的乳化效果;4.在水溶性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疏水单体,提高了聚合物的黏弹性,可以提升产品消除湍流、降低流动阻力的性能;5.后处理简单,容易实现连续生产;6.与常规稠油开采药剂的配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02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07061.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CO2在油水同时存在情况下的扩散传质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对CO2在油水两相中的扩散阶段进行划分;步骤2,建立CO2在油水两相中扩散的不同扩散阶段的数学模型;步骤3,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建立CO2在油水两相中扩散系数关系式;步骤4,进行数学模拟得到CO2浓度分布以及压降曲线;步骤5,建立微观扩散过程的压降模型;步骤6,进行CO2在油水相体系中扩散实验;步骤7,计算得出CO2在油相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o和水相的有效扩散系数Dw。该计算方法所求得的二氧化碳在饱和原油岩心中的有效扩散系数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实际的扩散过程,更能真实模拟地下扩散情况,为现场方案设计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895262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710361755.8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限级全通径压裂滑套,包括机械管柱、电气管柱,所述机械管柱包括机械外管、机械内管,所述机械外管设置在机械内管外部,所述电气管柱包括电气外管和电气内管,所述电气外管设置在电气内管外部且两者之间形成电气环空,所述机械外管和电气外管连接,所述机械内管和电气内管连接,机械内管和电气内管连通后共同构成全通径;所述机械外管开设一燃烧仓,燃烧仓内放置燃烧药囊,所述电气环空中放置时间触发机构和/或压力触发机构,所述时间触发机构和/或压力触发机构通过电热丝连接至燃烧药囊。本发明与压裂管柱等径,不需要投球打开,也不需要专门的开关工具,而且可以多级无限制的使用。其控制打开方式为时间触发或者压力触发。
-
公开(公告)号:CN11194809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405585.8
申请日:2019-05-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粗糙裂隙内浆液扩散流变特性的试验设备及方法,包括模拟裂缝板槽体、裂缝宽度调节机构、压裂液注入机构,所述模拟裂缝板槽体包括裂缝下壁板、裂缝侧壁板、裂缝上壁板、挡板,所述裂缝侧壁板包括左侧壁板和右侧壁板,所述左侧壁板下端连接裂缝下壁板左侧边缘,右侧壁板下端连接裂缝下壁板右侧边缘,所述裂缝上壁板左侧边与左侧壁板右侧面为上下滑动密封连接,裂缝上壁板右侧边与右侧壁板左侧面也为上下滑动密封连接,所述裂缝上壁板外部顶面连接裂缝宽度调节机构,所述挡板封堵在模拟裂缝板槽体前端口。本发明能比较充分地研究粗糙裂缝内压裂液扩散流变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85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10154463.1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藏缝网压裂优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页岩油藏多级裂缝导流能力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复杂裂缝改造体优化,获取页岩油藏储层特征,根据油气渗流力学理论,得到优化改造体的体积和渗透率;S2、确定最优等效裂缝渗透率;S3、确定等效裂缝导流能力;S4、计算最优多级裂缝导流能力;利用该方法可以确定页岩油藏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的主裂缝、次裂缝和微裂缝的三级裂缝导流能力,从而为压裂支撑剂选择和加砂工艺设计提供指导,在页岩油层中形成高效支撑的改造体积,提高页岩油藏改造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25990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410598941.X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油的方法,该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油的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盒测法获得储层体积压裂后缝网的分形维数D和迂曲分形维数δ;步骤2,对试验区的水平井进行射孔和压裂,使其生成垂直井筒的孔眼和压裂缝,并对试验区进行页岩油开采;步骤3,确定出试验区压裂水平井多条裂缝共同作用时,试验区的产量;以及步骤4,确定裂缝的有效渗透率kn和基质‑裂缝的等效渗透率ke。该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油的方法应用过程简单、可靠,可在不同储层条件下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进行预测,只需调整测量参数,其使用可靠性高,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6259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98941.X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IPC: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油的方法,该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油的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盒测法获得储层体积压裂后缝网的分形维数D和迂曲分形维数δ;步骤2.对试验区的水平井进行射孔和压裂,使其生成垂直井筒的孔眼和压裂缝,并对试验区进行页岩油开采;步骤3.确定出试验区压裂水平井多条裂缝共同作用时,试验区的产量;以及步骤4.确定裂缝的有效渗透率kn和基质-裂缝的等效渗透率ke。该体积压裂水平井开采页岩油的方法应用过程简单、可靠,可在不同储层条件下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进行预测,只需调整测量参数,其使用可靠性高,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2648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1773025.0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及油气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固化树脂组合物与应用、蜂窝状树脂制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和组分B各自独立地存在;组分A包括水性热固性树脂、溶剂型热固性树脂、乳化剂和水;组分B包括固化剂,固化剂选自式I所示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和/或双酚酚醛树脂;#imgabs0#A为来自酸酐类化合物的结构单元,B为来自多氨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双酚酚醛树脂包括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和式III所示的结构单元;#imgabs1#以双酚酚醛树脂的总重量为基准,式I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100wt%,式III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100wt%。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61653.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陆相页岩水平井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陆相页岩水平井密切割体积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陆相页岩储层测井解释所显示的地层特征及天然结构面分布特征,建立页岩储层全三维水力压裂地质力学有限元数值模型;根据有限元数值模型,开展水平井密切割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模拟,计算压裂裂缝几何参数以及储层改造体积;将实际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校验;采用校验后的数值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不同簇间距下水平井密切割压裂裂缝干扰行为及扩展路径,提取压裂特征参数;根据簇间距与压裂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优化确定簇间距。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保证簇间距优化精度,提高压裂改造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61719.3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部岩石脆性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断裂能与耗散能的深部岩石脆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价岩石试件在对应赋存条件下的全过程应力‑应变测试曲线;将岩石高围压条件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划分为五个阶段;根据划分后的全应力‑应变曲线确定峰前轴向总能量耗散、峰前轴向断裂能;峰前环向总能量耗散、峰前环向断裂能;峰后轴向能量耗散和峰后总能量耗散;根据峰前轴向断裂能占峰前总能量耗散比值、峰前环向断裂能占峰前环向能量总耗散的比值及峰后轴向能量耗散与峰后总能量耗散比值确定脆性指数。本发明将积累总能量中用于断裂的耗散能比例作为衡量岩石脆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可有效的定量表征深部储层岩石的脆性特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