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59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639331.9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铝锂合金高温热处理防脱锂涂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包括30%~45%氯化钾,20%~40%氯化锂,1%~5%氟化锂,5~10%氧化镁,20~30%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铝锂合金高温热处理防脱锂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铝锂合金高温热处理防脱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且高温防脱锂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976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2200.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醚酮薄膜绕包Cu电磁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磁线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在铜电磁线表面磁控溅射过渡层并控制过渡层的种类,采用高活性的Al、Ti、Cr或其合金,既能够与聚醚醚酮薄膜中的官能团形成化学键,又能够与Cu层形成冶金结合,从而提高聚醚醚酮和Cu之间的结合力,然后包覆聚醚醚酮薄膜,聚醚醚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力学性能、绝缘性和耐高压击穿及抗电晕能力,且厚度较薄,最后进行热处理,使得聚醚醚酮薄膜厚度均匀、致密,从而使制备的聚醚醚酮薄膜绕包Cu电磁线具有优异的性能,制备方法简单,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7966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2198.2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Cu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覆铜板和集流膜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聚酰亚胺薄膜的单面或双面磁控溅射过渡层和Cu层,并控制过渡层的具体种类,采用高活性的Al、Ti、Cr或其合金,既能够与聚酰亚胺薄膜中的官能团形成化学键,又能够与Cu层形成冶金结合,从而提高聚酰亚胺和Cu之间的结合力,且制备方法简单、效率高、没有环境污染。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备的复合薄膜的剥离强度>18.34N/cm,超过电子行业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59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56446.9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奥克化学有限公司 , 江苏奥克化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肪酸酯烷氧基化物的合成方法、Ru/MgO催化剂的应用,该合成方法包括:(1)将Ru/MgO催化剂置于反应体系中;(2)将脂肪酸酯投料至反应体系中;(3)惰性气体清洗反应器腔体并升温至引发温度,将第一部分环氧烷烃投料至反应体系中引发反应;(4)持续加入第二部分环氧烷烃,保持反应温度,然后降温使液相物出料,得脂肪酸酯烷氧基化物;其中,Ru/MgO催化剂为片状或蜂窝状的非均相催化剂。本发明基于片状或蜂窝状的非均相Ru/MgO催化剂进行脂肪酸酯烷氧基化物的合成,反应完成后不需要进行脱除催化剂的精制步骤,降温出料即可直接制得脂肪酸酯烷氧基化物产品,产品外观澄清透明,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67025.3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海洋生物污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亲气铂钛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催化ORR配对制备次氯酸的装置。本发明将钛丝网制成三维钛电极,三维结构有利于增大电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在三维钛电极表面脉冲电沉积纳米铂层,形成均匀的纳米铂。金属铂直接沉积在三维钛基体上,形成自支撑电极,铂与钛基体直接接触,能增大ORR活性和电催化性能。然后,将三维结构铂钛电极经聚四氟乙烯疏水处理,使电极表面具有亲气特性,增大气‑液‑固三相界面,增强电极与氧气的亲和性,延长氧气在电极表面的滞留时间,克服了水溶液中氧气溶解度有限的问题,利于ORR反应效率,从而增强在不产氢条件下的电解产次氯酸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66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462209.6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高导电高强铜铁合金制备方法,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时,按高导电高强铜铁合金组分备料,合金包括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Fe 5‑30%,余量为Cu 70‑95%,将Cu粉和Fe粉不经过球磨直接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粉末,装入金属容器,真空封装后,进行热轧成型,冷却至室温,获得热轧态合金,其中,热轧开轧温度600‑750℃,热轧前进行保温20‑30min;将热轧态合金去壳后,进行冷加工变形处理,得到变形态Cu‑Fe合金,即为高导电高强铜铁合金。该工艺在合金制备过程中,采用不经过球磨直接混合+控制热轧温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Fe向Cu基体中的扩散,有效地抑制Fe原子对导电性能的影响,使合金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拥有极高的导电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66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462209.6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高导电高强铜铁合金制备方法,属于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时,按高导电高强铜铁合金组分备料,合金包括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Fe 5‑30%,余量为Cu 70‑95%,将Cu粉和Fe粉不经过球磨直接混合均匀,获得混合粉末,装入金属容器,真空封装后,进行热轧成型,冷却至室温,获得热轧态合金,其中,热轧开轧温度600‑750℃,热轧前进行保温20‑30min;将热轧态合金去壳后,进行冷加工变形处理,得到变形态Cu‑Fe合金,即为高导电高强铜铁合金。该工艺在合金制备过程中,采用不经过球磨直接混合+控制热轧温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Fe向Cu基体中的扩散,有效地抑制Fe原子对导电性能的影响,使合金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拥有极高的导电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65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010244116.5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21C3/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UO2/Zr核燃料板裂变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模型由Zr合金基体、两个UO2芯体颗粒、及包覆于UO2芯体的裂变气孔组成;UO2/Zr核燃料板裂变模型为1/4圆形的扇形薄板结构;燃料板外部为Zr合金包壳,内部为UO2芯体,同时夹杂以UO2、Zr的小型颗粒和气孔等。将气孔、UO2和Zr颗粒均假设为球形,故符合轴对称问题,可以简化为平面问题,为实现在LS‑DYNA中施加面载荷,以球心为中心点建立薄片三维体为几何模型,厚度方向仅划分一层单元,进而大幅度减小有限元计算量,提升有限元求解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45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64310.9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2C9/00 , C22F1/08 , C21D8/06 , C22F1/02 , C22C1/02 , B21C37/04 , B21C1/02 , H01B1/02 ,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高强高导铜银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高强度高电导率铜银合金以电解纯铜和高纯银(99.99%)为原料,采用真空磁悬浮熔炼得到铜银合金铸锭。对铸锭进行多次自由锻造和最终模锻,锻造成铜银合金圆棒。先对铜银合金圆棒进行连续拉拔,然后采用中拉连退和细拉连退,最终采用连续拉拔,累积变形量达到90~95%获得直径0.03mm以下微丝,在保护气氛连退火炉中,温度150~350℃进行退火,得到拉伸强度不低于1GPa,电导率不低于80%IACS的高强高导铜银合金丝。本发明制备的铜银合金丝具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组织均匀和表面光滑等优点,且成品率高,便于后续分装、绞线等;可满足高强磁场系统、引线框架等领域对高强高导导体材料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42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83367.2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强塑性高热稳定性Mg‑Sn变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成分含Sn 0.5~3.0%,其余为Mg和辅助元素;第一辅助元素为Li,第二辅助元素为Ag、Zn、Mn和Y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三辅助元素为Al或Zr;制备方法为:(1)熔炼熔体后浇铸;(2)均匀化热处理;(3)进行塑性变形,制成塑性变形态合金:或者进行固溶处理和淬火处理,然后进行塑性变形,制成塑性变形态合金。本发明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其热稳定性高;产品的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综合水平高。本发明合金具有高的强度和延伸率,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且合金热稳定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