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4463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915670.9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装配式保温墙体,本发明在相邻的两个墙体支撑主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接缝外密封机构,利用工字拉紧件和密封膨胀层构成的接缝外密封机构,可以很好的对墙体支撑主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提高密封性能,本发明的密封腔内以注入膨胀凝固浆剂的方式密封形成密封膨胀层,这样,可有效的实现对各个缝隙的填充,提高密封的稳定性,并能够实现对墙体单元的稳固连接,保证墙体连接可靠性;本发明外保温防护组件的端部为阶梯结构,可以有效的保证对外保温防护组件的稳固连接,防止外保温防护组件的长期使用后粘固不牢而脱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46008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783834.9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62D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附加侧翼的方程式赛车扩散器,所述扩散器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左部侧翼主翼、右部侧翼主翼、左部侧翼襟翼和右部侧翼襟翼,所述左部侧翼主翼和左部侧翼襟翼通过左部左端板和左部右端板分别与水平面分别呈a、b角度前后设置,所述右部侧翼主翼和右部侧翼襟翼通过右部左端板和右部右端板分别与水平面分别呈a、b角度前后设置,构成扩散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侧翼部件;两个侧翼部件之间设置相互之间呈V型设置的左导流片和右导流片,所述左导流片与左边面形成左导流槽,所述右导流片与右边面形成右导流槽。本发明可以提高赛车下压力的同时使赛车重心前移,防止赛车转向不足,同时也避免气流对赛车后轮胎冲击,减小赛车行驶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940871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296492.5
申请日:2010-09-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化学高级氧化的同时脱硫脱硝系统,设有燃烧器、静电除尘器、换热器、喷淋塔、添液塔、烟囱以及分离塔构成的燃烧及排放系统,燃烧器产生的烟气通入静电除尘器脱除烟气颗粒物后通入换热器进行冷却降温后通入喷淋塔,喷淋塔内设有紫外灯管,来自添液塔内的过氧化氢溶液由循环泵抽取并通过雾化喷嘴喷入喷淋塔内经紫外光激发分解过氧化氢,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与烟气在喷淋塔内接触后发生气液吸收反应,氧化脱除烟气中的NOx与SO2,经吸收洗涤后的烟气从喷淋塔顶部通入烟囱排放,喷淋塔内生成的硫酸和硝酸溶液由循环泵抽入分离塔并与添加的氨水反应生成包括硫酸铵、硝酸铵在内的农业肥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488022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910024470.0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B19/418 , F01D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火电机组锅炉汽轮机协调系统的先进控制方法将先进的动态前馈技术应用于锅炉主控系统的前馈设计中,有效地加快锅炉负荷指令在机组变负荷过程中的调节速度。在机组的变负荷过程中,通过减小调节器的积分作用,抑制锅炉主控系统的振荡倾向。在汽机主控系统中,将机组负荷指令N0进行了惯性LAG延时及对主汽压力进行保护设计。本发明使锅炉和汽轮机能在更加协调的方式下运行,确保火电机组具有更快的负荷升、降速率和更平稳的主汽压力变化,实际应用中机组的负荷升降速率达3.0%Pe/min,主汽压力平稳不超调,压力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32958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22316.5
申请日:2008-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与诊断方法采集、整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温、床压、负荷、效率、给煤量、石灰石给料量、一次风量、一次风压、上二次风量与风压、下二次风量与风压、氧量、引风量、排渣量、NOx、SOx等运行数据,建立神经网络模型,作为优化调整和诊断的依据;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值、运行实测值、燃料化学分析值等现场数据计算锅炉效率,作为优化调整和诊断的依据;建立燃烧工况优化调整的判断准则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偏离最优燃烧工况时进行调整优化;建立运行异常的判断准则并提出其解决方案,对优化调整后仍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总结了常见的事故现象并提出其处理策略,进行事故处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1532906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31103.3
申请日:2009-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流体动力学和结构力学分析方法,结合CFD与CAE方法,采用动量叶素理论确定叶轮模型各参数,设计叶片实体模型,基于Gambit软件平台建立风力机叶片、轮毂、及周围风场的三维模型,采用局部结构化方法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设置合适的边界条件,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对有限元进行性能计算,提取叶片转矩计算叶片功率及叶片效率,基于ansys软件平台建立叶片结构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施加载荷及约束条件,对叶片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对由Fluent软件平台获得的压强分布进行等力矩处理,于ansys软件平台中施加压强面载荷,对风力发电机叶片进行结构力学特性计算,提取叶片变形及应力分布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98934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28002.0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的协调控制方法针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被控对象各设备间时间常数相差巨大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针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的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梯级分层控制系统结构,设置有上层的主控制器即协调控制器和下层的子控制器即包括气化岛子控制器和动力岛子控制器,由主控制器进行主控指令的运算并传递给下层子控制器进行相应设备的控制,下层子控制器还负责系统内各自其他主要被控变量的调节;该控制方法协调电站气化岛和动力岛各设备的运行,在保证电站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电站负荷自动调节;应用该方法,可以方便地针对不同类型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设计出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变负荷性能的协调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488022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24470.0
申请日:2009-0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B19/418 , F01D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火电机组锅炉汽轮机协调系统的先进控制方法将先进的动态前馈技术应用于锅炉主控系统的前馈设计中,有效地加快锅炉负荷指令在机组变负荷过程中的调节速度。在机组的变负荷过程中,通过减小调节器的积分作用,抑制锅炉主控系统的振荡倾向。在汽机主控系统中,将机组负荷指令N0进行了惯性LAG延时及对主汽压力进行保护设计。本发明使锅炉和汽轮机能在更加协调的方式下运行,确保火电机组具有更快的负荷升、降速率和更平稳的主汽压力变化,实际应用中机组的负荷升降速率达3.0%Pe/min,主汽压力平稳不超调,压力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269350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810025331.5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中储式钢球磨制粉系统运行优化和节能控制方法,首先通过采集制粉系统运行数据,建立制粉系统制粉单耗与各运行参数之间的非线性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通过带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获得使制粉单耗较低的磨煤机入口负压、入口温度及磨煤机出口温度,以此作为控制系统的设定值;通过基于操作经验的给煤机转速智能控制、磨入口参数多变量解耦控制及智能倒风控制技术对整个制粉系统实施全局优化控制,确保制粉系统严格工作在最佳工况的附近,有效降低制粉单耗。本发明能有效抑制一次风压力在制粉系统启、停过程中的波动,杜绝由于倒风而引起的锅炉熄火等严重事故的发生,并有效减轻运行人员的操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83324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268206.7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月球车辐射散热器,包括月球车设备以及置于月球车设备外的隔热层,在隔热层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口,在该散热口上设置有隔热盖,在散热口与月球车设置之间还设置有流体自循环回路,该流体自循环回路包括储液罐、蒸气管路、冷凝区和液体管路,储液罐与月球车设备相连,冷凝区位于散热口下端,在冷凝区上端设置重力压力耦合驱动可伸缩波纹板,在可伸缩波纹板的表面设置有散热肋片,隔热盖设置在重力压力耦合驱动可伸缩波纹板上端。本发明可根据设备温度变化自动改变辐射散热量,可以有效实现控温功能,基于重力自循环回路无需电源供给即可实现热量的高效传输,可使本发明能够在月面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