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01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110812897.8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F18/2411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预测时刻前预设时段内的各类功率相关数据;提取所述预测时刻前预设时段内的各类功率相关数据对应的特征向量;将所述特征向量作为预先训练的Attention‑LSTM神经网络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模型的输入,获取预先训练的Attention‑LSTM神经网络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模型输出的预测时刻光伏电站功率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预测时刻前预设时段内的各类功率相关数据对预测时刻光伏电站功率数据进行预测,提高了光伏电站功率数据的预测精度,有助于调度部门提前做好调度计划和风险规避,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及光伏发电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507086.1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多场站短路比的新能源集群优化调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新能源集群中各新能源场站的运行参数;将所述各新能源场站的运行参数带入预先构建的优化调度模型,结合短路比与新能源场站有功输出的灵敏度关系得到新能源集群的有功出力;基于所述新能源集群的有功出力进行新能源集群优化调度;其中,所述优化调度模型是基于以新能源集群输出有功功率最大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有功输出限值为约束条件构建的。本发明通过短路比与新能源场站有功输出的灵敏度关系对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考虑不同并网点接入的新能源场站的发电运行能力和电网强度,有利于新能源持续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741009.8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布式光伏总辐射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预先确定的分布式光伏总辐射的气象影响因子筛选出预测时段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将筛选出的预测时段的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代入预先建立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总辐射预测模型中,得到预测时段分布式光伏总辐射的预测值;其中,分布式光伏总辐射的气象影响因子是利用预测区域内气象监测站历史总辐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确定的;所述总辐射预测模型对数值模式预报数据和总辐射监测数据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得到预测时段对应的分布式光伏总辐射预测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影响分布式光伏总辐射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提高了分布式光伏总辐射预测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4715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811112481.X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安平 , 李官军 , 周晨 , 李灿 , 李丹 , 余豪杰 , 桑丙玉 , 崔红芬 , 杨波 , 陶以彬 , 庄俊 , 吴福保 , 丁杰 , 秦昊 , 袁晓冬 , 陈兵 , 李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单元级联H桥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级联单元;所述多个电池级联单元串联后接入电网;所述电池级联单元包括电容级联单元、储能电池模块和开关;所述储能电池模块与开关串联后再与电容级联单元并联;所述开关用于根据所述储能电池模块是否故障,进行开断;储能电池模块正常时,所述开关闭合;储能电池模块故障时,所述开关断开;所述多个电池级联电源中至少有一个储能电池模块是正常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级联H桥储能系统中多电池单元故障的情况下,以无功运行的电容器级联单元提供电压支撑,使级联H桥储能系统的电压依然能够达到并网要求,继续输出储能电池级联单元的有功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5462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234882.8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H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止变频器的本体差动保护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静止变频器的整流桥侧的三相电流采样值和逆变桥侧的三相电流采样值确定静止变频器的整流桥侧的三相电流有效值和逆变桥侧的三相电流有效值;利用所述静止变频器的整流桥侧的三相电流有效值和逆变桥侧的三相电流有效值确定静止变频器的差动电流值;基于所述静止变频器的差动电流值对静止变频器的本体进行差动保护;该方案可以应用到抽水蓄能电站大型同步机组启动运行中,进一步完善抽蓄机组的保护功能配置,提高静止变频器设备投运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96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869027.4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P21/18 , H02P21/32 , H02P21/34 , H02P2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同步电机转子位置评估方法和装置,先确定定子绕组的电压中感应信号的频率,然后确定锁相环中滑动平均滤波模块的输入信号,最后评估同步电机转子的位置,通过滑动平均滤波模块提高了同步电机转子位置的精度。本申请充分利用励磁绕组中已有的励磁绕组的电压,并通过对励磁绕组的电压进行傅里叶分解,得到励磁绕组的电压中交流信号的频率,进而得到与励磁绕组的电压中交流信号的频率相等的定子绕组的电压中感应信号的频率,无需增加辅助设备和注入额外信号,成本较低。而且能够提高静止变频器的启动成功率,为静止变频器在全功率变速运行、重载启动和低速抗负载扰动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且提高了同步电机的运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891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140387.7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测试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阻抗分压式低电压穿越检测平台由于容量限制难以对超大容量光伏逆变器整机进行低电压穿越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型式试验和半实物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81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47848.3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昱 , 董存 , 范高锋 , 于若英 , 丁杰 , 王湘艳 , 赵亮 , 朱俊澎 , 彭佩佩 , 陈宁 , 吴福保 , 许晓慧 , 朱凌志 , 夏俊荣 , 王会超 , 赵欣 , 陈文进 , 彭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在评估时间内电力系统新能源机组各节点相关的影响因素、设备数据和运行数据;基于所述各节点相关的设备数据和运行数据以及预先确定新能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对所述各节点相关的影响因素分别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潮流计算,确定所述影响因素在有功功率调整到极大值时对消纳量的敏感度;由大到小选择至少一个敏感度对应的影响因素评价电力系统新能源承载能力;本发明利用新能源承载力评估模型对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评估。与此同时,本发明还找到了电力系统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新能源和未来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977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447044.9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矿企业电动轨道机车系统的控制方法,属于轨道交通运输技术领域。所述电动轨道机车系统包括:电池系统、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蓄电池组和BMS管理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若干电机单元,所述电机单元包括电机驱动器和电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整车控制系统、高压电源分配箱、辅助电源、制动系统和辅助装置;本发明由整车控制系统下发指令,机车电机驱动器采用独立控制策略,当某路电机驱动器或电机存在异常,通过整车控制系统切除该路动力系统,整车控制器均匀分配转矩给其他电机,机车继续运行,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96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283774.1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光储系统的并网点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并网点的电压和可移动式光储系统接入点的电压;当所述并网点电压进入设定的补偿区间时,基于当前时刻并网点的电压和光储系统接入点的电压确定下一时刻光储系统的视在功率输出值;基于所述视在功率输出值与光储系统最大容量的关系确定对光储系统的控制策略,以及所述控制策略下光储系统的输出功率。本发明能够根据并网点电压偏差大小,当进入设定的补偿区间时结合光储系统自身功率输出能力,根据下一时刻光储系统的视在功率输出值不断调整光储系统的输出功率,实现对并网点电压的主动支撑,提高配电网末端供电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