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05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010321453.X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NA干扰技术研究目的基因在贝类幼虫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应用;具体选取缢蛏为研究对象,多巴胺β‑羟化酶为目的基因,设计了siRNA,采用siRNA体外浸泡幼虫的方法,通过检测幼虫变态率、存活率以及靶基因表达量变化,即在缢蛏幼虫发育时期,siRNA有效降低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幼虫的变态率和存活率出现了显著下降,因此表明了体外浸泡siRNA方法的可行性;本发明采用的体外浸泡法突破了活体注射siRNA的限制,实现了RNA干扰技术在贝类幼虫研究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实验操作简单易行,不受实验条件限制,能够排除其他基因干扰,从而更加准确地实现对单一目的基因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58354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1010468.8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贝类家系幼虫期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一组外置箱体,并在每一个外置箱体中设置内置网箱;在外置箱体顶部设置用于加水的高位水箱,高位水箱底部通过出水管排水至内置网箱;将发育到担轮幼虫的缢蛏幼虫用300目筛绢收集后转移至内置网箱中;分别加注经过过滤消毒后的水至高位水箱,通过排水管排入内置网箱,在内置网箱中充氧养殖;每天分早、中、晚三次对高位水箱加注金藻、角毛藻混合液,通过排水管排入内置网箱;养殖过程中需要换水和清洁时,打开外置箱体底部的放水阀门进行换水和倒池清空处理,直至完成养殖,养殖过程中只需往高位水箱中加注混合藻液,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496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20367.6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养殖桶循环系统的培育大规格草鱼鱼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骤S1.基于养殖桶的循环养殖系统;步骤S2.鱼苗的放养投饲;步骤S3.日常水质调控;步骤S4.后期养殖;步骤S5.饲料搭配。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养殖桶循环系统的培育大规格草鱼鱼种的方法,仅便于养殖管理,保证存活率,更有利于培育出大小较为均一、体质健康的鱼种。大大降低鱼苗死亡率,鱼种满足池塘和网箱养殖要求,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902575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23373.4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5/74 , A61K49/0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染细菌性败血症草鱼疾病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取体重为45?55g的草鱼,分为对照组及注射组,注射组草鱼注射1×107cfu/ml的嗜水气单胞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两组草鱼分别饲养,分别于第0、1、3、7、14、21天取血液进行后续分析;c)进行如下检测:1)红细胞计数;2)白细胞计数;3)红细胞比容测定;4)平均红细胞容积测定;5)白细胞分类计数;6)总蛋白测定;7)溶菌酶测定;8)过氧化物酶测定;9)免疫球蛋白M测定;10)总补体测定。本发明为鱼类免疫学研究提供科研指导,并揭示养殖生产上鱼类发病程度及给药剂量,该疾病模型的构建为水产养殖业科学健康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96000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00790.X
申请日:2015-06-04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毒自动凝胶切割器和成像仪,所述的防毒凝胶切割器包括底盘和冷切割器,所述的底盘为方形,底盘上设有第一网格,所述的冷切割器为罩盖,所述的罩盖的顶部设有第二网格,所述的第一网格与第二网格相同,罩盖上设有切割针或切割片,所述的底盘与罩盖相匹配,所述的成像仪内设有防毒凝胶切割器,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防毒凝胶切割器的切割方法。其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底盘上的网格可确定所需切割的凝胶的形状及位置,配合罩盖在成像仪中完成割胶,避免了割胶时人与紫外线、ED染色剂接触,从而避免紫外线、ED染色剂对人体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3548726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03970.9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缢蛏家系的建立和良种选育方法,经过四次优选过程,包括1)在缢蛏亲贝中进行第一次优选,挑出生物学特征正常、活力强,体重大于平均体重15~20%的亲贝,然后再从中选出壳宽/壳长比例大于平均比例15~20%的亲贝,将亲贝挑选后直接放在催产床中,充氧刺激;2)亲贝产卵排精后,进行第二次优选,将产量高的雌雄配组,建立家系,分别饲养于育苗桶中,养至稚贝期;3)蛏苗达到1厘米左右,测定家系蛏体的壳长,进行第三次优选,淘汰死亡率高,生长速度较慢的家系,将剩余家系转移到室外池塘;4)在家系的不同生长期,测定其生长数据,进行第四次优选,挑选生长快,活力强的个体作为家系的传代亲本,从而进行良种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02564825B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10001753.5
申请日:2012-01-05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利用贝类来制备混合型磷脂标准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贝类去壳、清洗,然后将贝肉水分沥干或者进行简单吸水处理;(b)将贝肉进行破碎处理;(c)将捣碎的贝肉加入到其重量5~20倍的氯仿-甲醇混合溶液中,在0℃~30℃下,充分搅拌5~48h;(d)将搅拌好的贝肉浆液经滤膜抽滤,然后将滤液旋转蒸干;(e)将蒸干后的物质采用体积比为2∶2∶1.8的氯仿-甲醇-水进行再次提取,静置分层后,收集氯仿层或将氯仿层蒸干,即为含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的溶液状或固体状混合型磷脂标准品。本发明以海水贝和淡水贝为原料,方法简单,原料丰富,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大。该混合型磷脂标准品含有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适合科研人员对磷脂成分的定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204785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910197874.X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养殖草鱼家系的构建和良种选育方法,包括:选出行动活泼、遗传性能好,体重大于平均体重15~20%的草鱼作为亲鱼;采用PIT电子标记,性腺成熟后,激素溶液催熟,雌雄亲鱼采用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自孵化至育苗、鱼种培育和1龄鱼培育,分别饲养,建立家系;自2龄至养成,不同家系草鱼注射PIT电子标记,同一池塘中混养,通过淘汰,剩余家系为下一代选育的基本家系;夏花、1龄鱼、2龄鱼、3龄鱼、4龄鱼是家系选育的关键时期,优选、构建家系作为后备亲鱼;然后配组、育苗,继续进行选育。对养殖草鱼不同家系的建立,选育出优质、高产、稳产的新品种;通过草鱼家系间的交配和家系内雌雄鱼的近交,用于研究遗传学特性和品种分化状况。
-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345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810040835.4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上海海洋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三角帆蚌家系的建立和良种选育方法,包括1)首先在亲蚌中,优选出活力强、外壳无损伤,体重大于平均体重15~20%的亲蚌,作为备选亲蚌,选择强度为20%,然后再从中选出壳宽/壳长比例大于平均比例15~20%的亲蚌,作为繁育亲蚌,选择强度为30%,两指标的综合选择强度为6%;每只雌蚌分别养殖于水源独立的产卵池中,自交配至寄苗、育苗和珍珠养成,每只雌蚌的后代都分别饲养,建立家系,养殖期间不断淘汰,剩余家系作为下一代选育的基本家系;2)在三角帆蚌育珠生产的稚蚌出池期、插珠前期和成熟前期三个阶段为三角帆蚌家系选育关键时期,进行优选。
-
-
-
-
-
-
-
-
-